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专题专栏>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详细内容

高擎改革旗帜 作答时代课题
梁远启 姜茜

编辑:吕梁 来源:本网原创 浏览次数: 发布时间:2024-09-26 08:44:14 【字体: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是中国共产党在新时代新征程上,坚定不移高举改革开放旗帜,紧紧围绕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而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会议。会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明确了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指导思想、主题、总目标、重大原则、根本保障,提出300多项重要改革举措,对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作出系统性部署。2万余字的决定稿,是举旗定向的宣言书,也是攻坚克难的路线图,描绘了百年大党风华正茂、勇往直前的改革愿景,见证着中华儿女奋力拼搏、开拓创新的坚定步伐。

  党中央决定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重点研究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问题,彰显了将改革进行到底的坚定决心和强烈担当。改革开放是党和人民事业实现历史性跨越、与时代同步前进的重要法宝。站在历史的山巅回望,自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拉开序幕,至新时代全面深化改革、系统性整体规划推进改革的新征程开启,再到全面深化改革向更广泛领域和更深层次拓展,三次“三中全会”始终保持着连贯性和继承性。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启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开启了新时代全面深化改革、系统整体设计推进改革新征程,开创了我国改革开放全新局面;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吹响了以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开辟中国式现代化新篇章的时代号角,既是十八届三中全会以来全面深化改革的实践续篇,又是新征程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时代新篇,具有承前启后、开拓创新的里程碑意义。中国式现代化是在改革开放中不断推进的,也必将在改革开放中开辟广阔前景。

  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必须在深入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全面把握实际情况,精准识别问题所在,进而实现靶向施策、精细解答。习近平总书记身体力行、率先垂范,在改革开放伟大实践里寻找答案。2016年,习近平总书记考察安徽第一站,便来到革命老区金寨县。他走进金寨县革命博物馆缅怀先烈,在农村小院与乡亲们共商脱贫攻坚大计。他强调,一寸山河一寸血,一抔热土一抔魂。回想过去的烽火岁月,金寨人民以大无畏的牺牲精神,为中国革命事业建立了彪炳史册的功勋,我们要沿着革命前辈的足迹继续前行,把红色江山世世代代传下去。革命传统教育要从娃娃抓起,既注重知识灌输,又加强情感培育,使红色基因渗进血液、浸入心扉,引导广大青少年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金寨县干部群众牢记嘱托、感恩奋进,走出了一条“红”“绿”融合发展之路,保持高质量发展良好势头。

  中国式现代化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既要通过经济体制改革实现物质富裕,又要通过文化体制改革实现精神富足。《决定》提出“深化文化体制机制改革”重大任务,并对“激发全民族文化创新创造活力”提出具体要求。其中,增强文化自信,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弘扬革命文化,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对在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新征程上更好地履行新时代新的文化使命具有重要意义。社会主义先进文化,萃取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革命文化的精华,是中华文化在当代中国的最新发展。革命文化是在近代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中国人民在抗击外来侵略、争取民族解放、国家独立以及社会主义建设的宏伟斗争中逐步孕育出的革命传统和革命精神,凝聚着共产党人和革命群众独特的思想和精神风貌。

  回顾历史,立足现实,着眼未来,深刻理解深化文化体制机制改革对于构建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内在逻辑,是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必然要求。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在新的历史发展节点上,深化文化体制机制改革、推动文化繁荣兴盛,是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推进文化领域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途径,对于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整体进程具有深远影响,关乎国家长治久安与民族可持续发展。新时代新征程上,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弘扬革命文化,传承红色基因,必须保护、管理和运用好红色资源,将红色资源转化为开展革命传统教育、爱国主义教育以及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的生动教材。讲好红色故事,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坚持出成果和出人才相结合、抓作品和抓环境相贯通,不断完善和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制度,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

  改革开放的道路既蜿蜒曲折,又辉煌灿烂,需要我们披荆斩棘、闯关夺隘。要深入学习领会全会精神,把全会精神的学习宣传贯彻同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考察安徽考察金寨重要讲话指示精神相结合,紧扣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这个主题,高擎改革旗帜,把准方向、守正创新、真抓实干,推动中国式现代化乘风破浪、行稳致远。

  (作者单位:中共金寨县委史志室、县档案馆)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打印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