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六安新闻>深度报道>详细内容

漫水河与西山的大河文化

编辑:宋明俊 来源:本网原创 浏览次数: 发布时间:2020-04-30 08:57:58 【字体:

  漫水河(古称西河)是东淠河上游的最大的(西部)支流,发源于霍、英、岳三县交界的李家寨,从中界岭向北流经古佛堂、上土市、漫水河,在向东北经千笠寺、梅林坪、徐家滩、白莲崖、叶家河、王家畈、舞旗河、操场河在老丫岭与潜河(东河)交汇成东淠河。漫水河水系流遍了西山的整个区域,包括现在大化坪镇、漫水河镇、上土市镇、太阳乡、太平畈乡几个乡镇。

  漫水河与西山的农业:漫水河干流西镇以上的沿河地带地势平坦,沿河较大的滩涂平畈有古佛堂、毛家滩、梁家畈、上土市、陡沙河、西镇。从西镇经响水洪到黄石河一段河道弯曲、狭窄、落差较大,沿河不可能形成较大的滩涂。从黄石河以北一直到老丫岭凡是有较大支流汇聚的地方,一定也会冲击而成沙洲、滩涂。马槽河汇集的地方有大平地、何家花屋,安家河入河口对面的是千笠寺,蓼叶沟下面的有徐家滩,高岩河汇集的地方有西河畈,洗脚河对面的是董家滩、叶家(河)畈,三岔沟入河口大兴湾上沿的是王家畈,石羊河入河口对面的是大河北(畈)。以上都是漫水河主流上水田最为集中的地方,是水稻的主产地。

  漫水河汇集了不少的支流,在这些支流流经的开阔地带沿河垒坝,顺水灌溉,也形成了大量的田畈或梯田。如九龙井流经的有洪家畈,五桂河上游的是太平畈,下游千工堰浇灌的是梁家畈、上土市,马槽河上游的是船舱与太阳,安家河上游各支流的就有板仓、道士冲、漫涧冲、东冲、黄泥畈、刘家堰、安家(河)畈,蓼叶沟上游的是俞家畈,石羊河上游的是冷家畈、和平畈、大化坪、毛栗畈、唐家冲,高岩河上游的有刘家冲、周家冲、唐家冲、张家冲,洗脚河上游的是汪家铺、良善铺(里外畈),操场河上游的有文家畈、姚家畈、戴家畈、涂家畈。这些分散在西山的冲和畈都有从远古沿用至今的河塘堰坝,是西山地域重要的粮食产地。各大冲、畈基本上都以姓氏来命名,成为西山各大姓氏的发祥地。正是漫水河水系灌溉了西山大量的良田,养育了世代的子孙。

  漫水河与西山的种植业:霍山是皖西的山区大县,800米以上的山峰都集中在西山。这里的高山靠近南部,落差大,气候温润,物种丰富,生长着石斛、灵芝、天麻、茯苓、百合等中华名贵的中药材及茶、油茶、油桐等经济树木以及木耳、蘑菇等食用菌类。在自然经济时代,西山人除了采集并加工一些自给自足以外,并把它作为与外界交流的主要商品,换回食盐、布麻,来丰富自己的生活。

  到了上世纪八十年代的改革开放后,西山的商品经济开始繁荣起来,聪慧的西山老中医就开始研究起中药材的人工培植。他们不断地培植、不断地研究,先后培育出适合天麻、灵芝、茯苓、木耳、蘑菇等生长的天然菌种,然后推广,又组织大规模的种植。何云峙成为霍山石斛研究开发的第一人。大化坪的程俊生也在研究茶树的栽培与茶叶的制作,也算是“黄芽茶”与油茶研究与开发的领头人。现在的漫水河水系各大田畈大都不再种植水稻,而成为石斛、灵芝、木耳、香菇、百合、有机茶等的实验与种植基地。勤劳的西山人还将这些品种引种到霍山的整个畈区形成了西山种植业的产业链。吴氏、何氏不仅有自己的药材生产基地,还建立了药材加工企业。西山的“汉唐清茗”“抱儿钟秀”成为中国“黄芽”的两大著名品牌享誉海内外。

