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六安新闻>深度报道>详细内容

与大别山的灵魂对话
——访词作家王和泉

编辑:宋明俊 来源:本网原创 浏览次数: 发布时间:2021-01-19 09:16:56 【字体:

  大别山,顾名思义,此山大别于他山。区别何在?绵延鄂豫皖三省边界,中国南北分界线淮河的发源地,长江和淮河的分水岭,山南麓的水流入长江,北麓的水流入淮河,致使它的山南、山北气候环境、植被物种和风俗人情都不一样。据说,诗仙李白曾登上大别山主峰白马尖,顾盼南北两侧风光,感叹道:“山之南山花烂漫,山之北白雪皑皑”。而大别山的特别之处绝非仅仅体现在地异地灵上,更是因为从古至今,它哺育了一代又一代英雄儿女、坚不可摧的脊梁、中华民族不屈的魂魄。

  大别山是红军的摇篮,将军的故乡。红四方面军在这里诞生,红二十五军在这里重建,红二十八军在此改编;这片土地上先后走出了400多位叱咤风云的开国将领,从土地革命到抗日战争、解放战争,大别山红旗不倒,数十万儿女前赴后继,为中国革命的胜利做出了巨大牺牲和奉献。

  中国共产党率领万千民众为新中国艰苦卓绝的奋斗牺牲,大别山是一个永恒的见证,因此人民记着大别山、敬仰大别山、歌唱大别山。

  王和泉,是从大别山区走出的诗人、词作家,由他作词的歌曲《再见了,大别山》自20世纪80年代初诞生,传唱四十载经久不衰,成为抒情男高音的代表曲目,中国民族歌曲的经典。这首歌是他与作曲家雷远生共同创作的声乐套曲《大别山抒怀》六首中的最后一首。也因为这首歌,他的今生和大别山有了割舍不断的情缘。此后的几十年间,王和泉已记不清多少次走进她的怀抱,倾听她的心跳,感受她的气韵,汲取她的营养。他的笔下陆续诞生了《又见大别山》、《亲亲的大别山》、《永远的大别山》、《妈妈,你在哪里?》等一系列歌唱大别山的歌曲。

  大别山的沉默

  1979年,徐向前元帅回大别山视察,回京前他向武汉军区的负责人建议:“我们能不能创作出一组像《长征组歌》那样的歌曲,唱一唱大别山和大别山的红军!”

  殷殷的嘱托就是交给武汉军区的一项光荣的政治任务。年轻的战士雷远生刚从上海音乐学院作曲系毕业回到部队,作曲的任务自然落到他的身上。可请谁来写词呢?雷远生在湖北、河南两省转了一圈,没找到合适的人选,就揣着剧作家白桦先生写的一封信,去合肥找到了安徽省文联副主席、作家陈登科和省音协秘书长银星,他们为雷远生举荐了一位词作者王和泉。

  此时的王和泉正在皖南的歙县参加“在希望的田野上”农村歌曲创作的采风活动。银星秘书长安排两人见面后,他们很快进入创作状态,彻夜长谈,最后确定写一组声乐套曲。拟出大致的规划,王和泉和雷远生分头深入大别山区寻找源头活水。

  1980年,而立之年的王和泉还是一名业余作者,在安徽广电局下属的省广播器材厂当车工。不过,18岁便开始发表诗歌的他在当地已小有名气,大大小小的创作活动参与了不少,这也是为什么文联和音协领导如此信任他,将艰巨的任务交与他的原因。

  王和泉出发了,他请了20多天的调休假,不要省委宣传部或省文联音协的信函,更没有惊动当地政府,只揣着厂里的介绍信,一个人走进大别山腹地、中国第二大将军县的金寨县采访。这是他多年创作的习惯,不随帮哄,不讲形式和排场,他相信只有这样的采访才会深入贴近,得到内心想要的素材。他第一个要拜访的人就是当年从金寨走出的老红军,为毛泽东主席等党和国家领导人做饭的中央特灶班班长李开文,那是他在少年时代最崇拜的英雄。

