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夕泪》:红军时期大型京剧剧本惊现六安
安徽省六安市大别山革命历史纪念馆在整理库存文物时,发现一本由成仿吾参与修订的红军时期的大型京剧剧本《七夕泪》。文本为15场次,小16开本、油印,文字为竖印本、纸线右侧装钉,38页。这是一份十分珍贵的红军革命时期的戏剧作品。是中国苏区文艺的萌芽和发展时期,由苏区文化部门领导、专业作家和苏区文艺工作者共同打磨的、一部较为成熟的文化作品。
一、《七夕泪》这个剧本体现了红军革命鲜明的时代特征。剧本中的“时间:土地革命时某年剧终时正当七月七日”,“地点:豫鄂皖苏区附近之农村该地接近游击区”。剧中的时间地点显示了红军革命的时代背景。鄂豫皖苏区地处中原鄂豫皖三省交界大别山区,从1927年11月黄麻起义及商南起义、六霍起义开始创建,到1932年7月达到四万余平方公里土地,250万人口,建立了省、道、县、区、乡、村六级苏维埃政权、组建了中国红军三大主力之一的红四方面军。苏区在从事政治、经济、军事建设的同时,还进行了革命文化建设。各级党政领导和文化教育人民委员会组织文艺工作者利用大别山区民间文艺的传统曲调,经过加工整编,创作了《送郎当红军》、《反动派吵嘴》、《穷人调》、《十二月宣传歌》、《空树枝》、《小放牛》、《扫盲歌》、《婚姻自由歌》、《红军是咱救命人》、《梅花落》、《歌唱苏维埃》、《穷人歌》、《探郎歌》、《白色士兵哗变歌》、《乌鸦》、《麻雀》、《兵变歌》、《放足歌》、《八月桂花遍地开》等革命歌曲和新编剧目,宣传我军的胜利,嘲讽敌人的腐朽,既活跃了部队文化生活,又播下革命文艺的种子。据不完全统计,鄂豫皖苏区在红色戏剧高潮时,演出团体多达40多个。1931年秋至1932年9月,大名鼎鼎的商城县“红日剧团”先后调归中共皖西北道委、鄂豫皖省委和红四方面军领导。剧团全体文艺工作者不畏艰辛,跋山涉水,有时冒着生命危险穿越敌人的封锁线,深入到前线和苏区各地,为红军战士和人民群众宣传演出,足迹几乎踏遍了整个鄂豫皖苏区。剧团团长王霁初为了突出“红日剧团”的特色,他将剧团每个女演员名字中间的字一律改成“赤”字,例如吴赤慎、岳赤荣、曾赤萍,以及廖赤见、廖赤月。这些在红军革命中成长起来的女青年,在红色戏剧队伍中迅速成为深受苏区军民欢迎的演员。剧团后来参加西征和长征。廖赤见成长为红四方面军前进剧团政治指导员兼支部书记,后牺牲在西路军永昌战斗中。
二、这是一部革命的内容同群众熟悉的艺术形式统一起来的新作品。这部戏创作于1931年,戏剧故事的内容充分反映了“土地革命”时大别山农村的阶级矛盾和阶级斗争的现实。地主对农民的残酷剥削和蕴藏在被压迫阶级中的反抗意识,使革命的内容同群众熟悉的艺术形式统一起来。贫农周克耘,被恶霸地主田半坡两次设计强占房屋田产,后再设计欲强占其妻周纺勤,造成周家妻离子散;后来红军、佃家、农夫、农妇共同努力,镇压了田半坡及恶势力,使周家团圆。穷人打土豪、分田地,准备上山加入红军……因团圆之日正值农历七月初七,故名《七夕泪》。这个剧本中红军、佃户、农夫、农妇等成为舞台新的人物,体现了红军革命的时代精神;这个剧本的出现,证明了苏区的红色戏剧实现了由简单粗糙的原始化向具有文学性艺术性的专业化转变,提高了苏区戏剧的感染力,使红色戏剧真正成为鼓舞苏区军民反击敌人“围剿”的战斗号角;它思想进步、感情真挚、细节真实,表现了人民的思想感情,以新的生活气息和全新的人物形象感染苏区观众,至今仍激起人们对当年英雄业绩的怀念与向往。
三、这个戏的长度也是惊人的,共有15场。人物众多,剧中主次(正反)人物10个,“红军十余人”、还有“打手甲、乙、丙、丁”、“佃户甲、乙、丙”、“农夫甲、乙、丙、丁”、“农妇甲、乙、丙、丁”。在鄂豫皖苏区附近的田家湾,一群被压迫的穷人与统治者斗智斗勇的事迹。京剧表演说唱念做俱备,剧本的形态很完善,场次转换、说唱做打都很自然。五四以来新文化运动的推动,新文学和革命文学在城市已形成规模,但在1931年全国红军革命时期苏区的戏剧创作、特别是京剧创中却十分罕见。