  漫水河与西山的运输业与商业:西山是古代从中原到武汉交通的必经之地。一直到1965年霍英公路没有修通之前,这里的交通运输方式还只有马运、人运(脚夫)和水运三种。

  明代弘治年间,霍山城西门外的俞家畈至迎驾厂一带是入山的养马场。那些所养的马主要就是用于马帮的西路运输。茶马古道,沿着西山的北部的山脚,也就是今天的318省道直通武汉。元军南下,曹平章控制的道路以及日本打通武汉要走的通道都是这条古道。这条路在大清光绪二十年还进行过维修,可见古代这里的马运还是比较发达。

  脚夫常走的是人口较为密集的中路。这条路从黑石渡经落儿岭到鹿吐石步上田家山翻汪家岭到汪家铺,在经良善铺到御史坟上铁炉山下安家河,从南庄(或施家铺)经黄石河到漫水河。这条路沿途商铺林立,大财主家甚多。沿途不少地名,到现在还是用商铺来命名,如汪家铺、延生堂、何家铺、宁家店子、良善铺、甘堂坳、百步街等。足见当时的过路人之多、商业之盛。

  水路,也就是东路。顺漫水河而下,沿河几大支流汇集地,形成了几大著名的码头甚至商业一条街。比如马槽河汇集而来的有千笠寺小街,石羊河流下来的是舞旗河中兴大街,操场河对面的有高岭码头。王家畈、千笠寺、上土市是漫水河上三个著名的平畈。这里商铺多,手工工场也建立在沿河地带。千笠寺一带有锅场,付家油坊;以舞旗河为中心有万家行,粉坊湾,余家纸棚,王家油坊,朱家糟坊;下游的梁家滩也有(迎驾酒业前身)酒坊。香火最盛时有上千的人戴斗笠来朝拜的“千笠寺”的传说,“到了舞旗河不要找老婆”的民间俗语,以及舞旗河街上的“户户是杂姓,个个是外地人”的现象,晚清黄河道台“何大老爷”偏要安家在千笠寺等,这些都是当地的商业的繁荣使之而然。

  古代东淠河的水路上,黑石渡是最上游的一个帆船码头,舞旗河是最上游的一个常年行渡的毛排码头,千笠寺就是最后一个季节性竹筏码头。这里的渡口,留下的都有古碑的记载。佛子岭水库修成以后,霍英公路开通之前,大河北是西山的中转站,有霍山的“小上海”之称。大兴湾森工站、白莲岩森工站、南庄森工站,都设立在河沿,一切竹木全靠雨季的洪水运输,漫水河自然是当时霍山木材运输的黄金水道。

  古代西山对外交易除了药材,最大宗商品是茶叶。在中路、东路都有著名的茶行,也延生出许多老字号如甘堂坳的“义生恒”,铁炉山的“霍铁黄”等。西山人生产的主要是黄大茶,每年夏天把黄大茶“踩篾篓”从舞旗河装货,由东淠河入淮河,一直运往山东。汪家铺的俞氏,良善铺的王氏,铁炉山的李氏,王家畈的万氏、黎氏,安家河的何氏、许氏,大化坪的程式等大户在山东都有茶庄。作为精茶的“黄芽茶”早有研发,那只有向南朝宰相何尚之、明朝御史朱信、晚清道台何国褆那样达官显贵的家庭才舍得享用或作为贡品用来进献皇上。

  漫水河与西山的手工业:古代的西山手工业极为发达。那时的西山没有工业,与人们生活与生产密切相关的“木匠、篾匠、铁匠、石匠、漆匠、砌匠”成为西山的“六艺”。西山的木材、竹材、石材(也包含玉材)漆材极为丰富,为艺人们提供了加工较好的原材料。漫水河沿河河沙的含铁量非常高,可以淘砂、冶铁。沿河比较大的铁场就有黄石河铁场、白莲岩铁场。铁场冶铁,化为铁水灌进模具制成铁锅、火盆、吊罐、毛铁等。铁匠可用方块毛铁打制成各种劳动工具或生活用具。

