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六安新闻>深度报道>详细内容

【文化中国行】大别山民歌:飘荡在山水之间的艺术精灵

编辑:宋明俊 来源:本网原创 浏览次数: 发布时间:2024-08-15 10:07:59 【字体:

  大别山民歌已经传唱了3000多年,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其特殊的表现形式和文学载体。2008年,经国务院批准,大别山民歌被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59e05ab2791d464d9034131e452738e7.jpg

043ae8a37a2541cc94ffa0cad26b18b3.jpg

0cd0fbc562174f64a358699dab47a038.jpg

848e75c72354470ca4e42821b5015718.jpg

26429d8a3a124bc2b1b435419051ce66.jpg

(资料图片:记者 陈力 摄)

  8月7日至8月11日,陕西省榆林市举办的“风自长城起 歌从陕北来”——2024年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区非遗和旅游深度融合发展观摩交流活动暨全国民歌展演活动开幕式上,来自金寨县的大别山民歌国家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余述凡、王凤琴,合作演唱大别山民歌《慢赶牛》,让现场观众强烈地感受到大别山民歌的独特韵味和无穷魅力,赢得阵阵掌声和喝彩声。

  大别山位于鄂豫皖三省交界处,江淮两大水系分流其间,自然资源丰富,物华天宝。大别山历史悠久、厚重、灿烂,文化丰富、多样、独特,历史名人众多,英才荟萃;在地理位置和军事斗争中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大别山民歌就是孕育产生于这座雄伟、神奇、英雄的山脉中的山川、田野、乡村、市井,辐射、扩展于周边的省市乃至全国各地。

  悠久的传唱历史和光荣的革命传统

  大别山地处中原文化、荆楚文化和吴越文化的交汇地带,具有独特而悠久的历史文化积淀,正是由于这一特殊的文化区位和历史上的文化交流,使大别山区的民风民俗及民间音乐艺术都带有汉、吴、楚三地的风韵,形成了三种风格共存互动与兼容并蓄的特点。这里的民间音乐既有中原的厚重,也有吴越的清秀,同时兼具荆楚的浪漫,形成了大量的反映社会历史和民风民俗的民间歌曲。

  大别山民歌是由上古时期的部落民谣发展演变而来的,自先秦时期即已出现,商周时流行于南方的民间歌辞“南音”,《诗经》中的《周南》《召南》,楚辞中的《九歌》,就有大别山民歌。西汉以后,大别山民歌代代相传,不断发展,绵延不绝,以至于今。大别山民歌既与大别山人民所生存的自然环境有关,也与大别山人民独特的历史人文、生活方式、风俗习惯、性格气质、情感特征、方言俗语有关,更是不同时期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长期浸润熏染的结果。

  “八月桂花遍地开,鲜红的旗帜树啊树起来……”闻名全国的大别山红歌《八月桂花遍地开》,曾经唱响鄂豫皖革命根据地,唱响红军长征路,新中国成立后又唱响全中国。《歌唱立夏节暴动》《红军到金寨》《土地革命歌》《苏区四季歌》《打开苏家埠》《新打六望》《民族革命歌》《新十恨》《茶妹子》《红军歌》《刘邓大军真勇敢》等等大别山民歌,也都深深地打上革命战争的历史烙印。

  大别山是著名的革命老区,土地革命时期是鄂豫皖革命根据地的核心地区,是红军的摇篮,将军的故乡;抗日战争时期是新四军第四支队的主要活动地区;解放战争时期是刘邓大军千里跃进大别山的目的地;新中国成立以后修建了著名的治淮工程淠史杭水利灌溉工程。大别山民歌为不同时期的中国革命做出过突出的贡献,众多的革命歌曲宣传了革命思想、鼓舞了革命士气,反映了中国共产党领导大别山军民经历的艰苦斗争和取得的卓越成就,讴歌了一大批革命领导人、优秀党员、英雄模范、革命烈士及其英勇悲壮、可歌可泣的斗争事迹,蕴含了大别山人民的高贵品质和崇高精神,也体现了大别山人民忠诚于党、紧跟党走的鱼水深情,是大别山精神的集中反映和重要载体。

