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六安概况>区县介绍>详细内容

裕安-新安镇

编辑:汤志香 来源: 发布时间:2012-09-03 10:28:40 【字体:

 新安镇位于六安市西北部,淠河西岸,距六安市11公里,与六安市区隔河相望,是新安镇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新安镇原称西乡集,地势低洼,相传清末一次被洪水淹没后,居民选址重建隹宅,为祈求新建的房屋永久平安,故取名“新安”。建国初期定名为新安镇,1958年改称为新安公社,1983年体改时,改为新安乡,1984年小城镇建设规划时,改称为新安镇,1992年撤区并乡后仍为新安镇。现在新安镇辖2个居委会,15个行政村,总面积约74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积42200多亩,人口68000多人。新安镇为革命老区,是著名的“河西风暴”的策源地,在长期的革命战争中,造就了许多仁人志士和英雄人物,其中有在新安一带从事地下革命活动、组织领导“河西农民暴动”的红军游击师师长毛正初;有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担任安徽省省长的黄岩;在1955年受勋中,李国厚被授予少将军衔;在建党80周年受勋中,孙建中被授予少将军衔。新安镇地形复杂,地势低洼、岗、湾、畈、滩皆有,易涝易旱,自然灾害频繁。尤其是50年代末,国家在老淠河上游修建了四大水库,一个节制闸,即梅山水库、佛子领水库、磨子潭水库、响洪甸水库、横排头水闸,将原来黄金水系的老淠河拦腰闸住,水流量减少,不仅水路运输中断,且使我们下游成了行洪区。每年正常季节,上游几大水库关水发电,输入华东电网,洪水季节排洪,造成汛期水灾,尤其是1969年、1991年和2003年三次特大洪灾,使全镇倒房近3万间,沙涨良田1万多亩,三次特大洪灾,造成我们新安镇的直接经济损失达3800多万元,新安人民不仅在民主革命时期作出过伟大的革命牺牲,同样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也作出了伟大的奉献。
新安镇土地肥沃,人民勤劳,物产丰富,盛产魁麻、黑瓜籽、蚕桑、大豆,萝卜丝远销韩国,大白鹅驰名中外。为迎接“入世”的挑战,抓住机遇,新安镇党委、政府十分重视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组合,尤其注意宣传典型,建立科技示范机制,采取“政策倾斜,政府支持,舆论引导,科技辐射”等措施,加快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目前石塘优质大白桃、迎河大棚蔬菜、迎水地膜黄豆、沙店近郊蔬菜、潘桥西瓜、田墩腊菜、兴隆的地膜打瓜、徐渡特种养殖和百亩无公害蔬菜示范基地,以及岗区的经果林,畈区的杂交油菜、杂交水稻,湾区的杂交玉米等高效特色农业发展很快。农业的发展带动了养殖业的发展,全镇出现了养猪、养羊、养鱼、养鸡、养牛蛙、养蜂、养鸽和水温孵鸡等养殖大户。先进的农业科技和广大群众高涨的热情,进一步激发了农业生产力的解放,广大农民现代化农业意识逐步增强,劳动者的素质逐步提高,市场农业、产业化农业意识逐步形成。2002年全镇农业总产值9100.5万元,粮食总产1326万公斤,油料总产187万公斤,水产品产值181万元,肉类总产量197.5万公斤。此外新安镇黄沙资源极为丰富,经专家控测,境内12.5公里长的淠河河段,黄沙平均厚度18米,平均宽度75米,黄沙总量约1700万立方米,且沙质优良,沙石资源的开发将为新安的财政建设作出较大的贡献。
农业的发展,推动了工业经济的发展,全镇个私企业蓬勃兴起,快速发展,形成了轮窑、羽绒、羽毛工艺制品、白酒、建材、印制、建筑安装、家电维修、机械修理、金属铸造、竹木器加工、交通运输以及以服务业为主的第三产业等企业,其中培育了一批在全区具有一定竞争力的名优产品和优势企业。如宇翔羽毛工艺制品厂生产的羽毛工艺制品,远销国外,年产值900多万元,兴旺羽毛工艺厂、新辉羽毛工艺厂、昌盛羽绒有限公司,年产值均在500万元以上,镇内四大个体轮窑厂年产红砖6000多万块,年创产值800多万元。同时一批个体私营企业也以咄咄逼人的势头走向大市场,参与大流通,目前全镇个体工商户已由30多个发展到467个,从业人员达6500多人,另外每年约有1.6万人外出务工经商,年收入约5000多万元,个体私营经济和外出务工经商收入在新安镇已占相当重要的位置,在发展生产、搞活流通、增加就业和财政收入、改善人民生活、兴办公益事业等方面发挥了巨大的作用。