  在西山一定有很多的能工巧匠。虽然很难从《方志》与《族谱》中查到他们的事迹,然而我们仍能从有限的建筑与民间的传说中可以推测他们的艺术才华。

  50岁以上的西山人一定会记得,我们的居家之所,有不少就是明清时遗传下来老屋。在西山向张家花屋、王家花屋、叶家老屋、郑家新屋、许家花屋、何家老院子等村落名一直沿用至今。一些大户的老屋往往是三进三重,中间有天井,两旁有厢房,两重界隔的往往又是古壁(便于婚丧办事是打开)。梁柱是雕梁画柱,古壁有镂空的花格,柱脚是鼓磴,大门楼有石狮、石马或石鼓、甚至还有下马石,十分讲究。这些都是各类匠人精心打造,精诚合作的成果。现在,你还能见到并受国家保护的古建筑也只有狮山的“玉玺楼”,城关的“文庙”、文峰塔,白莲岩的“叶氏宗祠”,挂龙尖的“白云庵”,南岳山的“南岳庙”,铜锣寨的“泗洲坟塔”,杨氏祠下面的古桥等等。在这里值得一提的是挂龙尖“白云庵”的墙壁全用碎石片砌成的,从唐代历经多少次地震,至今还未倒塌,可见砌匠的水平有多高;六万寨的“仓房”有五匹排栅架搭建,虽然较为简陋可到现在还屹立在那里,很不简单。更不用说泗州的坟塔、千笠寺的和尚龛虽然较小,却也十分精致。

  记得儿时,大兴湾有家门接媳妇,让我去高岭张家花屋接亲,扛帐子。吃宴席时,张家一位长者告诉我:张家花屋前厅的古壁前原有一张摆香案的条几,几案上的花芽子全有白果树雕成的水浒人物“一百单八将”,非常逼真,非常精美,可惜在文革时破坏了。老人又说:打条几时,老花(木)匠白天干活,晚上研读《水浒传》,第二天就雕刻人物。半个月过去了,《水浒传》研读透了,人物也雕成了,几案也就完工了,老花匠的头发却也全白了。这一传说也足以说明古代西山的工匠,知识丰富、技艺精湛,享有绝活。

  漫水河与西山的思想文化:古代的西山人崇尚自然,敬重大自然,因而普遍信仰道教。西山的道庙非常多,每一个村落都建有水庙、土地庙,较大的村庄还建有社庙、观音庙、关公庙、财神庙、华子庙等等。仅从白莲岩到铁炉山这不到十公里的路途就建有三个道庙。在白莲岩的庙岗就有东岳大帝庙,甘堂坳有华子(华佗)庙,铁炉山有供奉观音的长寿庵。西山人求子、求财、求雨、求官、求丰产、驱病魔,都需要到相应的神庙去表达心愿,求得心灵的安慰,然后在做进一步的努力。在西山不仅有很多的道士、神庙,也留下不少神话传说。

  西山人家族观念非常重要,重礼教,很多大姓都建有自己的祠堂。这些祠堂是用于祭祀祖先,传承孝道;严肃家法,惩处邪恶;附设家学,教化子孙,弘扬儒家忠、孝、礼、义、信文化思想的重要场所。祠堂有专门的田产,经济收入,全部用于祭祀及家学开支。大户家族的祠堂田产丰厚,对于家族的寒家子弟几乎实施义务教育。

  西山人遵从儒学,但并不保守,易接受进步思想并能积极地投入到革命的运动中去。西山是唐末的黄巢起义、元末的朱元璋起义、明末张献忠起义、清朝太平天国起义主要活动场所之一。他们的活动在这里也留下了黄巢寺、铜锣寨、六万寨、四望堡等历史遗迹以及诸如端午节插艾蒿驱邪等民间习俗。更不用说,近代的狮山中学成为传播革命思想、组织革命活动的红色基地。在西山有无数的狮山学子参加革命走向全国,走向胜利;也有无数的西山儿女为新中国的成立献出了自己宝贵的生命。(叶茂盛)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打印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