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话古镇西汤池
舒城县的汤池又名西汤池,是和庐江县东汤池名称对应。两个集镇都有温泉。
西汤池之所以称为古镇,最有说服力的是清朝名人戴名世游汤池,写下《温泉记》一篇美文,再现了当年古镇上人们沐浴温泉热气腾腾的场景。汤池位于龙眠山北麓,桐城位于龙眠山南麓,清朝张英宰相坟就在龙眠山。可以说汤池与桐城是一山之隔,文都桐城对汤池影响大。这一带乡民做生意去桐城的多。桐城的文人游玩龙眠山,慕名来到西汤池,戴名世便是其中之一。
西汤池能成镇,在于依山傍水,商旅要道,天然温泉聚人聚商。发源于莲花山峰倒淌河从集镇北面流过,天然的温泉眼就洒散在集镇上。从西边来,经过汤池,走几里路,翻过岐岭,便是桐城地界,可达桐城、孔城、安庆;从东边来,翻过岐岭,便是舒城地界,经汤池可去中梅河(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修龙河口水库淹没)、毛坦厂、苏家埠、六安州。据说,是在清朝时期形成了这条东西走向的商旅要道。位于长江水道的安庆是客商们重要的目的地。从这里向西大别山区运送稻米、布匹、日用百货等,大别山区的茶叶、麻、桐油、板栗中药材、竹木等自西向东运到这里发往全国各地。往日在这条道上,途经汤池推车的、挑担子的人络绎不绝,南来北往的客商源源不断,随之小镇的人气越来越旺,规模逐渐扩大,民国初期就成为舒城县南部山区一座较有影响的集镇,住户数百,人口上万,商户云集,车水马龙,一派生意兴隆的景象。
古镇周边本地人汪、郭为大姓,秦姓为大户。民间曾流传着这样的话,“到了汤池不要问,除了汪郭无二姓”。“郭有九祠,秦有千户”。
西汤池古镇长约两华里,由于街道曲折有致,给人感觉也不算短,走到头需几十分钟。
今人看到的汤池古镇是在遭遇民国初年韦道应一伙土匪焚烧后建修起来的面貌,小瓦、青砖或土墙、木柱梁结构的民居一栋接着一栋,经商的住户家家有柜台,门户一字开,由多块门板组成,早下晚上,不少人家装了木板楼。街道丈余宽,不显窄,路面铺着鹅卵石,有大有小,形态各异,颜色近黄红,也有少量的青石,在特定的地段,专门铺上有规则的大石块。
古镇由上街、中街、下街组成,东头称为上街头,西头称为下街头。上街、中街、下街不在一条平行线上,轮廓连起来像一轮明月,老人说古镇是船形地,也许与这有关。
古镇上有山有水。东头是乌龟山,西头是蜘蛛山。镇的北面紧临着一条东西走向的大河(我国的河流绝大多数是由西向东流淌,所以称其为倒淌河)。中街与下街之间有一条南北走向的小河,河上铺着石板桥。
古镇上有庙有祠有巷。东嶽庙坐落在中街后面南侧,关帝庙坐落在下街的西头。北闸巷隔着上街与中街。南闸巷在中街,沿巷向南走出去,便看到乌龟山、东岳庙、丁家山,再向远处看去可看到奇峰耸立的仙女尖(又名五龙山)。乌龟山南侧有伟二祠堂,东嶽庙西侧不远处有伟三祠堂,这两处祠堂均为汪姓人所建。祠堂估计建于清末明初,祠堂大门风格独特,大门旁各连着一扇砖墙,呈八字形,墙脊上是黄色琉璃瓦飞禽走兽,祠堂内砖墙石壁、大梁台柱、雕花石鼓给人以震撼之感,留下很深的印象。伟二祠堂,前面的房屋二十世纪八十年代被拆,后面建筑尚在,住有人家;伟三祠堂,新中国成立后改为粮站,二十世纪九十年代被拆,甚可惜。
古镇的温泉主要集中在中街和下街相邻地带,穿街而过的小河旁。可供洗澡的池子建在小河两边。东边的叫老池子,建于清朝;西边的叫新池子,建于民国时期。两个池子可以容纳几十人洗澡。自古以来,平时洗澡不收费,打扫池子的人年终时到周围乡村收点报酬钱。靠近老池子一边的住户,不少人家建有淌出温泉的小池子,用于生活之需。 (上)(春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