新安经济快速健康的发展,得益于党的政策,也得益于新安供销社这个从逆境中发展壮大的龙头企业的带动。全社现有职工370人,离退休工人151人,这是一支有着多年生意经营经验的队伍,他们在以黄定保为首的一班人的带领下,一面抓好传统产业的经营,一面加快企业的整改步伐,适应市场,多元发展,尤其是发挥本地大麻和白萝卜丝的资源优势,引导和协助当地农民建起大麻、萝卜和棉花生产基地,帮助加工销售,参与国际竞争,带动当地农民共同致富,同时也为自己的发展闯出一片艳阳天。如今该社经济盈利300多万元,拥有固定资产1000多万元,成为全区供销系统经济实力最强的基层社,多次被评为市、区供销系统先进单位,2001年被全国供销总社授予“百强示范基层社”。目前已成为裕安区和全市基层社的一面旗帜。
新安的经济发展走过了曲折的路程,就像羽绒生意一样,新安是皖西羽绒大镇,曾为皖西羽绒开发作出过重大贡献。它起步于1982年,1985年、1986年形成高峰期。开始是一些小货朗挨门收购,后由于韩远来、鲍传鲁等羽绒大户的带动,羽绒生意发展很快,当地的羽绒远不能满足经营需求,新安人开始走出家门,到外地乃至全国各地收购;后来又发展到成批农民到外地宰杀收购,把外地的羽绒商贩带到新安,一时间新安的羽绒市场在省内外都颇有名气;高峰期,日平均销售羽绒3000斤左右,日平均成交额近20万元,随着羽绒市场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人做起了羽绒生意。羽绒经营的发展,带来了新安经济的大流通大发展。但在1988年后,由于羽绒经营发展快,赚钱快,加之社会秩序不好,痞子横行,一些社会不法分子欺行霸市,讹买讹卖,掺杂兑假,使一些外地商贩不敢来新安,本地的羽绒大户也由于经营管理、税收资金等因素,一些人亏本而放弃羽绒生意,或离开新安到外地发展,新安的羽绒市场滑坡。 1990年后,随着党的改革开放政策贯彻落实和社会秩序的好转,新安的羽绒生意逐渐恢复。虽没有往日那样的繁荣,但一直是平稳发展,现在新安有三家羽绒销售公司和一家与外商联营的宇翔羽毛工艺制品厂,年产值2500多万元。
新安镇交通十分方便,六安至霍邱公路穿镇而过,镇内公路四通八达,基本实现村村组组通公路,且有新安至高皇、新安至火星的两条砂石与徐集和顺河镇相连,特别是今年竣工的淠河大桥和正在拓宽升级的六左路(六安至霍邱左岗集),将为新安的经济发展带来难得的机遇,也为沿淠砂石资源的开发插上了腾飞的翅膀。
新安镇的电力通讯事业发展较快,为缓解用电难的矛盾,1993年由国家投资在镇区内兴建35KV的变电所一座,现在村村都完成了农网整改,镇电力供应充足,生产生活用电方便,且电价便宜。通讯建设方面,程控电话装机容量8100门,固定电话8800多户,已实现村村组组通电话,同时镇内设有农网信息站,电话、手机、网站已成为新安镇人民沟通信息、加强联系、发展经济的帮手。
新安镇的文教卫生事业发展亦相当迅速,省级示范高中——安徽省六安市新安中学就座落在镇区,除外还有2所公办初中,一所民办初中,以及九华山慧深大师投资500万元兴建的九年一贯制学校一期工程已竣工交付使用,镇内现有小学22年,幼儿园6所,在校中学生7000多人,小学生7300多人,适龄儿童入学率达99.9%。广播、电视有了较快的发展,已基本实现村村有广播室,实行调频发射,无线传输,自动化控制,有线电视现已建成一个接收站和三个微波接收网点,用户近1000户。
新安镇素有“文化之乡”之称。早在1954年新安业余剧团创作并演出大会上的庐剧《一家人》在县青年业余文艺观摩演出大会上被评为优秀节目,出席了专区和省汇演,并获省“双优奖”(即优秀剧本奖、优秀演出奖),五个省级刊物刊登了该剧本,后被越南民主共和国采用。1956年10月县民间音乐舞蹈汇演,新安业余剧团的《十把小扇舞》被选送出席了专区、省和全国音乐舞蹈汇演。1958年新安乡文联创办的《鱼米乡》月刊受到社会各界欢迎。今天的群众文化工作既开展得轰轰烈烈,又保持了健康文明的良好秩序,曾多次评为市、区文化工作先进单位。医疗卫生工作方面:镇区中心卫生院为市级卫生文明单位,现有医务人员49人,床位45张,同时村村都建有卫生室,三级卫生保健网络健全,改善了医疗环境,提高了医疗水平。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打印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