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六安新闻>深度报道>详细内容

永远的长征 永恒的纪念
——十幅红二十五军长征历史图片的详解(上)

编辑:宋明俊 来源:本网原创 浏览次数: 发布时间:2024-08-08 09:24:21 【字体:

5f928c994dbe4e0d953558622225733e.jpg

1935年8月,吴焕先在甘肃两当留影,不久吴焕先就在甘肃泾川四坡村战斗中血洒疆场。

9ba2b6655729489ba60d9912508475ed.jpg

1935年8月,徐海东在甘肃两当留影。

  1934年11月4日,中共鄂豫皖省委率领红二十五军在安徽省金寨县葛藤山地区运动作战时,收到中共鄂东北道委书记郑位三派人送来的信,遂当即决定率红二十五军赶赴鄂东北会师,红二十五军先后西进突破敌四道封锁线,与敌激战扶山寨,最终于11月11日在河南省光山县花山寨举行中共鄂豫皖省委常委第十四次会议,会议决定根据鄂豫皖革命根据地的实际情况和中共中央以及周恩来同志的指示精神,红二十五军向平汉路以西实行战略转移,同时留下部分武装重建红二十八军,继续坚持鄂豫皖苏区的武装斗争。

  1934年11月16日夜晚,中共鄂豫皖省委率领红二十五军由河南省罗山县何家冲出发西进,并发布《中国工农红军北上抗日第二先遣队出发宣言》,自此红二十五军正式开始长征。红二十五军是一支诞生在六安市金寨县的主力红军队伍,今年是中国工农红军第二十五军长征出发90周年,而红二十五军在长征路途中留下了一些极其珍贵的历史照片,通过对这些历史照片的深度解读,给我们还原了更加真实立体的红二十五军长征。

  两张单人照背后的故事

  提起吴焕先,红二十五军许多老战士都感慨唏嘘不已,甚至老泪纵横。在他们心中,吴焕先是红二十五军的军魂,有吴焕先的地方大家都充满信心干革命。

  而吴焕先破家闹革命的故事更是在大别山家喻户晓,感人至深。吴焕先,1907年出生于湖北黄安县(今新县)。1925年冬季,吴焕先在黄安的七里坪加入中国共产党,革命积极。1926年冬,恶霸地主方晓亭勾结光山县土匪来箭河地区报复,烧了吴焕先家的房屋,杀了吴焕先的父亲、大哥、大嫂、二哥、小弟以及侄子共6位亲人,还杀害一些群众,1933年吴焕先的妻子和母亲也先后病饿而死。建国之后,吴焕先全家只剩下一个兄弟和一个侄女。

  1934年11月26日,当红二十五军进入河南方城独树镇附近时,寒潮突降,风雨交加,战士们衣着单薄,饥寒交迫,人疲马乏,举步艰难。正在这时,敌东北军一一五师和骑兵团已先行到达,封锁了公路,把红军四面包围起来,部队出现了情绪波动。在这万分危急的时刻,吴焕先英勇果断,奋勇当先,举起大刀,振臂高呼:“共产党员跟我来!”战士们听到吴政委的呼声,顿时“冲呀!”“杀呀!”的呼喊声响彻云霄,勇猛地向敌人冲杀过去。经过全军指战员的英勇奋战,终于打退了敌人的进攻,突出了重围。之后,红二十五军又连续粉碎了敌人几十个团的围追堵截,长驱千余里,于12月初胜利进入了陕南地区。

  1935年8月21日,红二十五军离开白水镇东进,冒雨来到泾川县西南渡河。部队刚过一半,因山洪暴发,河水陡涨,军部直属队和后卫二二三团被阻于泾河北岸,吴焕先因指挥部队过河也被隔在北岸。这时,敌二〇八团千余人趁着倾盆大雨由泾川方向突然袭来,企图把红军后卫部队压在河边背水作战。在此危急关头,吴焕先率军部交通队插向敌人腰部。他向战士们高声呼喊:“同志们,决不能让敌人逼近河边!压住敌人就是胜利!”战士们不顾泥泞路滑,一鼓作气地冲上前去,抢占了一个制高点,把敌人截成两段。不幸的是,就在这次激烈战斗中,敌人的一颗子弹打进了吴焕先的胸膛,他紧紧按住伤口,坚持指挥战斗,直到最后一息。战士们见吴政委中弹,个个怒火万丈,奋不顾身地冲上前去,与敌人拼刺肉搏,击毙了敌团长马开基,歼敌一千余人,基本消灭了全部敌人。

  战斗结束后,悲痛的战士们抬着吴焕先的遗体渡过泾河,徐海东亲自给他擦洗了身体,给他穿上他生前最爱穿的一件青呢大氅,当晚安葬在陇东高原。程子华、徐海东继续带领全军踏着吴焕先烈士尚未走完的征途,奔赴陕北,继续长征。

  吴焕先的离世不仅让老搭档徐海东遗憾不已,还使部下韩先楚等人对其念念不忘。韩先楚一直将吴焕先认为是其军旅生涯中的第一个导师,也正因为有吴焕先这样的领导和良师,韩先楚内心感到无比幸运和自豪。而在韩先楚一生中念叨最多的人,也就是吴焕先,他曾说过:“什么叫军政双全?他(吴焕先)就是。他是帅才,全才啊!他要是活到今天,那可是不得了呀!”

  韩先楚后来能够成为出色战将,1955年被授予上将军衔,也离不开吴焕先对其早年的栽培和终身的影响。韩先楚在整理吴焕先遗物时发现一张吴焕先于8月初在甘肃两当县政府门前拍摄的半身照片,于是他就将吴焕先这张照片保存了下来,时刻铭记吴政委的高风亮节和高超指挥,以此勉励自己。

  徐海东可以说是红二十五军猛虎作风的带领、锻造者。红二十五军于1934年12月9日进抵陕南庾家河。一路上,徐海东不辞劳苦、奋勇当先,哪里有险情,他就奔到哪里。在11月份的方城县独树镇,部队突遭敌军拦截,前卫被迫后撤。紧要关头,他跃马扬鞭赶到,挥刀率众冲入敌阵,硬是杀开一条血路。

  红二十五军到达雒南县(今洛南)庾家河的第二天,即遭突袭,当哨兵发现情况,敌人已近在眼前。危急时刻,又是他一马当先,率部反复冲杀。激战中,一颗子弹射进他的头部,他当即倒地昏死过去。这是他第九次负伤,也是最重的一次,四天四夜昏迷不醒。独树镇、庾家河两次战斗,是红二十五军战略转移中异常凶险、激烈的两场恶战,徐海东和吴焕先亲自率领部队冲向敌阵,为后续部队打开了通道,全军得以转危为安。

  1935年8月2日晚,红二十五军从陕西双石铺起程,兵分三路进至两当县城东面一带,包围了县城。1935年8月3日凌晨,红二十五军攻克两当县城,8月5日一大早,红二十五军又沿着两当河岸的山道出发了,他们的下一个目的地是天水,而徐海东的这幅照片就拍摄于这两天的两当县政府门前。

  埃德加·斯诺在《西行漫记》中专辟“红色窑工徐海东”一篇,细致地描述了他对徐海东的观察和感受,徐海东在采访中回答他的家族已经为了革命而牺牲了66口。(程先超)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打印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