  丰富的思想内容和鲜明的艺术特色

  “站在那大别山,看到了好水……”这是大别山地区六安人众所周知的一首宣传歌曲,中央电视台多年来在黄金时段播出。此旋律属于大别山山歌中的“慢赶牛”曲调,我们可以想象到在群山峻岭之中,一曲高亢而悠扬的歌声在山水间回响,让人有多么心旷神怡的舒适,又有多么明亮豁达的畅欢。

  这是金寨县民歌手、当地被誉为“歌王”的余述凡在2006年皖西大别山民歌演唱会上,一曲慢赶牛调《站在高山唱山歌》精彩演绎。

  2015年5月,余述凡受邀到中国音乐学院研究生处开设的《原生民歌的传承与研究——大别山民歌》课程中担任主讲嘉宾。《手扶栏杆调》《十二月花名》《送郎当红军》《山歌本是古人唱》,这些他信手拈来的民歌小调和“慢赶牛”曲调,原本只有在舞台上,可以敞开歌喉唱一唱,这次居然唱到了高等学府。

  在大别山独特的自然环境和文化氛围中孕育而生的大别山民歌,不仅具有悠久的传唱历史和光荣的革命传统,而且还具有丰富的思想内容和鲜明的艺术特色。

  大别山民歌的题材和内容具有丰富性和多样性,如表现人民生产劳作的民歌数量众多,类型多样,有劳动号子、山歌、秧歌、茶歌、牧歌等;表现人民群众家庭生活的民歌丰富多彩,异彩纷呈,有家庭生活民歌、民俗生活民歌、爱情生活民歌、儿童歌谣等;表现旧社会民众疾苦的民歌深沉哀婉,催人泪下,有反映童养媳、寡妇等妇女苦难生活的民歌,反映长工被剥削的不幸生活的民歌等;表现劳动人民深受反动统治者压迫之苦,以及他们奋起反抗的民歌深刻尖锐,振聋发聩,有《讨饭歌》《穷人真可怜》《十二个月》《打倒反动派》等;表现人民歌颂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拥护人民军队的民歌热情真挚,坚强忠诚,有《送哥当红军》《黄安颂》《大别山峰连峰》《编双草鞋送红军》《歌唱红军打胜仗》《翻身的日子蜜蜜甜》《多亏毛主席好领导》等,其中最有影响的就是《八月桂花遍地开》。

  大别山民歌的内容丰富多彩,包罗万象,既是人民群众的劳动生活之歌,也是情感抒发之歌。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大别山民歌紧密结合生产生活内容,在题材多样化的同时,体裁和形式也逐步多样化。据徐航先生的《大别山民歌概述》(载《大别山民歌精选》)介绍,主要有山歌、秧歌、小调、号子、舞歌、风俗歌、新创民歌等。这其中的山歌又有慢赶牛、快板山歌、寒音山歌、采茶山歌、牧歌、渔歌、高腔山歌(挣颈红、三接气、五槌锣、帮歌)等;秧歌又有栽秧歌、丫头调、车水歌、风摆柳、刘姐姐等;小调信阳市有《砍柴调》《十把扇子》《十绣》《虞美郎》《幺姑娘》《花轿到门前》《等郎五更》《放风筝》《游春》等,黄冈市有丝弦小调、花灯小调、生活小调;号子又有打夯(硪)号子、车水号子、摇橹号子、拉纤号子、放排号子等;舞歌又有花鼓灯歌、采茶灯歌、灯歌调、舒城花鼓等;风俗歌又有划龙船、门歌、婚礼歌、庆寿歌、葬礼歌、宗教信仰歌等,还有大量的新创民歌,即新中国成立以来编创的含有大别山民歌特点和歌颂社会主义道路的新民歌。以上这些与自然环境和生产生活相适应的民间歌曲,通过历代不断的传唱,记录了社会发展的历史印迹和地方民众的生活状况,具有较高的社会历史与民间艺术研究价值。

