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必寅:伤残退役 铁骨铮铮(上)
在大别山革命老区霍邱县,红四方面军、西路军参谋长李特的亲人、共产党员徐必寅,扎根基层粮食系统30多年来,默默践行“为党和人民的事业而奋斗”的初心和使命,成为新一代、新时代的排头兵。
徐必寅的爷爷徐勋辅是李特的堂兄。李特原名徐克勋,号希侠。
有关李特的一些人和事,徐必寅是从爷爷那里听说的——
1930年,李特从苏联留学回到国内,爷爷徐勋辅曾持信前往上海见面。回来后,爷爷高兴地告诉家人,虽然没有见到李特,但是见到“弟媳”了。弟媳抱着孩子,是一位黄头发的外国女人。她说,李特很忙,有事外出了。后来才知道,顾顺章在武汉被捕叛变后,交代出中共中央在上海的地下组织,李特没有来得及和家人见面,就匆匆转移了。很长一段时间里,爷爷的这段描述让家人沉浸在对二爷的美好思念中。
1982年,年满16岁的徐必寅走出学门、踏入军营。在军事课程中,著名战例“苏家埠战役”给他留下了深刻印象。这场战役历时48天,消灭敌人3万多人,是鄂豫皖苏区史无前例的大胜仗,也是我军历史上“围点打援”的经典战例。对徐必寅而言,不只因为这场战役发生在家乡,更因这场惊心动魄的战役,是李特作为73师参谋长全程参与和指挥的。
早年在河北唐山交大读书时,李特受“十月革命”的影响,积极参加学生运动声援路矿大罢工,被党组织选派到苏联留学深造,从此走上革命的道路。“苏家埠战役”时,李特已经留学归来,在而立之年担任彭杨军政学校教育主任、73师参谋长。
在那个革命与反动、光明与黑暗激烈碰撞的时代,李特走出家门、走出国门,为国家和民族置生死于不顾,是何等的崇高和令人敬佩!沿着先人的足迹前行的使命感,也融入了这位军人之后的血脉中。
在部队的大熔炉里,徐必寅严格要求自己、积极主动学习训练,多次受到上级嘉奖和通报表扬。在军教导大队学习期间,他踊跃参与修建某教练场,白天学习、晚上施工,不幸感染病毒,致双侧股骨头坏死。
1987年,在大病尚未痊愈的状态下,徐必寅主动提出退伍回乡。跟随他一起回乡的,是一张二级甲等伤残军人证。这意味着,徐必寅重新开启的人生,面对的是伤痛和磨难……
回乡后的徐必寅,被安置在霍邱县粮食局石店区粮站当出纳员,每天拖着病体残躯按时上下班。在生活最艰辛的日子里,他没有忘记自己不仅曾经是一名军人,也是一名出色军人的后代。他忍受着病痛的折磨,虚心学习、主动工作,积极转变角色、适应环境,很快成长为单位的骨干力量,1993年便被任命为石店粮站站长。
徐必寅上任后,及时整顿收购纪律,严格规章制度,杜绝粮贩子插手,从源头把住粮油的质量关。他注重用好人、能干的人,组织粮食顺价销售,到1998年底,粮站实现了扭亏增盈,兑现了拖欠的职工工资及养老金,为3个分站添置了清粮设备,后续粮站的发展和管理积蓄了能量,使得企业的效益连年上台阶。到2005年上半年企业改制为粮油购销有限责任公司时,愿意离岗的当时就领到了足额补偿金;不愿意离岗的,及时办理了协保手续、足额交纳了“五金”,企业实现了平衡改制,没有留下任何社会负担。
从粮站站长到有限公司董事长,徐必寅在龙潭镇一干就是12年。2005年,为了执行好托市收购的宏观政策,解决农民卖粮难、防止出现“增产不增收”的现象,徐必寅把公司职工分成六个小组,分片到村入户收购粮食,并且不限收、不拒收、不压价。对于水杂超标的,职工自己动手进行晾晒、除杂,处理后再入库。2个月突击入库粮食11000多吨。徐必寅也因过度劳累,身体状况每况愈下,晚上休息时,必须用手把腿搬到床上才能睡下。但是他从没有叫苦叫累,始终和大家工作在一起、生活在一起,直到粮食全部入库。再后来,他注重加强和粮食加工企业的合作,延伸产业链条;加强企农合作,发展订单农业,实现了企业盈利、农民增收,有效推动了粮食产业化进程。
有职工因收“人情粮”被通报、撤职;有亲朋好友打算卖“人情粮”都被他拒之门外。为了降低管理成本,更为了狠刹不正之风,徐必寅卖掉了单位的小轿车,自己带头骑自行车上下班,开会搭便车,下食堂自掏腰包。“为单位能省一点是一点”,是他的口头禅。
但是,对于卖粮的农民兄弟,徐必寅充满了情感。每年的夏秋季是售卖粮食的旺季。看着汗流浃背的农民,赶着老远的路程卖粮食,还要饿着肚子往回返,徐必寅于心不忍。
“让卖粮的农民,花上1.5元至2元钱,就能吃上可口的饭菜。”徐必寅作出安排,食堂提供盒饭,以成本价外卖。农民汪传祥在留言簿上写道:“卖粮农民能吃上粮站食堂提供的盒饭,真是新鲜事,俺们真心谢谢哩!”
就这样,边整顿、边改革、边建设,这个穷乡僻壤的基层粮站,被授予安徽省“仓储工作先进单位”;徐必寅被评为2008年全省粮食系统劳动模范。《安徽工人日报》《皖西日报》等媒体,多次报道徐必寅的先进事迹,记录下这个基层粮站的发展和变化。
企业管理中,徐必寅铁腕治乱、迎难而上,毫不心慈手软;而在生活中,却富有爱心、悲悯穷苦。1996年,李特故居维修时,资金出现缺口,徐必寅从自己的工资中慷慨拿出3000元予以支持。1998年,龙潭街道的陈效亮三兄弟,因为父亲去世、母亲出走,亲戚无力抚养而生活没有着落。徐必寅得知后,主动要求提供资助,并且连续坚持10年,直到三个孤儿全部长大成人。当年的困难学子杜华辉,在徐必寅的支持下,如今已经顺利读完大学,在杭州一家生产传感器公司上班。知识和爱心改变了他的命运。2000年2月12日,《粮油市场报》以《好人徐必寅》为专题,记录了徐必寅的爱心行动。(徐守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