  1950年出生的王和泉沐浴着新中国的阳光,从小接受的是传统爱国主义教育。上小学的第一天,学校便请来老红军李开文做报告;等到上了中学,巧了,入学教育请的还是李开文。李开文讲他当红军的故事,尤其是长征那段经历,孩子们都听入迷了。1929年“六霍起义”后李开文参加了革命,担任红25军73师219团担架队班长。1932年红军撤离大别山时,他随部队路过家门口时,妻子刚生下一对双胞胎16天,七岁的儿子撵上他,哭着喊着劝他留下,他咬咬牙,硬是头也不回地随部队离开大别山,一路抬着担架,在冲向川陕途中,曾累得大口吐血;在汉中附近他被敌人飞机炸成重伤,双耳震聋。1937年被选调到中央任炊事班长、特灶班长,在毛主席等党和国家领导人身边工作了11年。长征途中,为保管好火种,他把能引火的湿漉漉的柴草,塞进自己的衣服里,刚开始大家看他胖了一圈,还以为他浮肿,后来才知道他是用自己的体温把那些柴草一点点焐干,等到宿营时,马上就能把军灶点着……

  九月的大别山秋意正浓,第一次亲近大别山的王和泉被眼前壮美的景色震撼了。浅绿、深绿、浅黄、金黄、棕褐、火红,黄绿相映,金红交错,大别山用一年中最丰盈的色彩迎接这个虔诚的朋友。下了车还要走几十里山路,途中遇到顺路的拖拉机他就搭一程,等老乡到地方了他就下来走。在金寨,李开文是家喻户晓的传奇人物,沿路遇到的老乡都会主动和王和泉讲起这位英雄的故事:战争年代给毛主席做红烧肉,回乡教乡亲们做红烧肉;解放后主动放弃功名,婉言谢绝天津糖厂厂长,回到家乡帮助当地群众搞好生产等等。这样走一段路搭一段车,一边走一边饱览秋景,他心中盛满了期待,期待那些埋藏在大山深处的更动人的风景。

  中午时分终于到了位于槐树湾乡响山寺村李开文的家。小时候,都是在学校里和同学们一起远远地仰望英雄,现在可以近距离地接触李老了,王和泉不禁有些激动。1980年,李开文已经82岁。历经过炮火洗礼的老战士依然精神矍铄。王和泉掏出介绍信说明来意后,老人露出惊讶的神情,好像在说,组织上派了这么年轻的作家!王和泉说:“李老,我是安徽合肥人。您还记得吗?您曾经到我们柳木巷小学和合肥市第九中学做过报告呢!”老人略有所思,很快脸上露出愉悦的笑容,“记得,记得!”边说边把王和泉请进屋里。

  那个午后,王和泉再次听李老讲他亲历过的一场场战斗和一个个战役,那些曾与他并肩战斗却长眠于地下的战友,那面永远不倒的鲜红的旗帜;听他讲述伟大的长征,讲长征途中给毛主席等国家领导人做饭的故事;讲他1956年再次获得全国“劳动模范”称号,进京受到毛主席的接见……从参加革命讲到长征、从延安窑洞讲到转业回乡担任响山寺粮站站长,却唯独不提生活的境遇和所受的委屈,就像大别山隐忍着岁月的风风雨雨。王和泉倾听着、记录着、感受着,时间在他们追忆过往岁月时悄悄地向前溜去。夕阳的光辉洒在这位衣着朴素的老者身上,王和泉觉得眼前有一束光。

  告别的时候,老人坚持要送他一程,结果“长亭更短亭”,送了一程又一程还是难舍难分。王和泉边走边回头,当他走出很远再回望,老人家还在向他挥手。秋风吹拂他满头的白发,王和泉忽然觉得眼里一热。后来他写的那首《再见了,大别山》里,我们依稀能看到李开文的影子:

  清风牵衣袖,一步一回头……慈祥的大嫂呀,快去照看你幸福的孙儿;白发的大哥,让我祝福你健康长寿。

  大别山的血性

  《大别山抒怀》声乐套曲有一条主线,将六个故事穿起来。包括《同志哥,请抽一袋烟》《五月红杜鹃》《大别山夜话》《我爱山村红玫瑰》《大别山的清泉呦》《再见了,大别山》。为此,王和泉两次深入大别山,每次都是单枪匹马,早出晚归。第一次临回合肥时,他听说金寨的老将军洪学智离开家乡四十多年了,一直想回家看看,碍于工作忙一直没能如愿。有的同志说他不久前来电话,说今年春节有可能回来。于是次年的四五月份,王和泉又请了20多天调休假来到金寨。一打听洪将军因工作太忙,仍然没能回来。这件事一下子给了他启发,既然老将军那么迫切地想回故乡还无法成行,我在作品中帮他完成这个夙愿不是很好嘛!于是,故事的线索形成了:将军在阔别家乡几十年后终于回到了大别山,先去拜祭牺牲的战友,接着探望还健在的老战友并与之彻夜长谈,最后依依不舍离开大别山。

  当时写六首歌并不是按照现在发表的顺序,创作往往从感受最深处起笔。他最先完成的是第四首《我爱山村红玫瑰》,那是他第一次深入大别山,在鲜花岭采访时写就的。那天,王和泉从金寨县政府梅山镇出发,准备到鲜花岭。他很想在那里的码头坐船,到淹没在水库下方的金家寨的水面上走一遭。

  金寨镇地处全县中心,约建于唐末,古名金钗镇,后因有人在此立寨,又为金氏聚居之地,改称金家寨。民国27年6月,安徽省政府迁驻金家寨。1949年解放时,金家寨是金寨县人民政府驻地。解放后,为根治淮河兴建梅山水库,金寨镇成为淹没区。王和泉采访时,金家寨已完全没于水下。这里是当年立夏节起义的地方。

  1929年5月6日,农历立夏节。在中共商罗麻特别区委的领导下,金寨爆发了声势浩大的武装起义。滚滚惊雷响彻商南大地,它摧毁了这一地区的反动统治和封建势力,建立了红色政权和鄂豫皖第二支红军——红三十二师。这就是载入中国革命史册的商城起义,也称为立夏节起义。王和泉选择在立夏节前夕来访,就是想追溯那一段风起云涌的革命斗争史。

  正走着,碰到一个骑自行车的年轻人。王和泉向他问路:“哎,朋友,请问鲜花岭怎么走?”

  “你跟我走吧。上我车!”年轻人爽快地回应。

  王和泉坐上去后,自行车突然负重开始打晃。他蹦下来说:“干脆我来骑吧,你坐后面。”俗话说,远道没轻载。两个人换着骑车,说着话就到了鲜花岭。

  王和泉谢过小伙子,说:“我要找个旅馆先住下来,可能要采访一阵子。”

  “要不你今天住我家吧,我爷爷当年就参加过立夏节暴动,我给你讲讲他的故事……”

  当晚,王和泉被安排在堂屋里入住,堂屋没有门,直接通向院子,他看到院子里有一排盆栽的玫瑰花开得正好,月也正好。月光朦朦胧胧洒在红色的花朵上。哦!这多像当年闹暴动时燃烧的火把啊!王和泉蘸着月光写下这首《我爱山村的红玫瑰》。