  大别山民歌艺术手法也在不断地多样化,艺术特征逐步鲜明,其修辞手段和表现手法有起兴、对比、拟人、比喻、夸张、双关、重叠、衬腔、衬词、铺陈、对答等,变化多端,灵活多姿;其曲调高亢嘹亮、清新洒脱,颇能体现出山歌的粗犷与豪放之感,同时还吸收了淮河流域的小调、秧歌等婉转悠扬的曲调,使得旋律高低错落,起伏有致,特别是耕田放牧时唱的“慢赶牛”,打柴行路时唱的“震(挣)颈红”,传递讯息时唱的“隔山应”,还有五句头情歌、儿歌等民歌,腔调和样式独具特色,精妙绝伦,成为中国民歌体系中极为重要的一脉。

  大别山民歌具有自己的音乐特点,音调和唱腔具有独创性。据梁柱先生的《大别山民歌的音乐特点》(载《大别山民歌精选》)介绍,大别山民歌的音阶以五声音阶居多,六声与七声音阶不多;唱腔调式纷繁复杂,以徵调式和羽调式较多,宫调式次之,商调式和角调式较为少见,徵羽和徵商调式相互交替现象较为常见。可见大别山民歌在中国民歌音乐体系中也具有独创性,其中最具独特性和知名度的是山歌“慢赶牛”和“震(挣)颈红”。

  深刻的精神内涵和独特的育人价值

  如今聆听大别山民歌,我们仿佛又回到了农耕经济和小农经济时代,身处人民群众劳动和生活的现场,从中领略到大别山地区人民群众的艺术风采和聪明才智;又仿佛置身于烽火硝烟、艰苦卓绝的革命战争年代,从中感受到大别山地区人民群众的爱国爱家、勤劳善良、坚强乐观、热爱自由、追求平等、敢于斗争、不怕牺牲、勇于奉献的集体主义、乐观主义、英雄主义精神,体会到大别山精神的深刻内涵,更加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当代价值。

  大别山民歌还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出现的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大别山民歌有着鲜明的地域特征和悠久的人文历史,并随着时代的前进不断传承和发展,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大别山民歌表现在文学价值上是民歌的传统品格之彰显,无论是个人、集体还是宏观视角下的民歌内容,都将大别山区的传统文化内蕴发展到了极致,进而延伸出更广泛而深刻的社会价值。研究大别山民歌的文学艺术价值和革命文化价值,不仅对理论研究有重要意义,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实践亦有重要价值,同时对新时代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也有着特殊的意义。

  大别山民歌是大别山地区人民群众心声的自然流露和情感的自我表达,既有丰富的生产生活知识和经验,又有深刻的思想和情感,更有深邃的“坚贞忠诚、牺牲奉献、一心为民、永跟党走”的大别山精神内涵。大别山民歌不仅是大别山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大别山革命文化和红色基因的重要组成部分,高度契合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党史学习教育、红色文化育人等起到了有力的推动作用,因此具有深刻的精神内涵和独特的育人价值。

  新时代新意蕴新发展新探索

  大别山民歌是大别山人民精心培育、倾情奉献的一朵民间艺术奇葩,是在大别山的山山水水之间飘荡了数千年的艺术精灵,是珍贵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一块闪闪发光的文化金字招牌,需要对她万分珍惜,倍加爱护,精心保护,努力传承,发扬光大,让她能够在大别山区永远传唱下去,并在新的时代具有新的意蕴和新的发展前景。

  在大别山民歌保护与传承方面,安徽省六安市作了大量切实有效的工作,取得了多方面的成绩,可谓走在了鄂豫皖三省大别山区毗邻县市的前列。

  2008年,六安市组织申报并成功获批大别山民歌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使大别山民歌走出大山,走出中原,走向全国和世界。六安市还高度重视大别山民歌传承人的挖掘、选拔和培养,目前拥有一批以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余述凡、王凤琴为主的国家级、省级、市级、县区级代表性传承人。

  六安市从2008年起,共举办了8届“大别山歌会”,通过县区选拔赛和市级总决赛,让全市范围内的群众歌手和专业歌手同台献技,老中青歌手相互学习,台上台下热情互动,让大别山民歌演唱活动如火如荼、如醉如痴地进行,成为六安地区的文化盛宴。2017年,鄂豫皖三省四市(黄冈、信阳、安庆、六安)首届大别山歌会邀请赛在霍山迎驾举办,来自不同省市的大别山民歌传承人以歌为媒,以艺为友,交流切磋,共同展示鄂豫皖大别山民歌保护传承的丰硕成果,推动大别山革命老区兄弟城市间的交流与合作,使大别山歌会不再局限于一省一市,真正成为大别山的民歌盛会。六安市的民歌手们还积极走出大别山,在全国舞台上展露风采,争得荣誉,让更多的人了解和喜爱大别山民歌。