四、主题突出生活气息浓。戏剧共有两处高潮,一处是第四场中田半坡派张李两位家丁押送抗租的佃户王志祥去县政府的路上,由于王志祥反抗精神的感染,两个家丁释放了王志祥,讨论今后出路时,“王白:无路可走吗?我闻人言湖北河南安徽交界地方有红军,我们一同去投靠红军,二位愿同往吗?张李同白:投奔红军去,不知要我们不要?王白:红军是穷人的军队,我们怎么不能参加?张白:老李,我们既是能参加红军,我们将来也有翻身出头之日,与被压迫的同胞报仇雪恨。”另一处,是第十二场,女主角谢纺勤外逃快要被水淹没时,“众红军唱着歌”出场搭桥解救了她。以真实的生活场面表现了共产党和红军是穷人的大救星,有着深刻的象征意义。
五、语言生动。文学是语言艺术的基础,语言艺术是戏剧成功的必要条件。苏区要求戏剧创作人员“用活人口里的话来写台词,不要硬搬书本的死句子。务要让人一听就懂,愿意听,喜欢听。让群众闭上眼睛听,也能听出来是什么样的人在什么样的环境下讲话”(瞿秋白语)。这个戏运用京剧“二黄原板”、“西皮摇板”主要声腔,在大别山广为流传。第七场,写周克耘夫妇劳动场景:“端阳节,天气热,好似火烧,周克耘修瓜田不敢辞劳,好嫩的瓜,满园里大小都有,那西瓜一个个大似水瓢,青铜瓜黄香架,越看越好,牛角蜜火烧瓜,品种最高,还有那面甜,能噎死狗,小香瓜,团溜溜谁不爱他,我这里在上秧,把头打了,那地方害干旱把水来浇。(笛子声)”语言是大别山区人民的语言,地域特色浓厚。既有革命现实主义的要求,也有革命浪漫主义的光彩。《七夕泪》这个剧本的出现,是苏区根据地文化创作繁荣的重要表现和重大成就。见证了我党我军文艺工作走过的光荣里程,看到革命文化的优良传统及其历史作用。
六、艺术感染力较强。《七夕泪》在鄂豫皖苏区首府新集及苏区重镇麻埠、金家寨、古碑、七里坪、商城城关等地演出。当演到周家妻离子散时,台下一片哭泣声和愤怒声。演到红军到来公审田半坡时,台下一片欢呼声,为党和红军扩大了政治影响,为争取广大群众,消灭反动势力,建立苏区政权,扩红参军、促进革命高潮起到了有效的积极推动作用。剧中还设计了一个10多年后的精品《白毛女》中“大春”似的青年“王志祥”,在斗争中最先进山当了红军,带队伍回来消灭了自卫队,公审了田半坡,解放了田家湾和周克耘等一群工农大众,最后大家进入苏区参加红军,达到了高潮,可谓是思想性与艺术性较高的剧作。该剧人物形象鲜明,剧情一波三折、扣人心弦,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和视觉冲击力。
七、关于《七夕泪》作者和最后修订者。剧本封面上署名丁兆一。《七夕泪》最后修订者为中共鄂豫皖省委常委、宣传部部长、鄂豫皖省苏维埃教育文化人民委员会主席成仿吾。成仿吾是创造社的著名作家,担任过中共旅欧支部领导成员,是中共旅欧支部机关报《赤光报》的编辑,他根据中央任命于1931年11月7日到达鄂豫皖苏区首府新集。“左联”成立后,曾号召革命的文艺工作者到民间去,到苏区去。成仿吾此行当然也有“到苏区去”这个含意。当时苏区党政军领导对红色文化工作十分重视,在戎马倥偬的岁月,亲自动手,进行创作。成仿吾在苏区“编写文艺性的教科书,供根据地群众和红军战士使用”,曾创作了《自由组织工农演讲所》、《识字运动周宣言》等文章,并亲自编写《识字运动歌》、《少先队队歌》、《童子团歌》和列宁小学课本中的一些诗文式的课文。当时苏区重要创作,是要经过领导部门审批才能上演的,丁兆一是鄂豫皖省苏维埃教育文化人民委员会的工作人员,在完成这个剧本后,成仿吾对这个剧本进行了加工修改并批准演出。
当时《七夕泪》油印成册,共30本。现仅见的一本由安徽省金寨县南溪镇丁家埠曾家湾(1932年10月前属河南商城县)的曾静华同志保存了下来,当时曾静华同志也在鄂豫皖苏区文化部门工作。后来由于各种原因,未能跟上队伍,脱离了党组织,回到家乡从事教育工作。他把自己保存的一份《七夕泪》油印本连同收集的《响导》等报刊藏在了他的家乡丁家埠龙门峡的山洞里。1958年曾静华将他珍藏的一批革命文物献出,其中就有《七夕泪》剧本(有缺页)。随着对这个剧本研究的进一步展开,它的光辉,将会在中国苏区文学史上烨烨闪光,永不泯灭!(作者:马德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