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专题专栏>奋进强国路 阔步新征程>详细内容

从“相邻”到“相融”——皖豫合作同城记

编辑:吕梁 来源:本网原创 浏览次数: 发布时间:2024-10-29 08:23:40 【字体:

  今年11月1日开始,《叶集—固始“一河两岸一座城”医保同城化待遇实施细则(试行)》施行,率先实现“医保待遇同城化”。从规划政策到产业协作,从公共服务到民生细则,一河两岸一座城,叶集与固始正逐渐从“好邻居”成为“一家亲”……

  清晨,秋风送爽,徐徐吹过波光粼粼的水面,古老的史河缓缓流淌,皖豫边界,陈淋子大桥上车辆川流不息,人群熙熙攘攘,上班、买菜、送娃……一河两岸一座城,牵动着千万家。

  深化改革,顶层设计落地开花

  前不久,喜讯传来:安徽省发改委、河南省发改委共同上报的《叶集—固始“一河两岸”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产业合作区发展规划》,获国家发改委区域协调发展司函复,原则同意设立叶集—固始“一河两岸”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产业合作区,要求两省发改委联合印发《规划》并组织实施。

  “听到这个消息,我们都很振奋。”叶集区委常委、宣传部部长雷鸣告诉记者,叶集与固始山水相连、地缘相近、人缘相亲、文化相通、产业相融,在省际毗邻地区协同发展方面具有深厚基础和独特优势。“活”城如谋战局。早在2020年下半年,叶集区在深入调研的基础上提出打破区域界限,按照“一河两岸一座城”的发展思路,与固始县史河湾试验区“一张蓝图同规划、同建设,推进两岸拥河发展”。这与2021年1月国务院印发的《关于新时代支持革命老区振兴发展的意见》文件中提出的“推动省际协作和交界地区协同发展”工作部署高度契合。经过争取,在2021年8月省委、省政府出台的《关于坚持高质量发展奋力在中部崛起中闯出新路的实施意见》中,明确提出“支持在宿松、岳西、叶集、界首、临泉、砀山等省际毗邻地区建设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产业合作区,打造中部地区高质量发展样板”。2023年12月,国家发改委印发的《新时代大别山革命老区协同推进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明确提出“支持省际交界地区完善合作发展体制机制,支持有关县市加快省际协作和协同发展”,为开展省际毗邻合作提供了政策支持。

  “我们建立了两地党政主要负责同志联席会商机制,同步印发了《2024年叶集—固始省际毗邻地区合作发展事项清单》。加强项目统筹,将合作区重大合作项目同步纳入两地重点项目库。”雷鸣介绍,上半年两地为共同推进合作区创建,开展包括协调G632史河大桥及连接线项目、政务服务交流、部门调研学习、异地招聘等合作,累计交流对接22次,多方面达成合作意向,促成两地文旅交流合作框架协议的签订。

  打破壁垒,产业要素顺畅流通

  “我们经常利用与河南省仅一河之隔的地理优势,开展跨省招聘系列活动,解决两地企业用工、群众就业等需求。”叶集区人社局负责人告诉记者,“比如说办集市招聘,趁上午乡村群众赶集、节假日外出人员返乡等之机,组织辖区企业深入固始县部分人口大镇,举办现场招聘会,宣传安徽省就业扶持政策等。”除此之外,叶集区人社局还走进信阳师范大学、信阳职业技术学院等高校招才引智,开展多次高校行活动,累计为20余家企业提供113个岗位,现场接洽、登记初步就业意向300余人,吸纳25名信阳高校毕业生来叶集区企业就业。“同时,我们也与信阳职业技术学院签订校地人才交流战略合作协议,建立人才输送、载体共建、信息互通、政策兑现等工作机制,为企业引进、培养人才。”

  除了人才交流,叶集区也积极推进产业协作一体化,共同谋划工业廊道建设工作。规划新建3平方公里的家居产业园,目前已完成选址。固始县规划新建黎集镇李畈新材料产业园,下一步将与叶集化工园区开展整体规划、合作开发。规划建设果岭廊道,共同推进果蔬基地建设,对接史河湾试验区,确定新果园种植区域,对老果园进行提升改造,建设一定规模的果园产业基地。共享两地旅游资源,将叶集区“一带五组团”旅游规划与固始县国家级风景道相连通。推进史河航道建设,目前初步设计已批复,洪评、河南侧环评已批复完成,项目部已建成并入驻,正在进行土地组卷。

