善用算法 营造网络空间清朗之风
在数字化浪潮席卷的当下,每个人的生活,无不被算法所影响着。
在短视频App里,只要轻轻滑动手指,就能看到自己感兴趣的内容;打开购物软件,想买的东西会醒目地出现在推荐列表里;点外卖的时候,前排显示的是经常光顾的店面;在学术平台海量的内容中,只要输入关键词,就能搜索到自己想获取的信息……诚然,算法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便捷,为我们提供着“定制化”的服务与体验,但算法一旦脱离了引导和约束,也会带来诸多的负面影响。
迎合兴趣的信息推送,形成了“信息茧房”,局限着人们的思维与认知;新老用户被“差别对待”,“大数据杀熟”的花样套路不断侵害着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外卖平台苛刻的时间要求,让外卖员在高强度的工作压力下有苦难言……当“算法”成为了“算计”,科技便成为了一种负担,压得人们难以喘息、避之不及。
近日,中央网信办、工信部、公安部、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联合印发通知,决定开展为期三个月的“清朗·网络平台算法典型问题治理”专项行动,重点整治同质化推送营造“信息茧房”、违规操纵干预榜单炒作热点、盲目追求利益侵害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权益等重点问题,督促企业深入对照自查整改。这次的专项行动,是规范算法应用的必要之举,也是保障用户权益、维护市场竞争秩序、促进互联网企业健康发展的关键一步。
面对算法的“脱缰”,政府重拳整治是其一,网站平台主动作为是其二。相关企业应该严格落实算法安全主体责任,在算法开发设计中坚持以人为本,把用户的需求放在首位,不诱导沉迷、不引导消费、不窥探隐私、不偏见歧视,让用户接触到更加多元化的信息,给予用户更多自主选择的权利。同时,要把对劳动者的关怀摆在重要位置,设置更加公平公正的管理机制,赋予算法一定的关怀与温度,在追求商业利益的同时承担起应有的社会责任。
作为用户本身,也要提升自我认知,了解算法运作的过程和其存在的风险,以随时应对算法可能带来的各种影响。要拓宽自己的信息来源渠道,接触不同的观点与思想,在使用社交媒体时,摆脱算法依赖,主动关注自己感兴趣的账号与话题,打破算法所设置的信息边界,把算法之“箍”变为算法之“舵”,主动掌“舵”,顺势而为。
善用算法,非一人之力。政府出招、企业担责、用户自律,各方并肩联动,才能够让算法回归本质,更好地惠利于民,让良好的网络生态蔚然成风。(顾梦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