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别山老红军雷伟和之二十一 在围歼黄维兵团中瓦解敌二十三师(上)
1948年11月下旬,淮海战役第二阶段,华野七纵十九师奉命随纵队与华野特纵一部南进,参加围歼黄维兵团。26日,全师进抵宿县西南双堆集的东南地区。不久,该师接替中野六纵十七旅一线阵地,准备担负攻歼位于黄维兵团南线敌八十五军二十三师的任务。
双堆集位于七纵十九师前沿阵地西北方向,在进攻双堆集黄维兵团道路上有一个村庄叫小王庄,敌二十三师主力就部署在这个庄附近。小王庄接近我阵地前沿一片低洼处,还有一个村庄叫小周庄,敌二十三师派其六十九团主力驻守在这里,阻挡着我军进攻小王庄的道路。守敌依靠村庄南面长约几百米的土围子作为防御支撑,工事坚固,兵力集中,火力较强。要歼灭小王庄敌二十三师,必须首先吃掉敌六十九团,拿下小周庄。
战场周边是一片没有任何隐蔽物的平原,地势平坦,村庄稀落,树木很少。我军进攻,会完全暴露在敌火力下,接近敌人非常困难。为了突破敌防御工事,七纵十九师调上来五十五、五十六两个团,在中野部队已挖许多堑壕的基础上,利用夜晚继续开挖加固。
从12月3日到5日,经过辛勤的近迫作业,新阵地终于挖好了。这一次,堑壕挖得即宽又深,有足够两人来去的宽度,战士在堑壕内可以不弯腰来回走动。堑壕里,还挖了许多防炮洞。一条条纵横交错的堑壕,从主阵地一直伸延到距离敌前沿工事不足100米的地域。挖堑壕的两个团夜间撤出,只留下四个连,随时准备敌人的进攻。
果然,12月6日天一亮,驻守小周庄敌六十九团发现我新阵地离他们越来越近,便调集两个连的兵力,在几辆坦克掩护下,向我新阵地发起攻击。我军依托堑壕沉着迎战,打得灵活机动。战士们专打以坦克为掩护的敌步兵,四通八达的堑壕发挥了很大作用,打得敌人乱作一团,丢下坦克只顾逃命。敌人的坦克,离开了步兵也没能发挥作用。接近中午,敌人不得已狼狈地退回小周庄。
6日下午5时,我军按原定计划对小周庄守敌发起攻击,十九师的师、团炮兵实施集中射击,战士们利用堑壕作掩护,用炸药包、发射筒在距敌前沿60米实施爆破,将敌工事一一摧毁。5时20分,十九师五十五团一、二两营和五十六团二营组成突击部队,分别由小周庄南面、西南和西面距敌前沿60-70米处发起冲击,迅速突破敌人防线,攻进庄南的土围子和庄内。敌六十九团被我突然进攻打晕了。经过一个多小时战斗,全歼守敌六十九团团部和5个连,继在五十六团一营配合下,全歼小王庄出援之敌一个营。
我军利用近战、夜战消灭敌人,前后不到三小时,结束小周庄战斗,俘敌新兵一团代团长何企以下600多人,取得了七纵参加围歼黄维兵团的首战胜利。十九师五十六团迫击炮连由连长带头,用手抱炮管进行简便射击,摧毁了敌前沿大量地堡,战后被师授予“威震敌胆”奖旗一面。该团六连三排在战斗中积极主动,动作迅速,被师授予“英勇神速”奖旗一面。
攻占小周庄后,小王庄的敌阵地全部暴露在解放军火力之下。七纵十九师下一步,就是要进攻小王庄敌二十三师。
敌二十三师,是一支湖南人组成的部队(湘军旧部改编的),原属第八十五军建制。1948年10月,蒋介石编组兵团,第二十三师随同第八十五军列入第十二兵团战斗序列,从平汉铁路开往淮海地区作战。
说到瓦解敌二十三师,还要从何企说起。在小周庄战斗中俘获的新兵一团代团长何企,是敌二十三师少将师长黄子华最亲信的人。几天来,何企和俘虏们都看到并亲身感受到,我军官兵同吃同住,同甘共苦,上下团结友爱,广大人民群众对我们是真心拥护,老百姓给部队挑粮送饭,部队士气高涨。与敌营两相比较,何企受到感化,开始有了一点觉悟,态度也渐渐发生变化。
经师政治部审讯后,送往纵队政治部再审讯,何企都一再供称:他与敌二十三师师长黄子华沾亲,也曾任过黄的随从副官,对黄比较熟悉,可以说服黄子华投降过来。据他供述,师长黄子华与黄埔嫡系矛盾很深。二十三师对把自己安排在十八军前面给其当挡箭牌,心怀不满。何企表示,愿意劝说黄子华投降。他写了一封给敌师长黄子华的劝降信,信中讲到我军宽待俘虏政策和被俘后自己的亲身感受。
纵队政治部主任黄火星非常重视,指示十九师在前沿加强对敌阵前政治攻势的同时,利用好敌代团长这封信,争取尽快瓦解敌人。
