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六安新闻>深度报道>详细内容

余家军:海岛“医”心护健康

编辑:宋明俊 来源:本网原创 发布时间:2024-08-12 09:21:42 【字体:

  8月8日,骄阳似火,顺着蜿蜒山路,前往金寨县麻埠镇齐山村,道路一侧是响洪甸水库,青山如黛,碧波荡漾,薄雾缭绕,瞬间感觉凉爽了许多。

  这是一片红岭,更是一汪绿波;昔日穷乡僻壤,今日绿茶飘香;走进这里山美水美,难忘激情燃烧的烽火时光;大别山精神的赓续传承如同绵延不断的群山峻岭与奋力奔涌的溪流……这里就是金寨县麻埠镇。

  他与他的海岛卫生站有不少“别称”:

  “水上120”:25年甘守清贫、以船为家,风雨无阻地驾船为岛上村民送医问诊,航程超过6万公里;

  孤岛“救助站”:这是一条库区极其普通的渔船,是他的全部“家当”,更是一座移动的诊所;

  “军子”:村民嘴里常喊的乳名,军子来,愁眉开……

  他就是金寨县麻埠镇齐山村海岛卫生站村医余家军。

  “军子,留下来吧!”

  因为自己淋过雨,总想着为他人撑把伞。一天夜里,父亲犯病,需要送到医院救治,家里只有一艘木筏,光是划到岸边就花了3个多小时。漫长的3小时,让余家军一生难忘。1999年,父亲查出直肠癌,临终前,父亲拉着他的手说:“军子,咱们海岛组缺医少药,你学过医,留下来吧。”余家军16岁时就跟随老中医学习中医,随后又到六安卫校学习西医。

  卫校毕业后,2000年余家军放弃城里的发展机会,将渔船改造成简易诊所,正式建立海岛卫生站。建立之初,狭小局促,条件简陋。他用钢板将诊所隔成7个小房间,一间用于居住,剩下6间用作急诊室、病房、仓库等。

  响洪甸水库面积1400多平方公里,山水相连,碧波万顷。库区深处有一座座岛屿,晴空丽日、风平浪静的时候,很是美丽。齐山村分成东西两个岛屿,村民们就零散居住在岛上,满眼的绿色是茶园和竹林,也是百姓主要的经济来源。其中一个村民组为海岛村民组,岛上住着三三两两的人家,岛与岛之间凭借舟楫往来。60多户200多位“岛民”平时外出购物、就医、上学等,需先走崎岖陡峭的山路,再坐上个把小时的船才能赶到镇上。

  这里成为“孤岛”后,村民们遇到急症和重病时,不仅痛苦不堪,还随时有生命危险。为了使“孤岛”不孤,余家军买了一条柴油机船,成了“水上120”,他的手机24小时不关机,遇到不能来就诊的村民,只要村民一个电话,披星戴月、跋山涉水,风霜雨雪、严寒酷暑,他都是第一时间驾船前往医治。

  74岁的王兴学老汉,这几天头昏,来找军子给他量血压,“我这些年,全靠军子为我保命。今年,我不仅采茶制茶卖茶120多斤,赚了五六万元,而且开了民宿,你看,半年来我家已经接待好几批来度假的游客啦。”“我叫余述琴,61岁。得亏军子,我身体一直很平稳。现在家里开了民宿,儿子丫头在合肥发展,把我们老两口托付给军子,放心安心啊。”在齐山村,像王兴学、余述琴一样患有慢性疾病的老人并不在少数。余家军憨憨地说:“岛上留守老人有40多人,子女都不在身边,其中一半有慢性疾病,我就承担起了照顾他们健康的重任。”

  除了在卫生站为村民们看病,对一些行动不便的患者,余家军一般都会上门服务,走村入户是他最常做的事情,分布在大山深处的每户人家,他再熟悉不过。每次入户看病,余家军都是山一程水一程,划船又爬山,挨家挨户地为村民提供帮助。

  提起出诊,记忆犹新的有几次险情:2008年秋天一个夜里,余家军外出诊病,返回时遇到大雾,茫茫水面伸手不见五指,打开手电筒能见度也不到1米。尽管小心驾船,船还是撞到了山上,人差点落水;2010年风雪夜,船行到水库中间时,狂风骤起,小船像树叶一样随波颠簸,几近倾覆,好不容易才脱离险境;2012年的一个夜晚,余老汉得了急症,余家军前去为其诊治时,一脚踏空,连人带药箱掉进几米深的山沟里,身上多处擦伤;2017年夏天,村民老肖生了重病,不能来卫生站就诊,余家军连续20多天驾船上门治疗,十多里的水路一天要跑两趟;2020年2月的一天傍晚,暴雪袭击麻埠镇,水面雾气弥漫,此时,村民老方却突发急症,情况危急,接到电话后,余家军即刻驾船前往,及时救治,方某终于转危为安……