  久离家乡今又回,我爱山村红玫瑰。当年乡亲闹暴动,山里山外红旗飞。长夜火把明,好似红玫瑰。玫瑰哟开遍大别山,人民掌权显神威。红玫瑰呀红玫瑰,映红青山和绿水……

  立夏节这天,王和泉来到金寨革命烈士陵园祭奠牺牲的英雄。陵园里肃立着很多前来扫墓的年轻人、少先队员,人们胸前佩戴白花,在高高的纪念碑前立下铮铮誓言。王和泉心潮翻涌。他从小听着大别山老红军的故事长大,这一路走来,他听到看到,深切感知到老区人民的大爱和奉献精神。说到奉献,有三个“10万+”的数字让他的心沉沉的。战争年代,不足23万人的金寨县先后有10万人参军参战,是红二十五军和红四方面军的主要发源地。20世纪50年代,为根治淮河水患,金寨修建了梅山、响洪甸两大水库,10万亩农田被永久淹没,10多万人搬离祖祖辈辈生存的故土,繁华的古乡镇也埋身水下。

  从烈士陵园里出来,他的脚步不觉放缓了。抬头看见满山的苍松翠柏,还有开得正艳的红杜鹃,这花下埋着无数烈士的遗骨,他们流淌的鲜血滋养着这片红土地,滋养着这些草木的根脉。他忽然领悟到:当年这些先烈为革命牺牲,今天我们的年轻人到这里祭奠就是来接班,继续走他们的路啊。回到梅山旅馆,他创作了一首《五月红杜鹃》。

  杜鹃花色好,都是先烈热血染。五月红杜鹃,装点大别山。杜鹃哟红杜鹃,花色今更艳,对我舒笑颜。一丛一丛似彩霞,环抱英雄纪念碑,屹立天地间。似问革命后来人,何时酬我昔日愿。杜鹃花色好辉映无数好青年。

  大别山,英雄的山!在大别山区,仅红安县就有14万人参加革命英勇献身,其中登记在册的烈士22552人,而更多人连姓名都没有留下。“家家有烈士,户户有红军,处处埋忠骨,岭岭皆丰碑。”是对这片土地上的人民真实的写照。

  大别山的天空

  王和泉两年间用了近两个月的时间两次深入大别山。他在大别山走了很多地方,有时候一个人行走在山里,山花随风摇曳,翩翩起舞,鸟儿啁啾为他引路,奔流的小溪叮叮咚咚弹拨动听的乐音。渴了,他掬一捧山泉吮进口中,那样清冽甘甜。大别山的泉水呀,日夜流淌,就像游子对家乡的牵挂和思念无法间断;而革命人代代相传的薪火也没有断过,像泉水永不会干涸。王和泉像古代文人那样携笔行吟,《大别山的清泉哟》在他的笔端汩汩流出:

  青青的大别山,处处有清泉。叮叮咚呃叮叮咚,声声似琴弦。大别山的清泉哟,为什么你千回百转,对大山哟如此眷恋……

  有时,走累了,他就止住行脚,抬头仰望。在辽远的碧空里,他读懂了像天空一样的伟大胸襟。这六首歌词中,有两首叙事词是有生活原型的。一位是李开文,另一位是老红军战士葛明友。在金寨梅山镇,有一所国家为老红军盖的休养所,当地人称红村。这一天晚饭后,王和泉信步来到红村。山脚下有一户人家,篱笆墙小院,单门独户的,院子里种着各种花卉和果树。他抱着试试看的想法叩响了房门。一位老大妈出来开门,王和泉说明了来意,“大妈,我想找一个红军爷爷谈谈,您家里有没有老红军?”

  大妈热情地说:“有,有。你等着,我这就去喊他。”

  葛明友老人高兴地迎出来。在小院的茶桌旁,王和泉一边品着大别山的香茶,一边用心倾听葛老对过去战斗生活的回忆。也许很久没有听人听他说这些往事了,现在有人愿意听,葛老特别兴奋,王和泉根本插不上话,只在本子上认真记着。此刻,天色渐渐地暗淡下来,从院子看出去,远方只能看到大山隐隐约约的轮廊,他突然想到,葛明友老人深情娓娓的讲述,不正是大别山与后来人的一次不同凡响的对话么!他在笔记本上写下《大别山夜话》这个题目和最初的歌词:

  大别山拉开了夜幕,朦胧中显露出群峰的轮廓。朦胧中显露出群峰的轮廓。星星离我们这样的近,就好像伸手可摘,可记得那个夜晚同志哥,大别山披着那淡淡的月色……一壶茶加上一袋烟,打开了我和你记忆的铁锁……

  套曲中流传最广的当属最后一首《再见了,大别山》。第一次拜访老红军李开文,王和泉积累了很重要的素材,但他并没有急于动笔,有时候,创作还需要沉淀和发酵的过程,搁置一段时间后,再受到某个场景刺激,有可能写出更满意的作品。第二次去大别山,王和泉住在梅山宾馆。不远处就是梅山水库大坝。一天早上起来,他走到湖边,顺着石阶慢慢往大坝上登去。前一天夜里,刚好下了一场小雨,早上雨过天晴,春风徐徐,还有一点凉意。山上的杜鹃花已经开了,花瓣被雨水洗过格外娇艳。风一吹,花儿摇晃,啪!啪!水珠纷纷滚落下来,好像告别的泪。他顿时有了感觉:“缤纷的山花呀,不要摇落你惜别的泪。”再看两旁的山上,漫山遍野都是翠竹,每一根都向上生长,青葱的竹叶在风中招手,“挺秀的翠竹,不要举酸你送行的手”。有了这两句诗眼,两段歌词很快便完成了。

  关于这首歌,还有个小插曲。王和泉和雷远生完成声乐套曲所有的词曲任务后,领导审查时基本一次全盘通过,唯独对最后一首《再见了,大别山》提出一点修改意见,他们建议把“白发的大哥,让我祝福你健康长寿”,改为“白发的大哥,让我俩肩并肩永远跟党走”。雷远生从武昌给他打来长途电话,传达了领导的意见,王和泉坚持己见说:“如果这样改,这首歌就完蛋了!”当时的军区首长尊重词作者的主张,就没再坚持改词。王和泉感慨道:试想,如果当时改词了,这首歌还会被人们喜爱乃至流传至今吗?我们回顾一下这首歌。

  青风牵衣袖,一步一回头。山山岭岭唤我回,一石一草把我留。啊,再看一眼大别山,万般情思胸中收。缤纷的山花呀,不要摇落你惜别的泪。挺秀的翠竹,不要举酸你送行的手,啊,再见了大别山,你牵去我的一颗心,我要把你铭记在心头。

  相逢又分手,握别众老友。男女老少皆叮咛,盼我隔年再来游。啊,再看一眼好乡亲,音容笑貌心中留。慈祥的大嫂呀,快去照看你幸福的孙儿;白发的大哥,让我祝福你健康长寿。啊,再见了乡亲们,大别山呀养育了我,我要把你铭记在心头。

  王和泉用一年的时间完成歌词,而作曲家雷远生也深入到安徽境内的大别山区,搜集记录和消化这些地方的民歌、戏曲等音乐素材。因为大别山横跨鄂豫皖三省,所以雷远生采用三省的音乐素材为之谱曲,巧妙的将三省的民族民间音乐融合一体,圆满完成了创作任务。

  大别山的基因

  民族声乐套曲《将军的摇篮一一大别山抒怀》由著名抒情男高音歌唱家吴雁泽演唱。1982年首次在湖北和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播放。1983年,在上海唱片社录制成立体声黑胶密纹唱片在国内外发行。同年,安徽电视台拍摄了由王和泉编剧的音乐艺术片《将军的摇篮》,吴雁泽主演。1983年12月31日晚8时10分在中央电视台1套播出。

  1983年夏天去金寨拍摄音乐电视剧《将军的摇篮》时,王和泉很想再次看望李开文老人,但由于拍摄任务紧,没能成行,以至9年后在报纸上看到老人逝世的消息,与他终未能再见一面。想不到,那一次依依送别竟是永远的诀别。每一次去金寨,他都去老人的坟前献花祭拜。2020年,与李老相识整整40年,他还是忘不了分别时的场景,割舍不了那份情,专门为老人家写了一首歌《清风牵衣袖》。

