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色土地 “农”墨重彩
家家获稻积如岑,不问山椒与谷阴。
当九月的风掀开秋天的日记,收获,便是散发光芒的扉页。
广袤田野间,黄澄澄的稻谷随着秋风翻滚起金波,丰收在望;采摘园内,一串串葡萄掩映在藤叶之间,晶莹剔透;漫步乡间小道,一座座秀美整洁的村庄、一条条精品农旅线路,呈现出现代农业发展给这片金色土地带来的蓬勃生机……
务农重本,国之大纲。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市立足区位优势,按照“一产上规模、二产提质量、三产增效益”的发展思路,以农业特色产业提档升级“138+N”工程和农业提质增效“6969”工程为抓手,积极调整优化农业结构,拓展农业多种功能,延伸产业链条,培育农村新型业态,持续激发农业农村发展新活力。
山乡巨变,山河锦绣。一幅产业兴、乡村美、农民富的斑斓画卷正在皖西大地铺展开来。
看农田更高产
春种一粒栗,秋收万颗子。立秋过后,走进金安区翁墩乡翁墩村,数千亩稻田错落有致,金黄饱满的稻穗在阵阵微风吹拂下“沙沙”作响,空气中弥漫着收获的味道。
“再有半个月,就可以收割了,辛劳几个月,现在最期待颗粒归仓,这也是基地高标准农田改造完成后的第一季收成。”在明全种养殖专业合作社,负责人秦明全指着基地的大片良田向记者介绍说。
翁墩村属典型丘陵地形,原先各家各户的土地比较分散,大小不一,小田亩的限制让种植难以规模化、机械化,产出效益低。乘着高标准农田建设的春风,田地实现了旧貌换新颜,原来分散零碎的地块被平整成一块块规整的大田,田间的涵管、道路都修葺一新,方便机械通过,还有泵站和灌排渠道,彻底解决了农机作业、抗旱排涝等困难。“‘田成方、路相通、渠相连、旱能灌、涝能排’,丰收不用再靠天,良田成了‘香饽饽’,我们种粮也更有信心了。”秦明全的喜悦溢于言表。
“今年基地种了5600亩水稻,加上金星村托管给我们的6500亩,选用的都是绿色品种,高标准农田改造之前,以前农户种植的时候亩产只有1000斤左右,但是经过高标准改造之后,不仅节省了劳动力,亩产能够达到1100斤。”今年持续的高温干旱,对水稻种植有一定影响,但秦明全并未过分担心,因为高标准农田建设时,早已把水渠贯通,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干旱压力,保障了水稻的正常生长。
“中国人要把饭碗端在自己手里”,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的殷殷嘱托,市委书记叶露中更是在众多场合提出要求,要深刻认识抓好粮食产业的极端重要性,心系“国之大者”,切实做好粮食稳产增效文章。
耕地是粮食生产的命根子,“一季千斤,两季吨粮”的旱涝保收高标准农田,是稳定提高粮食产能的基础。作为农业大市,也是重要的粮食主产区,近年来,我市把保障粮食等重要农产品供给作为头等大事来抓,严格落实中央各项支持粮食生产的政策举措,坚持“藏粮于地、藏粮于技”的指导思想,积极整合水利、林业等资源,因地制宜,进行水、田、林、路、桥、渠、井、电灌站等综合治理,将中低产田建设成为高标准农田,牢牢守住耕地数量、质量“双红线”,切实做好粮食稳产增效文章。耕地保护“长出牙齿”,耕地质量稳步提升,为稳固“大国粮仓”夯实了基础。据悉,全市2021年42万亩高标准农田建设任务全部完工,2022年43万亩高标准农田建设任务目前正稳步推进。
看农民“慧”种田
和翁墩村种植不同,在位于金安区木厂镇姜圩村的春泉农业合作社稻虾种植基地,目前,500亩再生稻的头茬已收获完成,正值二茬稻抽穗期。
“滴滴滴”,9月12日上午10时许,基地技术工程师张琴琴的手机响了,这是用于种养管理的物联网控制系统“智慧农业云平台”小程序在提醒,打开一看,原来是一块稻虾田的水体溶氧量偏低。他轻轻一点,屏幕上的增氧机图标旋即转动起来。1公里外的虾田里,增氧机启动运作,屏幕上的数值缓缓上升。
“种稻养虾都是技术活,精细监测管护不能缺。”春泉农业科技有限公司负责人朱云飞一边介绍一边领记者进入基地控制室,只见一块超大的彩色大屏上,实时显示着土壤墒情、种植环境、养殖环境、病虫害预警等各类监测数据。“这是我们的智能‘大脑’,有了它即便远在千里之外也能监控田间情况。”朱云飞告诉记者,以前农田管理全凭经验,如今在稻虾田、蔬菜大棚安装了各类传感器,可采集土壤、温度、湿度等不同类型的数据,这些数据不仅显示在电子屏上,还通过物联网控制系统传输至后台分析研判。
过去靠经验种田,现在用数据“说话”,手机小屏连上智慧大屏,什么时候浇水、施肥、通风,系统全程把关,还能远程操作灌溉等设施,省时省力,实现了田间管理的自动化和精准化。
春泉农业合作社是我市发展智慧农业的一个缩影。农业的根本出路在于现代化、数字化、智能化。2021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发展智慧农业,建立农业农村大数据体系,推动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农业生产经营深度融合。近年来,随着农业智能化设施的不断升级推广,我市借助“数字乡村”建设,加快推动农业科学技术走进田野,带动农业生产智慧化,促进农业“接二连三”,为乡村振兴“锦上添花”。
从传统种田模式到机械化、智能化,点鼠标代替了动锄头,资源得到了高效利用,“新生代”农人正领衔种田户,从会种田到“慧”种田转型和跨越。同时,借助“互联网+”,跳出单一农业生产,推动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一批农村新产业、新业态在六安加速形成。不断跃升的农业现代化,也让农民多种粮、种好粮的物质条件越来越好,国家粮食安全的基石越来越牢固。
看农业产业旺
在舒城县南港镇公义村,一辆皖A牌照的车缓缓驶进钱元玲家庭生态农场。
“老板,我订的货准备好了吗?”