  余家军的妻子吴起娇心疼地说:只要晚上出诊都要用船,危险性大,有时候起雾,打电筒照得比较近,船开起来有时候看不清楚,我经常站在船头帮他照路,两个人相对来讲比较安全一点。

  25个春夏秋冬,白昼黑夜,风霜雨雪,只要接到病人的电话,拎起药箱即刻出发,这是余家军的工作常态。

  一诺千金的“军子”

  歌者周冰倩老师为余家军送上《夜空中最亮的星》:小船摇摇晃晃,他却以此为家;四周水面茫茫,他仍选择坚守。时光荏苒,与村民的感情是他心中最深的羁绊……

  乘船在水库行进40分钟,到海岛村民组靠岸,爬近45度角的斜坡,空手都很吃力,但见余家军的妻子吴起娇拎起足足有好几十斤的两大袋菜品和日用品,放假在家帮忙的儿子也扛起一袋米,掌舵的师傅则提上一罐煤气,送到海岛卫生站。

  随行的该镇组织委员杜思兴介绍说:今年,我们县委党校把这里作为党员思政教育教学点,让这里发挥旗帜标杆引领作用。

  余家军说:“我是一名普通的基层医务工作者,我是中共党员,我会尽最大的力量为民做些实事。留守岛上的居民大都不富裕,我出诊从不加收出诊费,按道理,每次出诊费用都在15元左右,可我从来没向村民们提过;用药也绝不浪费,绝不让村民花冤枉钱,还经常给家庭困难的村民减免医药费。遇到阴雨风雪天气,我和妻子不仅帮助治病,还为病人烧茶做饭,村民们都喊我‘军子’,就跟他们自己家一样!”

  其实,余家军家庭并不“富余”:平时收入主要来源,一是公共卫生经费、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残疾人服务、药品零差价补贴等;二是他自家生产的毛竹和茶叶。每年两部分收入加起来2万多元。两个孩子要上学,不得不在镇上租房子。为了补贴家用,夫妻二人在山上种茶叶,茶园里繁重的日常劳动,都是吴起娇干得多。采茶季节肯定辛苦,吴起娇天没亮就起来做饭,天一亮就上山采茶,晚上搞到十一二点很正常。有时候早上回来,晚上还要去带孩子。

  他不是没有发家致富的机会。2009年,他的内弟在扬州开电脑印花厂,希望余家军过去帮忙,月收入至少5000元。接电话时,村民查老太正巧听到了,她当即拿了一大块猪肉放在诊室,“军子,你走了,我们这帮老头老太太没得指望啦。”查老太前脚刚走,村里的查老汉来了。老查坐船到镇上买了两块猪肉,回来硬要塞一块给余家军,还送了一篮子自家种的蔬菜。老查患有严重的胃病,余家军带老查到城里做胃镜检查,回岛后接着给他治疗了两个疗程,老查病情才逐渐好转。其他乡亲接二连三前来挽留,有的人还潸然泪下。

  看着乡亲们那一张张不舍的脸,余家军下定决心,坚决不走了!“也许查老奶查老爹不知道,这两块猪肉在关键时刻绊住了我外出的脚步。”余家军说,“我甩手走人了,岛上的老人、病人怎么办?”最后他婉拒了内弟的邀请,继续当着清贫而充实的乡村医生。

  问起吴起娇的想法,她则轻声细语地说:“也不能把钱看得太重要,生活只要过得去,我们辛苦一点,这么多年已经习惯了。”

  每当夫妻俩回忆起一起经历的风风雨雨,虽然有担心害怕,但更多的却是彼此给予的温暖和力量。吴起娇也很骄傲地说:“有时候我家小孩讲,我爸爸很伟大。每次听他讲,我感觉非常欣慰,孩子的价值观很正,学习自律刻苦,这种潜移默化的作用,受用无穷。”

  随着村民生活越来越富裕,很多人在县城、乡镇买了房。余家军坦言:只要岛上还有一户人家,他便会坚守。“2018年前,海岛卫生站周边还很热闹,现在只有200多人了,以后将会更少。但只要岛上有人,我就留下来。”余家军说,对留守岛上的老人们而言,他不仅是医生,更是陪伴者。

