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六安新闻>六安新闻>详细内容

这泼天的“富贵”老区靠啥接住的?

编辑:张丽 来源:皖西日报社 发布时间:2024-02-06 09:17:35 【字体:

  “传承红色基因,革命老区暖全国人民心”“大安徽人有情有义”“安徽人民令我泪目”……

  一条条留言,让众多的安徽人秒变幸福的“显眼包”,更多的人成了短视频平台的“陪哭员”。

  “我就是拼了命的想对你好”,“我就是拼了命的想让你的好让大家看到”。

  终于能理解,为啥尔滨火了,激发出了东北人民“掏家底”的热情。

  这是一种爱的“双向奔赴”。

  2月4日,一条“大雪‘皖’留,六安有爱”的新闻,一天时间已经达到了近600万的播放量。

  一杯热水一包面,传递出的是金寨人民的淳朴和大爱。他们用革命老区人民的热情,温暖了不能归家的人们!

  一时间,微博热搜,抖音霸屏,朋友圈疯转……

  这泼天的“富贵”,终于轮到咱老区了。

  一

  跟尔滨一样,老区的火,不是昙花一现,而是厚积薄发。

  视频中,一位七十多岁的老奶奶因为担心哪家车里有要吃奶的娃娃,没热水冲奶粉,她就带着小孙子徒步翻山越岭去送热水。

  这是金寨人民深入骨子里的淳朴善良。

  去过金寨的人都知道,一座小城有山有水。生活在这座小城的人,平静又简单,外面的世界精彩被横亘的小山分开着。喧嚣的纷乱仿佛是遥远的事情,这里的人们最大的事就是衣食住行,柴米油盐。

  作为革命老区,这里的人民也继承了革命先辈们的优良传统,他们勤劳、朴实、善良,乐于助人。在困难和挑战面前,金寨人民总是能够团结一心,共克时艰。这种精神,不仅仅体现在大风大浪中,更体现在日常生活的点点滴滴。

  金寨县因中国革命而得名,地处大别山核心区的鄂豫皖三省交界处。金寨县的前身是立煌县。1947年,邓小平和刘伯承率领晋冀鲁豫野战军千里挺进大别山,刘邓大军胜利实现了“大别山上胜利酒,扬子江畔共洗尘”的豪言壮语!

  9月2日,解放了大别山区重镇的金家寨,建立人民民主政府。立煌县改为了金寨县!

  金家寨中间的“家”字去哪儿了?当地的百姓说,前辈们舍小家保大家,他们不是不要“家”,而是革命者四海为家,处处都是“家”。

  从此,一个红色金寨县以新的命名而载入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和世界的史册!

  二

  视频中,一对中年夫妻拎着热水壶,还招呼着滞留的司机,到家里去吃口热乎的饭,直呼“不要钱不要钱,免费的。”

  这是金寨人民深入骨子里的大爱奉献。

  金寨是一片由革命先烈鲜血染成的红色热土。在漫长的革命年代,这里有10万多英雄儿女参军参战,走出59位开国将军,是全国知名的将军县,11000多人被追认为革命烈士,可谓是“家家有红军、户户有烈士、山山埋忠骨、岭岭皆丰碑”。

  在革命岁月里,金寨人民节衣缩食、积极奉献,把最后一粒米当军粮、用最后一块布做军装、将最后一个儿子送战场,大部分群众几千年来赖以生存的家园被敌人毁坏殆尽,以巨大的牺牲换取革命的胜利。

  社会主义建设时期,金寨人民为治理淮河水患、支持国家建设,再次作出了巨大牺牲和奉献。金寨境内修建梅山、响洪甸两大水库,淹没了三大经济重镇、10万亩良田、14万亩经济林,10万群众离开故土、移居深山。

  在新时代,在寒冷的大雪天气中,高速公路上车辆拥堵,许多司机和乘客在漫长的等待中缺乏食物和饮品。这时,又是金寨人民站了出来,他们用实际行动展现了人间大爱,让我们感受到了社会的温暖。

  三

  视频中,一位老大爷拎着两箱自己煮的土鸡蛋分发给车主们,这也许是他自己舍不得吃才攒下来的。

  这是金寨人民深入骨子里的公而忘私。

  1930年4月,皖西苏区颁布《土地政纲实施细则》,开展土地革命,让农村100多万无地少地农民分得土地,实现了耕者有其田的愿望。翻身后的人民群众积极参军参战、支援前线,在苏家埠战役中呈现出了红四方面军2万多红军作战、2万多群众支前的人民战争奇观。

  时任六安县委书记邹同礽不顾自身安危,指挥群众躲避日军飞机的轰炸,与爱人、女儿一起壮烈牺牲,用生命践行了为民初心。

  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后,军纪严明,爱民如子,对待百姓亲如一家,群众像欢迎当年红军一样迎接刘邓大军,纷纷慷慨解囊、捐献粮棉布匹,帮助部队解决冬衣问题。刘邓大军在大别山能够站住脚、扎下根,根本原因是党同人民一条心、军民团结如一人。

  在这场大雪中,金寨人民用自己的行动诠释了什么叫团结互助。在他们朴实的认知里,在这片土地上,每个人都是亲人,即便雪大天寒、即便山高路远,他们也不愿意看到任何一个亲人因为大雪而受困。

  再过三个月,春回大地,大别山腹地的金寨,漫山开满映山红,老区人民也欢迎全国各地的游客来赏花打卡,共享盛世繁华。 (胡冠菊)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打印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