  “那是四十年前的一个深秋,我来到大别山的一个村口。这里住着一位慈祥的老人,岁月的年轮刻在他的额头。曾经的经历激励无数后人,雪山草地的故事青史永留……

  他的故事永远都不会湮灭,融入歌声在我的心中驻守。长征壮举在今天仍然很重,红军精神依然会传承很久。站在他墓前我大声地朗诵:清风牵衣袖,一步一回头……”

  《将军的摇篮》声乐套曲和电视剧剧本的创作,促成王和泉3次深入大别山,一次次地翻阅她,一步步地读懂她,同时也见证了这座大山的发展与变化。

  我采访王老师时,他包含深情地说:“我从小是喝着大别山的水,听着大别山老红军的革命斗争故事成长的。我对大别山这块土地有着深厚的情感,我们应该提醒后人,了解他的奉献,记住它的精神,并且继承他们的事业。我希望在我的有生之年能够继续为这块土地创作一些发自内心的歌词作品。”

  王和泉后来又创作了多首大别山题材的歌曲:《大别山,英雄的山》《这里有一面墙》《你是我的哥》《大别山的红土布》等。

  2016年,长征胜利80周年。4月24日,习近平总书记到安徽考察,首站到达的就是大别山区的六安市金寨县。他向革命烈士纪念塔敬献花篮,瞻仰金寨县红军纪念堂,参观金寨县革命博物馆。他深情地说,一寸山河一寸血,一抔热土一抔魂。回想过去的烽火岁月,金寨人民以大无畏的牺牲精神,为中国革命事业建立了彪炳史册的功勋,我们要沿着革命前辈的足迹继续前行,把红色江山世世代代传下去。

  也是在2016年,王和泉3次到金寨县花石乡大湾村采风,创作了《走进大别山》。

  推开了农家门,握住了你的手。三餐粮食够不够,四季衣被有没有?今天走进大别山,为老区的扶贫发展来运筹……

  2020年10月下旬,王和泉随安徽省合唱指挥协会赴金寨体验生活。他们走访了红军广场、革命历史博物馆、梅山水库、马鬃岭、红岭、农家民宿及大湾村等地。加上这一次,他是第4次来到大湾村,感受到大湾村4年来的巨大变迁。提笔写下歌词《大湾村的心里话》。

  大湾村哟湾好大,世代藏在深山洼。一道河湾村边过,湾上就是我的家。那年春天阳光好,总书记走进我的家。紧紧握着咱的手,和咱拉起了暖心话:老区要走致富路,一村一户别拉下!

  大湾村哟湾真大,如今走出深山洼。齐心协力建新家,幸福花开满山崖。乡村振兴日子好,笑脸像朵朵杜鹃花。坐上高铁上北京,咱给总书记捎句话:大别山里老区人,今天全面脱贫啦!

  当年,王和泉写了《再见了,大别山》,有人说,一首歌唱红了一座山。40年,他的心紧紧依着大别山,他探寻的脚步始终没有停止,他手中的笔始终耕耘不辍。我想,是这片红土地为他注入的红色基因。

  2020年7月,“金寨县革命烈士陵园”入选中宣部中华民族文化基因库(一期)红色基因库首批试点单位。说到基因,那可要追溯到五千年的文明,关乎民族精神,关乎理想信念。

  王和泉,知道自己的使命!

  作者简介

  红雨,吉林广播电视台高级编辑,资深主持人。吉林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客座教授,吉林省广播电视艺术家协会会员,被授予“德艺双馨”艺术家称号。作品散见于《光明日报》《解放军报》《作家》《当代音乐》等报刊。出版散文集《幽幽夜来香》《百灵鸟在蓝天飞翔》《向经典致敬》等。(红 雨 )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打印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