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专题专栏>牢记殷殷嘱托 勇闯改革新路>详细内容

【锚定现代化 改革再深化 喜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生态底色“绘就”绿色发展 ——全市生态环保改革创新发展侧记

编辑:吕梁 来源:皖西日报社 浏览次数: 发布时间:2024-09-18 08:37:01 【字体:

  天空湛蓝如宝石,澄澈得没有一丝杂质。碧水波光粼粼,仿佛一面巨大的镜子,倒映着天空与两岸的翠绿。绿地如毯,铺满大地,处处生机勃勃。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皖西人民用实际行动践行着这一理念,守护着这片美丽的土地。近年来,六安深入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全面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考察六安时提出的“要把好山好水保护好”的重要指示,深刻认识到良好生态环境是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支撑和最大本钱,坚持在发展中保护、在保护中发展,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取得巨大成就,交上了硕果累累的“生态答卷”。

  厚植生态底色守护碧水蓝天

  “PM2.5为13微克/立方米,PM10为14微克/立方米,TSP(总悬浮微粒)为107微克/立方米……”在位于市开发区的新能源汽车配套绿色表面处理产业园建筑工地门口,一个先进的扬尘智能预警快速反应系统正高效运转着。这些设备外观简洁而科技感十足,显示屏上不断跳动的数字,实时反映着空气质量的各项指标。“这个扬尘智能预警快速反应系统就像是我们施工现场的‘空气管家’。它能够精准地监测到每一粒微小的扬尘颗粒,一旦发现扬尘超标,系统会立即发出预警。”

  据市生态环境局空气环境科工作人员廖晓春介绍,像这样的扬尘智能监控平台系统,目前,我市主城区共接入337个,其中建筑工地接入124个、高塔设备接入24个、道路监控接入189个,系统发现问题后可以及时、精准交办。近年来,我市聚焦空气污染源治理的重点问题、重点区域、重点部位、重点行业,大力实施建设领域扬尘、散煤燃烧、餐饮油烟、挥发性有机物整治等大气污染防治专项行动,推动全市空气质量稳定达到国家二级标准。生态环境部近日通报的7月份全国空气质量情况中,我市在全国168个重点城市中排名15,再创佳绩。

  与“蓝天保卫战”一起得到推进的还有“碧水保卫战”及“净土保卫战”:近年来,我市建立健全市城区“水当家”“水管家”闭环运营机制,开展流域水环境问题排查溯源整治,强化饮用水水源地保护,全市水环境质量稳中向好,市城区生活污水收集处理效能显著提升,城市污水收集处理率达到98%以上。市城区累计整治管网病害点11349个,新建污水管网54.4公里、修复改造达到71公里;对于农用地土壤镉等实施重金属源头防治行动,持续提升危险废物规范化管理水平,在全省率先完成首轮化学物质调查监测和评估。

  保护修复牢牢筑起绿色屏障

  今年3月,淠河国家湿地公园管理处联合市林业局、市城管局、市生态环境局等多个部门,共同开展了一次淠河国家湿地公园联勤巡查行动,通过多部门间的紧密联动,有效提升了打击湿地违法行为的震慑力,有力加强了湿地生态保护力度,进一步维护了湿地生态平衡。

  湿地被誉为“地球之肾”和“物种基因库”,具有重要的生态服务功能。我市湿地总面积8.36万公顷,占国土面积的5.41%,2023年湿地保护率59.43%,湿地面积和湿地保护率位居全省前列。作为我市唯一一处国家级湿地公园,淠河国家湿地公园先后通过实施淠河两岸景观带生态林建设工程、水生植被修复工程、适当引种等举措,让淠河两岸的植被得以恢复,生态结构和功能得以持续发展,如今已成为群众共享的绿色空间,国家级保护鸟类越来越常见,人与自然的和谐景象随处可见。

  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为维护生态系统稳定性,2023年以来,我市积极推进淮河、江淮运河生态廊道建设,在全国首次制定并贯彻国土人工绿化“1+7”导则,实现绿化责任全覆盖、无盲区。在国土绿化行动中,大力推进国土绿化向“四旁”“四边”拓展,2023年全市完成人工造林2.64万亩,封山育林18.12万亩,退化林修复11.31万亩,森林抚育16.65万亩,创建省级森林城镇5个,省级森林村庄50个。 

 绿色低碳转型迈出新步伐

  2022年7月6日,国内首座兆瓦级氢能综合利用示范站在六安投运,标志着我国首次实现兆瓦级制氢-储氢-氢能发电的全链条技术贯通。作为全国唯一的已建成投运的兆瓦级储能电站,六安企业明天氢能深度参与燃料电池发电车间项目。该站采用6组200kW站用燃料电池,年发电约700万千瓦时,每年节约标准煤1000余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2000余吨。

  近年来,六安市积极响应国家号召,大力推进节能减排工作。为此,我市印发了工业、能源、交通等重点领域碳达峰行动方案,初步构建“1+N”政策体系,为全市的绿色低碳转型提供了有力的政策保障。同时,完成了60家企业的节能诊断工作,实现了年耗能5000吨标煤以上企业节能诊断全覆盖,有效推动了企业的节能降耗和绿色发展。

  截至2023年底,全市单位GDP能耗累计下降12.2%,这一成绩超出“十四五”序时目标进度的19.9个百分点,充分显示我市在绿色低碳转型方面的积极成果。2020年到2023年,六安共培育了65家绿色工厂,获评国家级绿色工业园区3个,这些绿色工厂和园区的建设也为六安的未来低碳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与希望。在未来的发展道路上,六安将继续坚定不移地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以更高的标准、更严的要求、更实的举措,持续推进生态环保改革创新。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打印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