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热爱就有无限动力”
——记安徽好医师、市人民医院血液内科医生郭峰
“这是化疗常见的不良反应,不用担心,我们会帮你处理的。”
“你的白细胞指标已经恢复,说明病情趋于好转,估计很快就能出院。”
“不要着急,放宽心态,我们一起慢慢治疗。”
……
8月16日上午,在市人民医院血液内科病房,主任医师郭峰一边为病人查体,一边细致嘱咐有关注意事项。2005年入职的他,从医之路已走过将近20个年头,20年如一日,用平凡坚守诠释着医者之心。日前,安徽省全科医学会2024年“安徽好医师、好药师”名单揭晓,郭峰是我市唯一入选的医师。荣誉面前,他保持了一颗平常心,“选择了这个职业,就要做好医者的本分。”
“我的母亲是一名乡村医生,选择从医很大一部分源于她的启蒙。”在郭峰的记忆中,小时候,附近的村民经常来找母亲看病,家里总氤氲着淡淡的药香味,而这些也在他小小的身躯里印刻了从医的愿望。所以,高考填报志愿时他毫不犹豫地选择了安徽医科大学临床医学专业。
从学校毕业后,郭峰进入市人民医院工作,经过一年的轮岗,最终定在血液内科。
在血液内科,从普通的贫血到严重的淋巴瘤、骨髓瘤、白血病,还有其他的罕见血液系统疾病,很多情况下只有通过化疗才能对抗。每天和这些难治的疾病打交道,郭峰见多了病人的痛苦和迷惘,深知治疗过程的艰辛,也更加坚定了“博极医源,精勤不倦”的信念。正因如此,他对自己的专业要求很“苛刻”,多年来不断学习、积累,在医疗技术上精益求精。硼替佐米治疗多发性骨髓瘤、来那度胺治疗5q-综合征、芦可替尼治疗骨髓纤维化、达雷妥尤单抗治疗复发难治性多发性骨髓瘤、维奈克拉联合阿扎胞苷治疗老年急性髓系白血病、泽布替尼联合R-CHOP治疗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2015年以来,多项新技术、新项目在科室率先开展,让血液病患者从中受益。
在采访中,郭峰不时提到此前在上海瑞金医院进修的经历,“一年的时间里,带教老师认真负责的执教态度、严谨的学术理念为我后来的工作开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尤其是王振义院士每周四的开卷考试让我记忆犹新。”进修回来,他第一时间把学到的医疗技术应用于临床诊疗,并牵线搭桥帮助科室加入上海瑞金医院医联体,完成几十次远程会诊,让老区群众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国内顶尖医疗服务。
除此之外,他还先后帮扶霍邱县第一人民医院、舒城县人民医院创建三级医院,组建血液科,指导开展业务,服务当地群众,提升县域血液病诊疗水平。
2017年8月,郭峰作为安徽省第三批“组团式”援藏医疗专家,去往近4000公里外的西藏山南市人民医院,进行对口支援工作。
“没到过西藏你一定无法了解她的美,但是没到过西藏你也一定无法体验环境的恶劣。”援藏一年,郭峰对这句话深有体会。3700米左右的平均海拔,干燥、高寒、低压,空气含氧量只有平原的一半左右,这些都让他和同事们吃了不小的“苦头”。时间有限,担任山南市人民医院内一科副主任以来,郭峰充分发挥专业特长,利用已有条件,一边救死扶伤,一边临床带教,指导科室整理三甲创建材料,制定血液病诊疗规范,先后诊断出第一例慢性粒细胞白血病、第一例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第一例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等,填补了山南市人民医院多项空白;打造高原红细胞增多症区域诊疗中心,让成熟的技术和管理经验“扎根”,为当地血液系统疾病患者提供了新的诊疗选择。
在完成诊疗之余,郭峰还把下乡义诊、送医送药作为援藏的重点。“我们去过最远的地方是措美县,距离山南150多公里。”4200多米的海拔让郭峰和他的同事们头晕症状愈发严重,但大家还是强忍住不适,用心看诊。“到了那里你才明白藏族同胞对医生是多么的期待。为了赶上义诊,有的甚至带上孩子步行数十公里赶来。问诊病史仔细查体时,他们一遍遍说着‘拖切’(藏语中的‘谢谢’),称呼我们为‘安吉拉’(藏语中的‘医生’),我们唯有尽心,才能回报这份沉甸甸的信赖。”郭峰如是说。
援藏归来,郭峰和山南的联系并未中断。“在互相学习过程中,当地医生护士对我们由最初的礼节性尊重,逐渐转为信任、信赖,在遇到难题时,都会第一时间想到我们。”采访中,郭峰翻出手机上的信息,“前两天那边的徒弟还发微信来,咨询专业问题,分享从医心得,有高兴事一起乐,有问题一起扛。”
即便任务多、工作忙,但在面对病人时,郭峰依然投入十足的耐心。“郭医生看病很细致,不烦不燥,而且看得很准。”在当天采访中,患者家属肖女士如是说。和肖女士一样,提起郭峰就赞不绝口的大有人在。近20年的从医生涯,郭峰攒下密密麻麻的患者信息,包括特殊的身体状况、每一次检查的新情况、什么时候该预约复查、什么时候需要回访……在他看来,“都是为了治病,多费点心总不多余。”
淋巴瘤、多发性骨髓瘤、急性白血病的精准诊疗,先后在核心期刊发表多篇论文,主持和参与市级科研课题……对于郭峰而言,多年厚积薄发的储备,苦中有乐,敬畏生命,倍感荣光,“在这身白衣之下,你会有很多丰富的体验,对我来说,这些都是非常有意义的事情。没有什么工作是容易的,当医生更是如此,因为热爱就有无限动力。”(记者 李珊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