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六安新闻>深度报道>详细内容

霍邱县邵岗乡坎山村曾是远近闻名的“上访村”,然而,近7年来,全村没有发生一起到市以上越级访、集体访。从过去的“上访村”到如今的“零上访”,是如何实现的?坎山村的“越坎之道” ——霍邱县邵岗乡坎山村创新实施“两会三制”工作法

编辑:杨庆云 来源:皖西日报社 浏览次数: 发布时间:2024-09-12 15:16:28 【字体:

  田野里,黄澄澄的稻田成片铺开,沉甸甸的稻穗随风摇曳,宛如金色的海洋;村道上,满载稻谷的农用车来回穿梭,如同勤劳的使者,将丰收的喜悦传递到家家户户;安置小区内,村民们忙碌而有序地将稻谷晾晒在房前屋后,个个脸上洋溢着满足与幸福的笑容……

  暑气未尽,秋凉未至。9月4日,走进霍邱县邵岗乡坎山村,一幅村庄美、产业兴、乡风好、村民乐的和美乡村画卷,徐徐铺展在记者的眼前。

  这样和谐美好的场景,让人很难与昔日矛盾多发的“上访村”联系起来。

  坎山村地处邵岗乡中南部,三面环湖一面靠岗的地貌,易受水患灾害侵扰,再加上农村常见的土地纠纷、邻里争吵等引发的纠纷交错叠加,曾经这里信访矛盾层出不穷,村民越级上访此起彼伏,因此成了远近闻名的“上访村”。

  基层是社会治理的最前沿,也是信访工作的第一线。“村民频繁上访,让村里不得不投入大量精力应对。”回忆起当年的情景,时任村文书、现任村党支部委员的马新球坦言,繁重的信访工作让村里“压力山大”,也影响到了其他工作的开展,如同横亘在村级各项事业发展路上的一道“坎”。

  如何越过这道沉重的“坎”?近年来,在邵岗乡党委、政府支持下,坎山村积极探索基层矛盾纠纷化解新路径,创新实施“两会三制”工作法。这一工作法最大的特征是:以党建为引领,充分激发村民自治活力,协商化解信访“存量”,源头减少信访“增量”,提升矛盾化解质效。

  “两会”是指村党组织领导下的“村协商委员会和网格村民理事会”双层协商制度,旨在搭建村民参与矛盾纠纷化解的平台。“村协商委员会成员除7名村干部,还吸收了8名威望高、责任心强的老党员、老村干及乡贤。并且这8人同时兼任网格村民理事会的理事长,每个理事会还吸纳了5-9名热心群众担任网格员。”村党支部副书记王震说。

  “三制”即村书记夜话、积分和群众评比三项乡村治理制度。其中,“村书记夜话制度”是指村干部利用晚上时间,以“板凳会”等方式,发动村民表达诉求、吐露心声;“积分制度”是以赋分方式激励村民参与矛盾纠纷调处、人居环境整治等事务;“群众评比制度”是指每季度开展最美家庭户、最美老人、最美网格等评比活动,通过树立榜样、表彰先进,充分调动村民参与乡村治理的积极性。

  在王震的印象中,“两会三制”工作法推出后,化解的最典型信访“存量”莫过于坎山大圩“湖湾地”的租金分配问题。“涉及的这片‘湖湾地’共有1000多亩,流转出去几年了,租金累计到账有100多万元,但一直发不下去。”王震说,主要症结是村民们对租金分配方案持有不同意见,“有人说应按人头分,有人认为要按确权土地份额分,大家争吵了几年,仍没有形成一致意见。”

  2022年底,村协商委员会和网格村民理事会主动把这一难题“揽”下来了。本着尊重民意、求同存异的思路,网格员、网格长将涉及的村民多次召集在一起充分讨论,让大家畅所欲言,就连外出务工村民也不落下,通过电话分别征求各自意见。形成初步方案后,又进行了集体表决,对持有不合理意见的村民,网格员、网格长又分头去做说服工作,直到形成共识。最终,确定下来的分配方案如愿得到村民们的认可。

  “农村是熟人社会,面对正在气头上的村民,我们村干部说话需要格外注意,调解起来也费时费力,但是换作网格员、网格长,他们话轻话重都不要紧,因为他们和村民不是老亲就是旧邻,怎么说都不为过。”王震说,坎山大圩“湖湾地”的租金分配问题的解决,有力地验证了“两会三制”的有效性。“事实证明,让广大村民成为乡村治理的‘主角’,以民主协商方式化解矛盾,不仅能有力推动信访‘存量’化解,在遏制信访‘增量’方面也能事半功倍。”

  2022年4月份,因整治坎山街道,需要一下子迁移23座坟墓。“对村民而言,动土迁坟是天大的事,当时接到任务,我们很焦虑。”但令王震和村“两委”没想到的是,事情所涉的第五网格村民理事会理事长魏和平带着网格员很轻松地完成了前期入户动员,三天之内,迁坟工作即宣告完成。“这一过程中,我们村干部就露了一次面——向大家介绍迁坟补偿标准。这么顺利完成任务,放在过去简直不敢想。”

  “两会三制”工作法推行以来,坎山村传统的信访工作模式也逐渐被打破,基于“村书记夜话”制度,村“两委”力戒“形式会”,不再拘泥于时间和会场,经常性进组入户,到群众最熟悉的地方,与他们唠家常、宣政策、共议事,就地解决“急难愁盼”问题。与此同时,在积分和群众评比制度激励下,全村村民向上向善的动力也被激发起来,全村上下形成了“有事一起干、事事有商量”的善治新格局。

  在实践过程中,坎山村还创新设立了“党群暖心屋”,让其成为预防化解矛盾纠纷的“有效单元”,每周七天安排村协商委员会和网格村民理事会成员值班,及时回应解决村民诉求、提供政策咨询相关服务,进一步推动了“小事不出组,大事不出村”。“党群暖心屋”设立以来,共收集意见建议359件,已办理334件,并推动解决历史遗留问题16件。

  就这样,在“两会三制”的推动下,坎山村实现成功越“坎”,连续7年无到市以上越级访、集体访。“现在我们村干部真正实现了‘减负’。”王震说,如今村“两委”有了更多的心思去谋划产业发展、推进乡村振兴。据介绍,近年来村级集体经济发展大步向前,“2021年前,年收入还不足10万元,去年已达到233.9万元,今年底有望突破300万元。”记者 储勇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打印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