见是熟客,钱元玲连忙迎上前说:“您稍等,这就拿来。”
不一会儿,订购的8只已打理干净的新鲜生态土鸡装上了车,客人满意地开车返回合肥。
2006年,钱元玲和爱人杨荣伍决心回到老家公义村开办养殖场,从最初的养殖7头猪,到现在占地180亩、年生产40个品种产品的家庭农场,夫妻二人一干就是16年。通过把优美的环境与绿色生态养殖结合起来,“园林生态养殖”成为钱元玲家庭农场养殖的一大亮点。
家庭农场发展红红火火的同时,2017年,村里的就业扶贫驿站设在这里,农场实现常年就业30人,其中带动建档立卡贫困家庭妇女就业13人,年人均收入1.2万元左右。此外,农场还直接和间接带动困难帮扶户100多人发展种植养殖业,免费为贫困群众开展技能培训和提供种苗、防疫技术,指导贫困群众生产加工香肠腊肉等农副产品,人均年增收6000多元。
产业兴旺,是实现乡村振兴的重要基础;产业发展,是滋养农民美好生活的源头活水。近年来,针对我市“三农”工作中存在“农业产业化水平质效不高”的突出短板和问题,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多次强调,要结合六安实际,将品牌打造与品种培优、品质提升、规模化经营、标准化生产一体布局推进,做大做强农业产业。
目标明确,有的放矢。针对实际,我市将品牌打造与品种培优、品质提升、规模化经营、标准化生产一体布局推进,按照“培养能人、培育产业”有关要求,紧紧围绕实施农业特色产业提档升级“138+N”工程,积极推行规模经营、主体经营和一二三产业融合经营三种经营模式,在茶叶、蔬菜、中药材等农业产业的基础上,因地制宜培育一批农村产业发展带头人和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炼”出茶叶、水果、蔬菜、中药材、小龙虾、皖西白鹅、霍寿黑猪、皖西麻黄鸡等八大特色主导产业,解决了分散的小农户与大市场的衔接问题,推动了我市农业特色产业集群集聚发展。与此同时,创新实施农业提质增效“6969”工程,依托丰厚的农业基础,立足农业特色产业发展,建设特色农产品生产加工供应基地,培育种养加、产供销一体化现代农业综合体,做大做强农业产业,奋力打造乡村产业振兴六安样板。
2022年上半年,全市累计培育产业发展带头人34642人;2021年八大特色产业综合产值达542亿元,年均增幅15%以上。截至目前,全市6个现代农业产业园新引进规模种养主体67个,实现综合产值235.01亿元,同比增长12.7%。全市新开工扩建9大优势主导产业千亩、万亩种植基地及规模养殖场154个,实现总产值369.61亿元;6个绿色食品加工产业园实现产值209.71亿元,同比增长13.5%,新增农产品加工企业12家,新引进入园项目56个,总投资额90.01亿元,实际到位资金35.54亿元;全市规模以上农产品加工企业净增38家,总数达422家,居全省第2位。
看农村“颜色”好
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行走在我市的大小村落,总让人不禁拿出手机记录美景。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近年来,我市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改善农村人居环境重要指示批示精神,积极借鉴经验,在圆满完成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基础上,接续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五年行动,奋力推动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由“点”向“面”、由“整治”向“提升”、由“干净整洁”向“生态宜居”转变。
在叶集区洪集镇牌坊店村中心村,村前屋后干净整齐,村民们自觉将生活垃圾扔进门前的垃圾箱内。走在干净的村道上,村民张玲充满自豪地说:“村子变美了,大家的生活习惯也变好了。好的环境,大家都愿意去维护。”
据了解,目前,全市农村垃圾收集转运设施已实现全覆盖,省级中心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全覆盖,村庄清洁行动所有行政村全覆盖。创建美丽乡村中心村累计达到1391个,其中省级中心村869个。
村容村貌变靓了,进而拉动乡村旅游等产业发展,对农民而言,收获了看得见、摸得着的实惠。
秋高气爽,走进大别山风景道旁的霍山县磨子潭镇宋家河村,一条清澈的小河穿村而过,潺潺流水声如鸣佩环,悦耳动听。
产业振兴带动乡村振兴“撑竿跳”。在实现村庄净化、绿化、美化的同时,宋家河村紧盯1200多亩茶园,以茶为“媒”,通过“支部牵头、大户带动、农民参与”的方式,先后培育9家茶叶合作社。磨子潭镇党委和宋家河村两委还积极拓宽思路,将茶叶、文化和旅游有机结合起来,探索建立集休闲观光、采摘体验、餐饮服务为一体的茶旅观光带,借助绿水青山,融合茶旅文化,每年到此旅游养生的游客近10万人次,2021年宋家河村集体经济收入突破105万元。
仓廪实而民心安,农业强则百业兴。让现代农业更优、农业产业更强、农民口袋更富,让高质量发展的步伐更加坚定有力……关山难越今已越。阔步“十四五”,六安将坚定不移地在以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为导向的高质量发展之路上乘风前行、奋进高歌。(皖西日报融媒体记者 郑策 李珊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