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专题专栏>江淮暖新闻>详细内容

张先鹏:四代接力护英魂 践行诺言70余载

编辑: 来源:六安新闻网 浏览次数: 发布时间:2019-11-14 09:16:10 【字体:

张先鹏守墓现场

  人物简介:张先鹏,男,汉族,1954年6月生,六安市舒城县南港镇老岭村村民。

  事迹简介:张先鹏的曾祖父冒着生命危险掩埋革命烈士王相会,从那时起全家坚持不懈地在清明节给河北籍烈士祭扫,并叮嘱子孙后代将这优良传统传承下去,以告慰先烈教育后人。张先鹏坚守曾祖父、祖父和父亲的遗训,几十年如一日地继承和发扬先辈们优良的红色革命传统,弘扬烈士革命精神传承正能量,祖孙四代默默无闻地守了70余年的烈士墓。2019年,张先鹏当选“六安市道德模范”“六安好人”。

  四月的皖西大地映山红开遍,特别是烈士王先会长眠的地方,映山红开得格外浓烈奔放,似乎在一瞬间,时间倒回70年前,再现烈士牺牲时殷红鲜血浸染大地的壮烈场景。

  “希望您在九泉之下一路走好,我们会保护好您的坟墓,把您不怕牺牲,敢于和敌人奋战到底的革命精神永远发扬光大……”舒城县南港镇老岭村村民张先鹏虽然年近七旬,但每年的清明节,他都会虔诚地在墓前长跪,嘴里轻轻地祷告着。

  张先鹏是一位光荣退休的人民教师,几十年来,他为家乡的教育事业,呕心沥血,无怨无悔,默默奉献着大好年华。同时,他还是张家第四代为河北籍烈士王先会义务守墓的守墓人,张先鹏一边清理坟墓旁长出的杂草,一边讲述着他们一家四代给烈士守墓的感人故事。

  “从1947年到2019年,我们全家为了一句承诺,祖孙四代为河北籍烈士王先会默默守墓,一晃已经70多年了,但为传承红色精神,我们无怨无悔,将会永远做下去。”张先鹏说,王先会烈士的遗骸是他的曾祖父冒着杀头的风险给掩埋的,从曾祖父那辈起,他们家就坚持不懈地在清明时节给烈士祭扫。

  生死之交:第一代守墓人张孔彩

  1946年至1947年间,正是我晋冀鲁豫野战军由华北挥戈南征,挺进中原,挺进大别山期间,中共舒城县委为配合刘邓大军主力战略转移,从韦家大屋(当时新四军四支队和中共舒城县委临时驻地,现舒城县高峰乡境内)出发,穿插于国民党统治区域的舒(城)桐(城)庐(江)三线边界,保卫新建立的红色革命政权。刘邓大军主力战略转移后,国民党反动派开始对我红色革命政权进行“清剿”,受伤的新四军第四班班长王相会(原名王先会,河北武安人)就留养在张孔彩家里,身体多处受伤的王相会得到了张孔彩夫人的精心护理和照料,张孔彩本人还上山为其采集草药疗伤,他与张孔彩成了生死之交的军民朋友。

  后来,由于叛徒的出卖,王相会于1947年农历十月初十被国民党残忍地杀害了,烈士牺牲时年仅21岁。那时,南港区政府就设在现在的南港镇老岭村狮行组的狮子洼张孔彩家里。王相会他们与张孔彩一家人同吃同住同劳动,不是一家人胜似一家人,张孔彩更是把王相会当作自家的孩子看待和呵护,让他留在自己家里养伤。烈士被杀害后,张孔彩一家人偷偷地将王相会被肢解的遗体安葬在自家门前的山坡上。自此,张先鹏的曾祖父张孔彩自愿成为烈士王相会的第一代守墓人。

  告慰英灵:第二代守墓人张传友

  新中国成立后,作为张孔彩的二儿子张传友,也是当年刘邓大军主力战略转移,主动帮助大部队运送粮食、物品的支前群众。作为一位普通的新中国的农民,吃水不忘挖井人,幸福不忘共产党,张传友义不容辞、无怨无悔地接过父亲为烈士王相会守墓的光荣使命,主动担当起为烈士守墓的重任。

  每年清明节或烈士死难纪念日,张传友都带上自己的子女们到烈士墓前为烈士焚烧纸钱和清理坟前杂草,并教育子女要永记烈士精神,做一个信守诺言之人,为新中国做一些力所能及之事,不要向国家提出其他非分要求,以告慰先列英灵。

  传承精神:第三代守墓人张道荣

  在社会主义计划经济时代和市场经济之初,作为张家的第三代守墓人张道荣,由于儿时就耳濡目染了烈士王相会为新中国的革命事业抛头颅、洒热血的英勇事迹,以及先辈们与烈士等革命军人的深厚感情,自己幼小的心灵更是埋下了崇敬和挚爱的种子,在其父亲张传友去世后,他也就自然而然地担负起父辈的重托,为王相会烈士守墓。

  改革开放后,大多数农民都走进了经济发展的大潮中去发家致富,但张道荣仍然生活在农村,时刻不离乡土,最让他牵挂和不能释怀的事情就是经常要到王相会烈士坟前与烈士拉拉家常话、叙叙兄弟情。每年他除了要为烈士扫墓而外,还要亲自为烈士坟头挑上几框土,培立坟头,还专门为烈士修筑了墓坝堤,以此作为对烈士的崇敬和对烈士精神的传承。

  不忘初心:第四代守墓人张先鹏

  改革开放后和走进新时代的张先鹏,1974年任南港镇老岭小学(原西衖乡)民师、少先大队辅导员,2007年任南港镇东衖小学副校长。他每年都组织并带领着自己的学生们到烈士墓前瞻仰烈士,给学生们讲革命故事,始终把烈士墓园作为该校的红色教育基地。

  2000年,父亲张道荣在弥留之际,把张先鹏叫到床前,努力抬高声音叮嘱儿子:“我们张家人绝不能做食言之事,一定要把烈士看作是自己的祖先一样,世世代代守护好烈士之墓……”,说完,老人溘然长逝,张先鹏说,当时,父亲神智已经有些恍惚了,真没想到,在生命的最后一刻,他还会拼劲最后的力气,把这件事情安排好。

  遵照父亲的遗嘱,每年清明、大寒或烈士死难纪念日,张先鹏都会到烈士墓前祭拜,给烈士墓地培土拔草,他还带领自己的儿孙们一道来祭拜烈士,就是想让孩子们永远不要忘记,这里躺着一位为革命牺牲的烈士。张先鹏望着烈士墓饱含深情地说,“我还有一个打算,我要跟我的儿孙们说,将来,在我百年之后,要把我的坟墓就选在烈士的身旁,到那时,自己就可以每天守着烈士拉拉家常,也不会孤单的……”张先鹏说,革命历史是一本最好的最生动的教科书,

  通过张先鹏老人的努力,其所在的舒城县南港镇老岭村已向上级请示并上报烈士墓地修缮申请,南港镇和舒城县退役军人事务局等单位高度重视,现如今正积极谋划烈士墓地修缮后续事宜。

  张家代代为革命烈士守墓的义举,在当地传为佳话,受到当地群众的交口称赞,同时,张家的感人事迹,还引起了搜狐网、凤凰网、六安新闻网等媒体的广泛宣传报道。2019年,张先鹏当选“六安市道德模范”“六安好人”。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打印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