  谁谓水不能言?信知史河不涸。“你看,橡胶坝上游已经形成宽阔水面,标志着五里拐橡胶坝坝袋安装充水及水下工程试运行顺利‘通关’。”站在碧波荡漾的史河岸边,叶集区水利中心副主任刘振介绍,五里拐橡胶坝位于皖豫两省交界处史河段,沪陕史河高速路桥北侧,坝体跨越皖豫两岸,属安徽省“十四五”期间实施的重点水利工程史河(安徽段)防洪治理项目。建成后,可有效稳固河床基础,提高史河段防洪标准,蓄水量可达1000万立方米,形成一个碧波荡漾的“史河湖”,将进一步推进皖豫边界区域生态环境共保共建,完善上下游生态补偿机制,把史河两岸打造成为水清、岸绿、景美的生态长廊。同时,建立联合巡河机制,两地生态环境分局、水利局开展联合巡河,切实加强河道管理保护,维护史河良好生态环境,推进史河省界段水生态、水环境共建、共管、共享。

  突出民生,幸福指数如潮涌动

  在叶集金叶学府小区,草绿枫红,老人孩子在亭阁、小广场交谈、嬉戏。“我老家是河南省固始县的,退休后就来叶集定居了,我现在是小区业委会主任,在这里继续发光发热,把我们小区建设成文明示范小区。”叶勇告诉记者,妻子是叶集人,退休后跟随妻子来到叶集,在这儿生活6年多了,“叶集比固始经济发展快一点,工资高一点,我们那边很多考公、上学的都喜欢到这边来。”谈起一河两岸一座城,他坦言,“皖豫两地,山水相连,现在国家政策好,两地牵手共同发展,未来一定会更好。”

  沐着秋光,踏进新明强学校,但见百年老校里,古树挺拔,生机盎然,教学设施齐全,这是在原叶集中学老校址基础上改造建设的,总投资约3亿元,占地面积132亩。叶集明强学校起源于1915年成立的叶集第一所公学,2017年8月,叶集区委、区政府决策将叶集二中和叶集二小西校区优质资源整合为九年一贯制学校。这是一所文化底蕴深厚的学校。为中国新文化运动作出了杰出贡献的“未名四杰”韦素园、台静农、李霁野、韦丛芜等就是从这里走出去的杰出代表。明强小学在革命战争年代也是党的地下工作站,霍邱县第一个支部在这里成立,第一届县委在这里筹备。2022年3月,叶集区教育局与六安皋城中学合作办学正式签约,在叶集明强学校设立“六安皋城中学叶集分校”,力争在3至5年内建设成为皖豫边界“一河两岸”特色名校。

  共饮史河水,同为一家人。近年来,一河两岸一座城的意识已经深入人心。叶集明强学校六(4)班强浩宇从一年级就到明强上学。该校少先大队辅导员黄广涛介绍,孩子母亲万丹丹在固始县宇凎纺织有限公司上班,公司就在陈淋子镇上,一河之隔,接送照顾孩子都方便,且孩子毕业后可以直接上明强学校初中部。

  “我们小学有很多像浩宇一样的孩子,都是河南省固始县陈淋子镇及其周边乡镇过来上学的。”叶集明强学校党总支书记杨兆银告诉记者,“那边公办学位比较紧张,人口多,我们学校环境好,师资力量强,很多家长送娃来上学,然后在这边吃个早饭再回去做生意都来得及,有的干脆就在这边买房子、找工作了,周末再回去。现在感觉真是像在同一座城,上学、务工、消费都很方便。”还有不少固始县乡镇家长把孩子送往叶集初中或者高中上学。

  “下个月1号开始,固始县人民医院等5家医疗机构纳入叶集区内定点管理,叶集区参保人员在上述5家医院就医时视为在区内就医,无需办理跨省异地就医结算手续。”叶集区发改委副主任吴运年告诉记者,服务项目、药品和耗材等目录按照就医地政策执行,起付线、报销比例等按照参保地同级医疗机构执行。同样,固始县也将叶集区人民医院等5家医疗机构纳入固始县定点医院,固始县参保人员在上述医院就医时执行参保地报销政策。“这是我们一直积极争取努力得来的结果,只有积极推进公共服务一体化,老百姓才能真正感受到同城带来的实惠。”

  据了解,两地融通交通网络,开通叶集区至固始陈淋子镇省际公交。加快推进G632史河大桥及连接线工程、S437叶集三元至固始黎集段项目前期工作。共享两地教育资源,深入对方学校开展招生宣传,今年叶集明强学校招收固始籍学生270人左右,占在校学生总数的10%以上。共享两地医疗资源,积极探索居民医保同城化结算,双方各选择5家医疗机构纳入对方医保定点管理。政务服务事项跨省通办,梳理出190条“互通互办”事项清单,涵盖人社、医保、市监等12家单位。

  史河悠悠,车轮滚滚,作为较早一批改革开放试验区,敢闯敢干敢为人先的叶集人,发扬平岗切岭精神,继续开拓进取,永葆奋勇争先之势,阔步迈进新征程。(记者 徐缓 宋金婷)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打印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