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六安新闻>深度报道>详细内容

坚持人民至上 弘扬淠史杭精神

编辑:宋明俊 来源:六安新闻网 浏览次数: 发布时间:2023-08-15 10:13:21 【字体:

  皖西儿女多壮志,敢教日月换新天。20世纪50年代末,在极端困难的条件下,皖西人民凭着自己的双手,在巍巍大别山中修建了举世闻名的淠史杭工程。淠史杭工程是新中国成立后兴建的全国最大灌区工程,从1958年8月19日动工,至1972年骨干工程基本建成通水,历时14年。修建淠史杭工程孕育形成了“自力更生、顽强拼搏、牺牲奉献、科学求实”的淠史杭精神。淠史杭精神是中国共产党人坚持人民至上的集中体现,为后世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

  一切为了人民。皖西历史上水旱灾害频繁,丰水年份洼地洪涝成灾,枯水年份干旱成片。从1383年~1949年566年间,有记载的水旱灾害357次,平均两三年就有一次水旱之灾。这里曾流传着这样的歌谣:“洼地洪水滚滚流,岗上滴水贵如油,一方盼水水不来,一方恨水水不走。”可以说兴修水利是皖西人民世代的愿望。新中国成立后,皖西人民积极响应毛主席“一定要把淮河修好”的伟大号召,在极其困难的物质基础和极其简陋的技术条件下,修建了“人间天河”淠史杭。而很多人都说,“如果按当时的物质条件,可以找出100个理由不干淠史杭。干,却只有一条理由:老百姓太需要淠史杭了!”1958年佛子岭、响洪甸、梅山、磨子潭四大水库相继建成。恰恰在这一年,皖西遭到百年不遇的特大干旱,一边是庄稼地旱情似火,各级干部忧心如焚,一边是水库发电的尾水从低洼的河道白白流失,群众无可奈何。在这种情况下,党和政府毅然决定兴建淠史杭。当年,安徽省委、六安地委在财力相当薄弱、生产条件十分落后的情况下,以强烈的使命意识和责任担当,最大限度地考虑人民的需求、顺应群众的心愿,最终下定决心修建淠史杭工程。淠史杭工程在设计和建设过程中,始终把人民的期盼放在最高位置、把群众的利益时时放在心上。

  一切依靠人民。党一心为民,成为人民的主心骨;人民一心向党,成为党的铁靠山。兴建淠史杭,当时正是三年自然灾害时期,资金困难、技术匮乏、材料短缺……在这些困难面前,世世代代受尽旱涝之苦的老区人民,义无反顾地站了出来,他们豪情满怀地说:“有钱要干,没钱我们也要干,我们有的是劳力,多的是智慧。”开工初期,工程立不上项,财政也拿不出钱,所需物资基本上靠群众自筹。开山炸石,没有炸药,群众就刮墙土熬硝,自制土炸药;没有水泥,就自建水泥厂,生产了数万吨土水泥;木料不足,许多群众把家中盖房子的木头、门板都献出来了,有的甚至把给老人准备的棺材都拆散抬到工地。淠史杭工程中修建的每一寸渠道,凿出的每一处涵洞,架起的每一座渡槽、桥梁,都离不开人民群众的大力支持和无私奉献。为了兴建淠史杭,老区人民打了一场“人民战争”,日上工人数有50万人,最高一天上工人数达到80万人,几十万群众推着小车,挑着担子,支援工程建设。民工们挑着粮食,带着铺盖,聚集到工地上。所谓工地,不是荒岗,就是滩涂,头上一片蓝天,四望满目荒凉。没有住房,民工们就披荆斩棘,用芦席和茅草搭起一座座工棚,八面来风,上下冰凉。天寒地冻,饿着肚子,也不吭一声,甚至还有群众牺牲在工地上。淠史杭自流灌溉水利工程,整个全是靠石头做成的,那么多的石头没有工具怎么弄?完全要靠人的两只手。人民群众就是用自己的双手来对抗坚硬的岩石,用自己的血肉之躯与大别山的悬崖峭壁硬碰硬。淠史杭灌区就是人民群众用自己的一双手一块石头一块石头垒起来的。叶集平岗切岭是淠史杭工程中最高最长的切岭工程,也是最艰巨的钉子工程。人民群众下了决心,“党指向哪里,就打到哪里,就是脱掉两层皮,掉上几斤肉,也要切开平岗岭。”城关团、马店团、叶集团等6个战斗团艰苦奋战,预计三年完成的平岗切岭工程,仅用8个月就顺利打通,实现了“叫高山低头,要平岗让路”的目标。1964年5月,时任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的郭沫若来淠史杭灌区参观,深受感动,欣然写诗:“排沙析水分清浊,喜见源头造海洋。河道提高三十米,山田增产万斤粮。倒虹吸下渠交织,切道崖头电发光。汽艇航行风浩荡,人民力量不寻常。”对这项伟大工程给予真诚的礼赞。

  一切成果由人民共享。淠史杭工程修好后,受益范围涉及2个省17个县(区)1.3万平方公里,当年的“千里赤地”成为“鱼米之乡”,公布的全国第一批50个商品粮基地县,淠史杭灌区就占有5个。60多年来,淠史杭工程的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充分显现,正是有了它,皖西人民告别了旱涝交替的贫苦历史。淠史杭工程是省会城市合肥的主要水源,合肥城市用水的三分之二来自灌区,是皖西经济中心城市六安的唯一水源;灌区优质的水源是1330万人的生命之源,是维持灌区良好生态的源头活水。有了淠史杭,灌区人民真正操纵了水利的“命脉”,灌区内再也没有闹过饥荒,人民安居乐业,社会百业兴旺。“淠史杭水滚滚流,流来幸福流去愁;流来幸福满河面,流去苦难不回头。”这首民谣在灌区内广为流传,表达了灌区人民爱淠史杭、赞淠史杭的真情实感。经过多年的续建扩建,灌区有效灌溉面积已经突破1000万亩,年产粮食600万吨。刘伯承元帅曾为淠史杭工程题词:“淠史杭是这一地区广大群众作出光芒万丈的基本建设,给予子孙的长远幸福和全国的雄伟示范。”并为淠河总干渠渠首横排头工程题词:“丰收之源”,这是对淠史杭灌溉工程社会和经济效益的形象概括,也是对淠史杭精神的由衷赞美。(臧玉多 作者系中共六安市叶集区委党校副校长)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打印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