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六安新闻>深度报道>详细内容

光慈故里的“歌声”

编辑:宋明俊 来源:本网原创 发布时间:2023-12-14 09:55:05 【字体:

d613a0c163814ced9c3be012184d1ea5.jpg

参观人员在蒋光慈纪念展厅内聆听解说。

cdac92c14aef4f73a0ae0a53f0341aee.jpg

第三届“光慈之声”歌手大赛颁奖现场

e813d8d050ca4224b910ddbe09d3d428.jpg

当年蒋光慈和私塾先生共同种植的柏树

5267c61f70f544e6acedb6de7306e69a.jpg

白大河

  漫山落“秋雪”,处处好风光。深秋时节的金寨县白塔畈镇,万亩油茶花迎风绽放,升腾着无限的生机和希望。

  这个山区小镇,就是中国革命文学先驱者蒋光慈的故乡。1901年,蒋光慈在此地一个名为“白大村白大老街”的地方出生。7岁时,他便离开故乡,开启了短暂而又绚烂的革命人生。

  如今,走进光慈故里,他儿时种下的古柏,粗壮的主干笔直向上;他曾就读的小学,纯真的童声在校园飘荡;那一本本引领无数有志青年走上革命道路的优秀文学作品,还持续散发着墨香;那一曲曲催人奋进的时代“新声”在这里唱响。

  追忆“情结”

  90多年前,有这样一本书,6年内被再版18次。

  它以自述的方式讲述了农村少年汪中,在父母惨死于地主之手后成为孤儿、流浪异乡,经历了各种坎坷遭遇仍不懈地追求幸福、反抗压迫,最终成长为一名革命者的故事。

  这本书就是蒋光慈的第一部小说《少年漂泊者》,给当时许多正在黑暗中苦苦探索的青年指明了方向,影响了一代中国人。

  如今的白塔畈镇光慈村,旧时称白大村,是蒋光慈幼年时居所的所在地。在村里80岁村民郝敬明的记忆中,蒋光慈故居是“土墙草顶”,坐落在稻香绿野之中,散发着浓浓的乡土味道。

  从出生到7岁,蒋光慈在这里度过了一段无忧无虑的幼年时光。在一处刚刚修好的围墙边,树影婆娑中,隐约可见“蒋光慈故居遗址”几个字,时刻提醒着后人,这里是一个人杰地灵的好地方。

  位于村北的白大河,现在叫作西汲河,水面不时泛起阵阵涟漪,这条小河曾出现在蒋光慈的著作中,斯人已去,如今,只有不停流淌的河水无声地记录着岁月的变迁。

  “在村镇的北头有一条小河,小河的两岸上有着柳林,这里在夏天可以听见蝉鸣,在冬天也不断孩子们的踪影。”在《乡情集》里,蒋光慈这样描述他眼中的白大河。

  白塔畈镇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的工作人员彭忠良,作为乡镇的文艺骨干,他对于蒋光慈有深厚的故土情结,有着很深的感触。“他的作品里,描述的很多场景,都是来自他幼年时的生活经历,比如:白大河、三仙山,这些都曾在他的作品里出现过。”彭忠良说。

  新梦亭、新梦剧场、光慈图书馆、蒋光慈纪念展厅……如今,走进金寨县白塔畈镇新时代文明实践所,随处可见“光慈元素”。故园情结,曾是“漂泊者”蒋光慈无法释怀的“旧梦”。他把这份情结珍藏于记忆,寄情于作品中。而当前,这份深厚的家乡情怀被安放于故乡,也让无数敬仰他的人有了追忆之所在。

  唱出“新声”

  每年的深秋,都是白塔畈镇最美的季节。因为,每到这个时候,万亩油茶迎来了盛花期,漫山遍野洁白如雪的油茶花海,成为当地的一道亮丽风景。

  在这花香弥漫中,一年一度的“光慈之声”唱响了小镇,唱出了县城,唱到了市区。谁唱了什么歌?哪位村民又晋级了……比赛的各个细节,成为人们茶余饭后最爱谈论的话题。

  10月25日晚7点,白塔畈镇第三届“光慈之声”歌手大赛预选赛(白塔畈赛区)在新梦剧场准时与村民“见面”。比赛还未开始,就迅速吸引了众多群众前来观赛,来自民间的“草根”歌手,为大家带来无数精彩。

  一曲《我和我的祖国》拉开帷幕,唱出了对祖国大好河山的无限赞美之情;一曲《传奇白塔畈》荡气回肠,呈现了乡村优美秀丽的自然风光和幸福美好生活;一曲《唱支山歌给党听》情感真挚,表达对党的感恩和歌颂;一曲《精忠报国》则唱出了壮志凌云的豪迈与霸气,热血男儿,铮铮铁骨……

  晋级的选手中,53岁的郑洁,已经是第三次参加“光慈之声”了。今年她演唱的曲目仍是红色歌曲,对于爱唱歌的她而言,“光慈之声”无疑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平台,可以让她尽情展示的舞台。

  “光慈之声歌手大赛,作为我们镇茶山花海文化旅游节活动之一,既是一场精彩的歌唱比赛,也是群众展示艺术风采的桥梁纽带,我们希望能将这项赛事打造为传承光慈精神的一张亮丽名片。”看到赛事取得如此热烈的效果,白塔畈镇党委副书记、镇长陈伯权倍感欣慰。

  追逐“新梦”

  激扬文字,挥斥方遒。1925年,蒋光慈的诗集《新梦》出版,这部曾被誉为“无产阶级革命文学开山祖”的作品,成为照耀中国新诗坛的一盏明灯,曾引领无数徘徊在人生道路上的青年走上革命道路。

  令人惋惜的是,1931年,他耗尽了毕生精力,英年早逝于上海,走完了他短暂却波澜壮阔的一生。他在中国革命文学史上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陈毅亲笔题写“作家蒋光慈之墓”,供人缅怀瞻仰。1957年2月,被民政部追认为革命烈士,国内先后出版了多本蒋光慈传记。

  近一百年的光阴过去了,那一代热血青年的革命往事,早已成为历史,但现代人追寻“新梦”的脚步仍未停歇。

  从蒋光慈故居遗址步行几十米,就到达了光慈小学。这所创办于1915年的学校内,有一棵特别的柏树。经过老人们的口口相传,村民们都说这棵柏树是当年蒋光慈和他的私塾老师共同种下的。环绕这棵古柏树玩耍嬉戏的一代代少年长大成人,唯有这棵百年古柏,成为光慈小学悠久历史的见证。

  “学校的拐角有一条走廊,叫‘新梦廊’,与蒋光慈的《新梦》有关。走廊的顶上长满了紫藤,那是夏天我们乘凉玩耍的好地方。”在光慈小学五年级学生江雨彤的日记里,她写下了这样一句话。相信,多年以后,与“新梦廊”有关的记忆,必会成为她少年时代的一个深刻印记。

  今年12岁的江浩,他是白塔畈镇上的红领巾讲解员。今年五月,六安市关工委系统开展观摩活动时,他作为讲解员,负责讲解蒋光慈的少年时代。泰然自若的神情、流利的讲解,给大家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蒋光慈不畏艰险、勇敢斗争,点燃了革命斗争的星星之火,为劳苦大众带来了光明和希望。作为光慈故里的一名学生,我因蒋光慈先生而骄傲,同时也把他作为自己学习的榜样。”江浩时刻提醒自己,要学习蒋光慈前辈的革命精神,在学习上不怕困难,长大后为祖国建设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通过阅读、了解,再到讲述,红色的种子正在孩子们的心中悄悄发芽。(记者 汪娟 储著坤)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打印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