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六安新闻>政务信息>详细内容

【美丽乡村行】产业多元化 振兴动能足
——叶集区三元镇沣桥村大力推动特色产业发展

编辑:宋明俊 来源:本网原创 发布时间:2022-11-28 08:58:01 【字体:

  “今早采摘的有芹菜、茼蒿和芫荽,都翠绿鲜嫩的很,中午前就会送到合肥客户手中。”11月24日一早,在叶集区三元镇沣桥村“一米农场”里,邓贤霞和其他几位村民忙着采摘捆扎新上市的蔬菜。

  这个“一米农场”,是沣桥村2020年引进的五里小农有限公司开辟的农业体验项目,通过传统有机的种植方式,全年可为500个家庭至少提供5万公斤以上的有机蔬菜。“客户通过一部手机,就可实现在线操作,选择地块、种子、包装和配送等方式,吃上绿色健康的蔬菜。”农场负责人介绍,线上商城+线下体验+共享产品+亲子互动体验的模式,受到不少合肥客户认可下单。

  沣桥村位于三元镇东南部,农业人口4089人,土地面积15000亩,其中耕地约1万亩,农业生产以种植水稻、小麦、油菜为主。

  一直以来,土地流转难、种粮增收难是困扰农民的一个重要问题。沣桥村以党组织领办合作社为抓手,做好“党建引领、企业助力、产业支撑”三篇文章,培育农业合作社、家庭农场5个,引进农业种植企业3家,逐步推进粮食种植产业机械化、设施化、智能化,“今年全村水稻产量543万公斤。秋种小麦1900亩、油菜1025亩,实现了全村耕地无闲田的目标,我们对明年的收成充满了信心。”沣桥村党支部书记胡军钢介绍,今年沣桥村又与一家农业公司签订合同,流转土地1600余亩,实现农田的规模化耕作和集约化管理,同时带动群众就业,提高土地产出率、劳动生产率和资源利用率,也进一步推动当地优质粮食作物深加工产业发展。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发展乡村特色产业,拓宽农民增收致富渠道。为推进特色产业发展,沣桥村进行了不少探索,发展蔬菜产业便是有力有效的一大实践。

  在三元镇党委政府的统一谋划下,沣桥村利用衔接项目资金、捐赠资金和村集体经济资金共建连栋大棚120余座,先后引进两家企业种植蔬菜。五里小农有限公司租赁了25个蔬菜大棚,每年为村集体增加4万元租金收入,带动周边100多位村民务工增收。“有播种、采摘这些基本简单农活,我就过来干,一天有80到120元不等的收入。”60多岁的村民邓贤霞感慨,原先四处打零工碰壁,如今在农场帮工年收入有一万多元。据了解,该公司瞄准市场需求,先后与上海、合肥、六安等商超和企业签订蔬菜供应合同,大力发展“订单农业”,助推产业振兴。

  近年来,沣桥村农业产业结构持续优化,农业发展质量持续提升,特色农业成为助农增收的重要渠道。在发展“粮袋子”“菜篮子”的同时,该村还积极响应江淮果岭建设发展“果盘子”,驻村工作队和村两委动员群众流转林地,引进企业种植秋月梨。目前梨园面积近300亩,昔日的荒岭变成果园,带动200多位村民实现家门口就业。助力村民和村集体增收的同时,果园也成为村里一道靓丽的风景线。此外,村里还引进农业科技人才、培育土专家,先后种植车厘子、羊角蜜、圣女果等,推出了一批有市场、叫得响的特色水果。

  渐成规模的特色农产业,吸引了不少游客前来观光。加之“一米农场”农业体验项目获批区级研学基地,以及史河非遗物质文化产业园项目落户该村,沣桥村迈开了农旅融合的步伐,带动农副产品加工业、农村电商、民宿餐饮等竞相发展,努力走出一条“以农促旅、以旅兴农”的乡村振兴高质量发展之路。

  希望的田野上,涌动着蓬勃生机和活力。沣桥村驻村工作队协同村“两委”坚持以党建引领产业振兴,积极谋划项目,2021年村集体经济收入达75万元,较上年度增长了53万元。“在今后的发展中,我们要把党的二十大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付诸行动、见之成效,在规模化发展、精深化加工、品牌化打造上下功夫,促进农业特色产业多元发展,让产业成为助农增收乡村振兴的重要引擎。”市医保局驻村第一书记、工作队长柴涛坚定地说,力争2022年村集体经济收入突破百万元,早日绘就“村强民富产业兴”的新图景。(张雪梅 皖西日报融媒体记者 张 静)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打印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