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六安新闻>深度报道>详细内容

中国工农红军第四方面军与六安

编辑:宋明俊 来源:本网原创 浏览次数: 发布时间:2021-06-25 09:08:18 【字体:

  中国工农红军第四方面军(简称红四方面军)是中国工农红军三大主力部队之一,是党领导下仅次于中央红军的军事力量。六安是红四方面军的主要发源地之一。

  一、红四方面军的成立

  1931年11月7日,在庆祝十月革命节的欢乐声中,中国工农红军第四方面军在黄安七里坪宣告成立,总指挥徐向前,政治委员陈昌浩。红四方面军下辖红四军和红二十五军。红四军军部改为红四方面军总部,辖第十师、第十一师和第十二师。第十师师长倪志亮、政治委员甘元景;第十一师师长王树声、政治委员甘济时;第十二师师长陈赓、政治委员刘杞。红二十五军军长旷继勋、政治委员王平章。红四方面军总兵力近3万人,它的成立是鄂豫皖苏区红军发展壮大的重要标志。

  在红四方面军的构成中,红四军是由原红一军和原红十五军合编而成的。原红一军的3个师1个旅(三十一师、三十二师、三十三师,独立旅)中有2个师1个旅(三十二师、三十三师,独立旅)成立于六安。红二十五军的3个师(红七十三师、七十四师、七十五师)均成立于六安。

  二、胜利粉碎第三次“围剿”

  红四方面军成立后,国民党在鄂豫皖苏区周围增兵至15个师,准备对鄂豫皖革命根据地发动第三次“围剿”。中共鄂豫皖革命军事委员会决定乘敌人兵力处于分散状态之时,采取主动进攻战略,以粉碎国民党的围剿计划,巩固和扩大苏区。根据上述决定,红四方面军连续对敌发起4次进攻战役。一是黄安战役。1931年11月10日,红四方面军发起黄安战役,历时43天,全歼敌第六十九师及增援之敌第三十师部分共1.5万人,俘敌1万余人,活捉敌六十九师师长赵冠英,缴枪7000余支。黄安战役是红四方面军第一次取得攻下敌人由整师兵力设防之强固据点的重大胜利。二是商潢战役。1932年1月9日,红四方面军发起商潢战役,历时20余天,歼敌5000人,给蒋介石嫡系汤恩伯第二师以歼灭性打击,解放了商潢公路沿线广大地区。三是苏家埠战役。商潢战役后,红四方面军决定东进打击皖西之敌。3月21日,红四方面军总部率十、十一、七十三师渡过淠河,以七十三师围攻青山店,其余向北急过,第十师围攻苏家埠,第十一师直逼六安城郊。红四方面军鉴于苏家埠、青山店寨高沟深,不易强攻,决定以第十师两个团围困苏家埠,以七十三师包围青山店和打击霍山援兵,将十一师主力留六安西南,准备歼灭敌援。3月31日,六安、青山两地敌出援,第十一师歼一个团,另一个团窜入韩摆渡,同原在该地的第二七四团一同陷入包围。青山店之敌突围,大部被歼,一部窜入苏家埠。4月下旬,蒋介石令第七师师长厉式鼎为皖西“剿共”总指挥,指挥15个团2万人从合肥增援。红四方面军以红七十三师正面阻击,以红十师、红十一师两翼包抄,以第二一八团一个营和六安独立团在陡拔河以东,佯作抵抗,诱敌深人,在陡拔河一带发起猛攻,全歼该敌。苏家埠、韩摆渡两地敌军见援军被歼,于5月8日全部缴械投降。苏家埠战役历时48天,歼敌3万余人,俘敌“剿共”总指挥厉式鼎以下官兵1.8万人及大量武器弹药,解放了淠河以东广大地区,是红军史上空前大捷,使皖西革命根据地形成了鼎盛局面。四是潢光战役。苏家埠战役期间,敌第二十路军进占潢川地区。红四方面军于6月12日发起潢光战役,历时5天,歼敌正规部队8个团和反动民团一部,毙伤俘敌近万人,收复商城以西、潢川和光山以南广大地区,并扩大了部分新区。1931年11月到1932年6月,红四方面军在黄安、商潢、苏家埠、潢光四大战役中取得辉煌胜利,共计歼敌约6万人,国民党对鄂豫皖苏区的第三次“围剿”彻底破产。红四方面军主力发展到2个军6个师,还组建了独立第一师、第二师、第三师、第四师和少共国际团,共4.5万人,鄂豫皖苏区进入了鼎盛时期。

