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六安新闻>深度报道>详细内容

淠史杭工程的“宝藏效应”

编辑:宋明俊 来源:本网原创 浏览次数: 发布时间:2022-09-29 08:08:12 【字体:

  金秋时节,各地抢抓农时。9月27日下午,在叶集区平岗街道和平村,稻田里一片金黄,沉甸甸的稻穗迎风招展。收割机轰隆隆地穿梭在金色的稻浪中,割稻、脱粒、碎秆……稻穗在收割机的转动下,瞬间变身金灿灿的稻谷。望着自己一年来的辛苦付出化为一颗颗饱满的谷粒,种粮大户孙玉富的心里美滋滋的。“目前已经收割了200多亩,剩下的400多亩十天之内能够完成,亩产达到1200斤,产量跟去年比,基本持平。”孙玉富高兴地说。

  “多亏了淠史杭灌区给我们提供了充足的水源,不然这600多亩水稻就要大大减产了。”孙玉富告诉记者,今年的持续高温天气对粮食的生长影响非常大,幸好在灌区的科学调度下,及时保障了农田用水需求。

  水网体系显“威力”

  眼下全市秋粮收割已近尾声,全市粮食稳产丰产已成定局。在今年水稻需水关键期遭遇连续高温少雨天气的情况下,秋粮还能保持如此稳定的收成,淠史杭灌区发挥了巨大的作用。

  时间回溯到今年上半年,当时,淠史杭灌区管理总局结合气象部门预测,科学预判今年极可能发生严重旱情,于是提前部署指导灌区各地采取拦、蓄、引等措施,持续做好中小型水库和塘坝补水蓄水保水工作。所谓“有备无患”,这样的“提前预判”让整个工程在面对严重旱情时,发挥出了最大抗旱潜力。

  胡庄节制闸上游、平岗节制闸下游、将军山渡槽出口……9月27日上午,在淠史杭灌区调度中心,大屏幕上实时显示着灌区画面,还能够准确看到水位、流量、蓄水量、放水量等各个数值。“按照统一调度、分级负责、以供定需、节制供水的原则,我们在今年3月下旬就编制完成了灌区年度供水计划并报省水利厅批复实施,加强蓄水保水,提前部署防旱工作,督促各地落实抗旱举措。”淠史杭灌区管理总局灌溉调度处副处长王东侠告诉记者,开灌之后,总局加强水旱情监测预报预警,加密抗旱会商频次,动态调整抗旱供水保障方案。

  据了解,自4月20日开灌至9月21日,灌区三大渠首累计灌溉引水31.2亿立方米,内部蓄水利用约6.8亿立方米,外水补给站提水约6.9亿立方米,灌溉水稻960多万亩,为灌区粮食丰收提供了强有力的水源保障。

  粮食生产离不开水利工程。淠史杭工程始建于1958年,历经14年修建,这一纵横皖西、横贯皖中,利在当下、功在千秋的伟大工程,是流淌在大别山区的人间奇迹。经多年建设,淠史杭工程目前已形成了三大渠首、2.5万公里七级固定渠道、6万多座各类渠系建筑物、1200多座中小型水库、21万多座塘堰组成的蓄、引、提相结合的“长藤结瓜”式灌溉工程体系。整个灌区,水网密布,总干渠犹如输水的“大动脉”,将上游几座大水库的水源输往下游,再通过一条条干渠、分干渠、支渠、分支渠、斗渠、农渠,将水送进田间地头,保障农田灌溉。正是这样庞大的“水网体系”让淠史杭灌区成为全国最大灌区之一,实灌面积达1060万亩,全国近1%的粮食产于此。

  精准调度是“法宝”

  淠史杭灌区是全国三个特大型灌区之一,今年开灌以来,淠史杭灌区降雨和来水严重偏少。4至8月,灌区平均降雨330毫米,较常年同期偏少约5成。六座大型水库来水13.32亿立方米,较常年同期偏少近6成。特别是7月下旬至8月下旬晴热高温,灌区发生严重干旱,抗旱形势严峻。

  田多水少,如何调度才能“水尽其用”?精准成为“法宝”。通过科学调度引、蓄、提三种水源,灌区有效解决了农田灌溉“最后一公里”的问题。

  9月27日下午,记者走进淠史杭灌区史河管理局普荫寺管理段,据史河总干渠管理局局长许占东介绍,史河总干渠服务两省两区三县,自今年4月20日开灌到8月31日,从梅山水库共引水11.79亿立方米,灌溉面积326万亩,有力保障了水稻灌溉用水。

  “为保障干渠两岸农田‘喝饱水’,我们坚持‘水量包干、流量包段’的原则,强化用水管理,规范用水秩序,开灌前由水利部门和农户提交供水计划和供水申请,服务干渠农业,并由淠史杭灌区、史河总干渠和普荫寺管理所三级单位深入田间地头,不定时查看供水、干旱等情况,科学调度用水,做到‘人跟水走’。”当谈及如何保障灌区供水时,许占东说道。

  在大旱之年,淠史杭灌区管理总局通过精准调度实现“能灌尽灌”“及时浇灌”,这背后既是科学统筹的结果,也离不开科技力量的“加持”。据了解,为了给水资源配置、调度和用水管理提供全面的数据支撑,也为了让灌区运行得更“智慧”,今年年底,淠史杭数字灌区项目即将建成。该项目建成后,将通过灌区供需水预测模型,水量配置和调度模型、防汛及抗旱调度模型等,实现水量调度方案模拟及运行等信息化决策支持。

  “下一步,我们将持续做好灌区抗旱供水保障,密切关注灌区供水形势变化,动态调整灌区抗旱供水保障方案,做好双晚稻、再生稻等扫尾灌溉。同时,全面总结今年抗旱工作,针对抗旱工作中暴露出的问题,强化落实整改措施。持续加强灌区蓄水保水,提前谋划部署明年春灌工作,指导各地做好春灌准备和种植结构调整,以应对明年可能出现的春灌水源不足,稳定灌区粮食生产。”谈及下一步打算,王东侠说。(皖西日报融媒体记者 汪娟 齐盈娣)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打印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