  六安市还牵头发动和组织政府文化行政部门、新闻媒体、高等院校的专家学者和文化工作者开展大别山民歌的普查、整理和研究,先后编写出版了《六安歌谣集成》(中国文联出版社2011年出版)、《大别山民歌精选》(中国文联出版社2012年出版)、《皖西民间文学概要》(安徽大学出版社2016年出版)、《皖西民歌研究》(安徽师范大学出版社2018年出版)、《淮河流域民歌研究》(安徽师范大学出版社2018年出版)、《皖西红色文化人物故事读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9年出版)、《六安革命文学史》(人民文学出版社2020年出版)等一批高质量的著作;将20世纪80年代的民歌音乐磁带进行修复,刻录成光盘,建立数字档案,永久保存;组织大别山民歌等非遗特色主题展演展示,用好各类旅游宣传推介平台,促进非遗项目与旅游产业的融合发展,在大别山民歌保护与传承、文化产业开发等方面取得了实实在在的成绩。

  六安市大别山民歌爱好者、研究者、教育工作者、专业演员等更是发挥群众和集体的力量,在大别山民歌的广泛搜集、认真整理、精心记录、资料保存、汇编出版、科学研究、教育教学、表演展示、宣传普及、传承推广、创新发展等方面做出卓有成效的贡献,使大别山民歌更加充满生机和活力。而广大的普通群众口耳相传、代代相传,在新时代的生产生活中传唱老民歌,创作新民歌,用真实情感去反映真实生活,用原生态的唱腔去演绎艺术的精髓、展示独特的魅力,使得大别山民歌能够穿越时空,传唱不衰,与时俱进,不断创新,在活态保护中实现活态传承。

  随着时代的变化,社会的发展,科技的进步,人们的生产生活方式日新月异,思想观念不断更新,大别山民歌的生存环境和传播方式与过去相比有了巨大差异,既出现了有利的一面,那就是创作和传播的手段越来越现代化,影响面越来越大,同时也出现了不利的一面,那就是会唱的人和爱听的人越来越少,而这一点导致大别山民歌面临严重的生存危机和失传的危险。因此,抢救性地记录和保护大别山民歌,就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项亟待进行的文化工程。各级政府文化行政部门要高度重视,发挥主导作用,采取有效措施,组织协调各方力量,推动大别山民歌的挖掘、采录、整理、出版、宣传和传承人的培养工作,社会各界要积极投身到大别山民歌的保护和传承工作中去,配合政府部门,发挥切实作用,增强大别山民歌的生命力和传承力。高等院校、中小学和幼儿园要把大别山民歌资源转化为教育教学资源,开展乡土教学、课程思政和红色文化育人工作,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和爱土爱乡意识,让大别山民歌能够后继有人,代代传承,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

  大别山民歌具有传统性、进步性、革命性和艺术性,在党和国家高度重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与创新、传承红色基因、赓续红色血脉的新形势下,大别山民歌尤其是大别山革命民歌的独特魅力和多种价值显得愈发突出,同时新的时代也赋予其新的内涵和新的发展前景。我们要积极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大别山革命老区振兴发展规划》等法律法规,以大别山民歌保护和传承的研究与实施为抓手,依托丰富而独特的大别山民歌资源,借助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和资源优势,吸收时代新元素,发扬时代新风尚,不断创新形式,丰富手段,在保护大别山民歌原生态文化资源的基础上,开发文化产业,致力文旅融合,服务乡村振兴,惠及民众生活,积极推进大别山民歌的与时俱进、创新发展,让大别山民歌久唱不衰,越唱越新,在青山绿水间飘荡,在群众心头上回响,在艺术园地里绽放,在时代大潮中闪光。(马启俊)

  (马启俊,文学博士。现为皖西学院文化与传媒学院教授,阜阳师范大学兼职硕士生导师。)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打印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