  三、第四次反“围剿”斗争的失利

  1932年5月,蒋介石亲自担任鄂豫皖三省“剿匪”总指挥,下设左、中、右三路军,以其所属的中、右两路军共26个师又5个旅,计30余万人,组织对鄂豫皖苏区的第四次“围剿”。其中右路司令部设六安,李济深兼司令官。

  此时鄂豫皖苏区中央分局书记兼鄂豫皖革命军事委员会主席张国焘坚持王明“左”倾冒险主义路线,对形势做出了错误的估计,认为蒋介石亲自指挥的第四次“围剿”不堪一击,不但不作反“围剿”的准备,反而实施进攻策略,先是命令红军向平汉铁路信阳至广水段出击,后又令红军南下夺取麻城,实现威逼武汉的计划。

  6月10日起,敌北自淮河两岸,南至潜山、舒城,大举西犯皖西北苏区,红二十五军第七十四师和地方武装顽强抵抗,至6月下旬,淠河以东根据地全部丢失。红二十五军军长旷继勋奉张国焘之命固守霍邱城,血战5天于7月12日失守。8月10日,国民党中路军第六、第二纵队各3个师由西、北两面向黄安城和七里坪进攻。张国焘被迫决定撤麻城之围,令红四方面军主力仓促西进堵击,使红军反“围剿”作战处于被动地位。红军先在黄安城以西地区迎击第六纵队,继在七里坪倒水河以东阻击第二纵队,未能扭转被动局面,红军却遭到重大伤亡和消耗。随后,红军主力转移檀树岗地区。8月22日,敌第二纵队避开檀树岗一带险要地势,绕道黄陂站向宣化店集结,拟经陡山河与第一纵队靠拢,会攻新县。张国焘把国民党军这一调整部署的行动错认为溃退,令红军主力北上攻打第一纵队。红军刚到达新集以北,第二纵队4个师便由西面赶来。红军遂在浒湾西北和西南的胡山寨至金兰山一线阻击国民党军。在此期间,国民党军第一、第六纵队分别从北面和南面向红军侧后进逼,与第二纵队构成三面合围之势。

  在敌包围之下,红四方面军被迫向东往皖西金家寨转移。国民党军以第二、第六纵队平行尾追,以第一纵队和右路军各纵队分头堵击。新集、商城、金家寨、独山、麻埠、罗田、英山等苏区中心地带相继被敌占领。9月27日,红四方面军在金寨燕子河召开会议,决定主力南下,拟攻英山,因未获战机,只好分两路向黄安、麻城地区转移。10月8日,红四方面军主力抵达黄安城以西河口地区时,遇敌阻击,红二十五军军长蔡申熙、第十一师政治委员甘济时牺牲。这时,国民党军从东、南、北三面逼近。10日,张国焘在黄柴畈召开中共鄂豫皖中央分局紧急会议,决定留下第二十七师、第七十五师及各独立团在苏区坚持斗争,四方面军主力转移外线作战,以待日后打回苏区。10月11日,红四方面军分左、右两纵队向西,12日夜从广水、卫家店车站越过铁路向西转移,离开鄂豫皖苏区。此次反“围剿”作战,历时两个月,红四方面军和鄂豫皖苏区人民进行了英勇的斗争,但终因张国焘战略指挥上的错误而失败。

  四、红四方面军的西征、长征与改编

  1932年10月,红四方面军主力撤离鄂豫皖苏区,于12月转移到四川、陕西边界地区。随后,红四方面军挺进四川省巴中市通江县两河口,在大巴山下创建了川陕革命根据地。红四方面军在创建川陕苏区之后,逐步扩大到5个军8万余人。1935年3月发起嘉陵江战役,从战略上配合了中央红军的行动。后红四方面军撤出川陕苏区,进行长征。途中克服了张国焘分裂主义错误,于1936年10月到达甘肃会宁与红一方面军会师,胜利结束长征。此后,红四方面军总部及第五、第九、第三十军渡黄河西进,遭到失败。全民族抗日战争开始后,红四方面军第四军、第三十一军和陕北红军第二十九军、第三十军等部编入八路军第一二九师。

  (来源:市委史志室编辑《红六安》)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打印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