我军新的军事进攻即将开始,劝降敌人时间很紧迫。十九师遵照上级要求,按时做好攻击敌人的准备,同时展开政治攻势。8日下午,十九师打退小王庄之敌向我攻击阵地的反击。下午6时30分,十九师对小王庄守敌二十三师展开进攻,师团炮兵向敌前沿阵地实施火力急袭,五十六团、五十七团分别由东西两个方向同时发起进攻。在局部突破敌前沿,歼敌一个连后,继续攻击受阻。9日零时,发起第二次攻击,遭敌密集子母堡火力,我进攻部队伤亡增加。拂晓前,我军停止了进攻,部队撤回原阵地。
十九师自山东南下参加徐东阻击战以来,部队伤亡惨重,兵员有减无补。此时,也正是瓦解敌军之良机。为了减少部队无谓伤亡,十九师在对敌军事攻势的同时展开阵地政治攻势,通过阵前喊话,举竖标语牌,直接向敌一线官兵宣传我军宽待俘虏政策,迫敌动摇,向我投降。同时,师政治部通过前沿五十六团政委黄炳光,在敌俘虏中挑选几个出生贫穷,比较老实,已经有了点觉悟的士兵,将敌代团长写给师长黄子华的信带给敌方。
9日上午10时,敌俘虏兵送信过去。午时后,敌俘虏兵即带师长黄子华随身副官杨耀华(实际是敌二十三师谍报队长)出来,至我师前沿五十六团打探,并表明降意。情况突然有了这么快的变化,师部派政治部主任王荣光率工作组赶到前沿五十六团去处理对敌瓦解、劝降事宜。但当王荣光下午到达五十六团时,我方新的一轮攻击已经开始,因而谈判未能进行。
我方这次攻击,未能奏效,其原因是:进攻部队受阻于庄边一条事先未被我查明的深水沟。那天下午,十九师并指挥二十一师六十一团于5时30分开始突击,四路突击部队相继突入第一道防线,但却被一条又宽又深的壕沟所阻,连攻三次都未得手。
那几天,前沿五十六团瓦解敌军还采取了其他方式。敌人白天依赖飞机掩护来活动,一到晚上就害怕解放军夜袭,只得组成小部队到我阵地“游巡”,以阻碍我军进攻。我军起初设伏阻击,使敌人不敢深入,以后窥破了敌人的企图和弱点,摸清了他们的规律,则把路敞开,不仅对敌人“游巡”不加阻拦,反而在必经道路的要点上放置食物和信件。其信的内容大意是:朋友们,你们肚子饿吗?面饼、白馍尝一点吧,这封信请带交你们上级。敌人缺粮,解放军竟将煮得热腾腾的米粥送到前沿阵地。士兵吃后,有人将碗钵摔破,解放军却只笑一笑就走开了。这种情况,在敌官兵中互相传开后,战斗情绪更加低落。
此外,我军在阵地前沿竖立大字标语(贴在门板上):“优待俘虏,不杀不辱”,“欢迎起义投诚”等等,很能打动人心。在村庄阵地的激烈争夺战中,敌人白天偶然夺回一个阵地,往往到夜晚又失掉了。伤病官兵逐渐增多,无处收容,起初尚利用隐蔽部,到后来就只好将伤病官兵放置在阵地附近的寒冬野外,情景很惨。而从解放军方面释放回去的士兵,讲述解放军怎样优待俘虏,治伤医病。两相对比,敌官兵普遍发生动摇,人人产生“我们究竟在为谁拼命”的疑问。
12月10日,我继续对敌展开强大阵前政治攻势。前沿五十六团团长雷伟和、政委黄炳光以师长、师政委的名义写信给黄子华,重申了我军的俘虏政策,劝其放弃幻想,打消顾虑,尽快放下武器,站到人民一边。8时左右,派人送给黄子华。黄接到信后,随即再次派杨副官到五十六团,一再表明愿意投降,并邀请解放军派人到其师部详谈。
师同意五十六团派干事汤展舒以师政治部科长名义前去谈判。谈判中,我方代表诚恳地向黄子华讲了被围敌人目前面临的形势及最终必然失败的结果,同时也交待了我们的政策。敌师长黄子华迫于多方压力,再次表示投降诚意,并即刻召集副师长、师参谋长、各团长参加的紧急会议,商议投诚事宜,一致决定向我投诚。
下午,黄子华派该师主力团六十七团杨正堂团长随我代表过来至我五十六团,商谈投诚条件及投诚具体行动方案。
敌人当时提出的条件,大意是:他们做下面部队的工作需要时间,师后勤部门及伤病官兵也需要时间加以安置。解放军要保证他们的生命安全,不要说他们是起义,就说是放下武器,因为师的后方在汉口,官兵家眷恐因此受到加害和牵连。投诚时为防意外发生,官兵要带着武器到指定地点集合。投诚后,解放军要允许官兵回家。 (张正耀 编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