  海岛永远的“军子”

  1999年,海岛卫生站是一艘小小的渔船;2014年,政府相关部门给船屋进行整修改造,木头换成了钢板,屋子的密封性也更好;2019年,在政府相关部门的帮助下,诊所上岸了,完善了其内部功能和设施,结实的水泥墙遮风挡雨,现代化的诊疗器械被擦拭得干干净净,药品柜里存放着村民们需要的药品,海岛卫生站列入医保定点单位,大大方便了群众就诊和报销。

  余家军作为全科医生,为所有村民建立健全健康档案,谁有何种病史、谁的病情不能耽搁,什么时候该打电话提醒吃药等,他都烂熟于心,并及时提醒,及时沟通,特别是对年纪较大的留守老人,有时一天要提醒多次。目前岛上常见的脑溢血和肿瘤发病率大幅度降低,再没有出现一例急病大病死在急诊途中的病人。

  他与齐山村176户村民签下健康协约,为签约户提供上门服务,了解健康情况,收集意见建议,及时吸收采纳,有力地保障了健康脱贫不返贫。

  他积极向社会各界争取资金近50万元,建成4GLTE基站、灯塔,为库区群众提供通讯和航行服务,提升他们的生活质量。作为六安市人大代表,他提出的《关于加强乡村医生队伍建设和提高待遇的建议》成了我市“两会”一号议案;通过“好人朋友圈”等,每年为海岛组群众销售自产的野生茶叶,助民增收。

  “与爱同行”。他总是极尽所能帮助那些更需要帮助的人,积极参加社会公益活动。2018年,余家军当选为金寨县众爱公益协会会长,经常带领会员进村入户,访贫问苦,捐款捐物。他联系全国道德模范候选人张景兰,组织爱心人士来海岛组捐资助学。海岛组10位贫困学子,每年能获得1000多元善款,直到大学毕业。

  新冠肺炎肆虐期间,余家军与乡村干部一起,义无反顾地投身防疫知识宣传、流动人员排查、出入人员管理、消毒防疫等各项工作;当起义务采购员,帮助联系慢性病药物。每天工作16个小时以上,完成8名武汉返乡人员和27名非武汉返乡人员的居家隔离观察,联系爱心企业捐赠口罩、筹集医用手套分发给麻埠镇卫生院、卫生室(站)、金寨县疾控中心。

  一路走来,余家军和父亲“让海岛组不再缺医少药”的约定,在日日夜夜的坚守中逐渐变成可触可及的美好现实。余家军也先后荣获“中国好人”、第五届全国道德模范提名奖、全国“诚信之星”、“全国最美乡村医生”、“全国卫生系统先进工作者”、中国青年五四奖章、安徽省劳动模范、安徽省道德模范等称号。但在众多荣誉面前,他始终保持淳朴本色,时时处处自重、自省、自警,不骄不躁,踔厉前行,履职尽责,用真情与服务,书写一名共产党员的使命担当和大爱情怀。

  在齐山村乃至麻埠镇,人们依然都喜欢喊余家军的乳名“军子”。他们说,军子来,愁眉开,有他在,我们的头上云天朗朗,我们的脚下泥土生香。这,应该是对一名乡村医生最好的褒奖。(记者 徐 缓)

  采访札记

  山一程,水一程。身在水屋,心系百姓,难舍鱼水情。把艰辛留给自己,把方便留给村民,这就是余家军夫妻俩做出的无声承诺,用25年的不离不弃践行着作为一名乡村医生坚守在最基层的不变誓言。随着国家基层医疗体系的建设和发展,我们相信,再偏远的山区,再恶劣的环境,因为有着千千万万个像余家军一样的基层村医的默默坚守和付出,群众的健康都会得到真正的保障。

  无论做事还是做人,前行的路上,都会遇到各种困难。但人与人之间的区别在于:有些人自己吃点苦之后,对生活就只剩下失望和抱怨,为人处事也变得越来越冷漠自私;而有些人,却可以将尝过的苦和难都化为更强大的力量,从而对他人对世界生出更多怜悯关爱之心。

  因为自己淋过雨,所以想给别人撑把伞。用推己及人的温暖化解身边的悲凉,就是最难得的善良。

  一个人只有心里装得下别人,有换位思考的品质,有为他人谋幸福的信念,才能真正做到慷慨施予与无私奉献。同样,也只有赠人玫瑰而不图回报时,才会手留余香。想要被温暖,自己就先去做那个付出温暖的人。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打印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