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招棋准满盘活——舒城县棠树乡强化源头治理实现“矛盾不上交”
金秋时节,对农民来说,乃是一年中最为忙碌的收获季节。然而,舒城县棠树乡烽西村村民方某却两次出现在村里的“百姓评理说事点”,且两次皆因水稻收割引发纠纷,不过他在这两起纠纷中的“角色”各异。
9月24日,方某充当“原告”,村民郭某雇佣的收割机不慎误割了他种植的100多平方米水稻;9月26日,方某又变为“被告”,其请来的机手在作业时意外收割了村民汪某种植的水稻。
“在‘说事点’里聊一聊,很快便心平气和地把问题解决了。”这两起纠纷均在该村民兵营长卜新生的主持下得以现场化解。卜新生表示:“过去群众遇到这类事情不知向谁诉说,如今不仅有地方倾诉,事情也有人管,大部分矛盾纠纷都能及时得到化解。”
烽西村的变化是棠树乡深化源头治理,推进“无越级访”乡镇建设带来的新气象。近年来,棠树乡坚持和发展“枫桥经验”,通过设立“百姓评理说事点”、建立隐患排查化解网络、探索实施“三色”管理,下好源头治理“关键棋”,走活信访工作“一盘棋”,连续三年实现“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乡,矛盾不上交”。
设立“说事点”,为民解忧“零距离”
让群众“话有地方说,苦有地方诉”,切实将问题解决在群众“家门口”,把矛盾纠纷化解在萌芽状态……2022年以来,棠树乡积极推进“百姓评理说事点”建设。截至目前,全乡已建成17个“百姓评理说事点”。
在“百姓评理说事点”驻点人员选聘上,该乡注重发挥普法志愿者、法律明白人、村居法律顾问作用,各村均组建了30人以上的调解队伍,其中包括村民小组长、党小组长、老党员、老村干、老教师、热心群众。
分布在各村村部或集贸市场、商店超市、活动广场等群众聚集地的17个“百姓评理说事点”,自投入使用以来,成了信访关口前移的有效载体,成为群众表达诉求、解决问题的重要渠道,源头受理并化解各类矛盾纠纷500余件。
提及设在西塘菜市场的“百姓评理说事点”,西塘村村民刘大姐说:“真是方便了我们老百姓,遇到困难不用再专门跑一趟了,买菜时就能顺道反映。”在她看来,“百姓评理说事点”切实打通了“最后一公里”,实现了为民解忧“零距离”。
摸排“隐患点”,纠纷化解在“萌芽”
“多亏了乡里,帮我们家的这件烦心事圆满解决了,我们由衷地感谢!”前不久,棠树乡窑墩村村民程某专程给该乡综治中心送来了一面绣着“心系群众暖人心”等字样的锦旗。
事情要从2023年说起,程某的爷爷在一次交通事故中受伤后卧床不起,半年后离世。程某家人认为,爷爷的死与交通事故存在因果关系,便与父亲一起到法院起诉,但因缺乏关键证据,法院不予立案。后该县公安机关出面,帮助协调涉事方投保的保险公司,但双方对赔偿金额无法达成一致意见。
眼看问题迟迟未解决,程某父子萌生了上访念头。网格员郭德山在走访中敏锐地察觉到了这一信息,立即向村、乡两级汇报。乡村干部从“情”字入手暖心疏导,从“理”字入手耐心沟通,再从“法”字入手细心释法,最终程家父子接受了调解方案。这样一起信访隐患被及时化解在萌芽状态。
为推动信访隐患化解在早、处置在小,棠树乡结合实际,建立信访隐患排查化解工作网络。“全乡16个村划分为267个网格,由村干部任网格长,村民组长、党小组长和党员代表任网格员,全乡共有534名网格员,承担矛盾纠纷排查调处职责。”棠树乡综治办主任卜移娟介绍说,一旦发现隐患苗头,他们将第一时间上报并落实稳控措施,确保打好矛盾隐患化解“主动仗”。
堵住“外溢点”,“三色”管理提质效
为深化矛盾纠纷源头治理,防范矛盾纠纷“外溢上行”,该镇还探索实施“三色”管理模式,根据矛盾纠纷的性质、调解难易程度、社会影响等因素,将矛盾纠纷划分为红、黄、蓝三个等级,实行差别化管理,着力提升矛盾纠纷化解实效。
“对事态较为严重、容易激化升级的矛盾纠纷纳入红色管理,村级已调处较好、基本得到稳控的纳入蓝色管理,一般性暂时还未化解的纳入黄色管理。”卜移娟介绍说,该乡每月召开专题会议对矛盾纠纷进行分析研判定级,紧接着上下联动落实针对性化解措施,办理全过程实行“调处——审核——评价——回访”闭环管理,确保矛盾纠纷“不上行不外溢”。
2023年,因育秧工厂供应秧苗误了农时导致收成减产,墩塘村种粮大户方某愤懑不平,后又因赔偿款难以达成一致,方某心中不满加剧准备上访。因涉及农业生产和农户切身利益,该乡将事件纳入红色管理,由该乡主要负责人直接负责。在仔细核算方某种植成本的基础上,召集双方多次面对面协商,今年8月,双方达成和解协议,由育秧工厂赔偿7.5万元。事后回访时,方某表示对处理结果很满意。
深化源头治理是做好信访工作的治本之策。记者了解到,近年来,该乡还通过推进“道德银行”积分制、开展“我推荐、我评议身边好人”活动、打造“瓜田丝语”议事会品牌等途径,凝聚以自治为基础、德治为指引、法治为保障的合力,进一步强化信访源头治理,形成“群众的事群众管,群众的矛盾村内解决”的良好风尚。(记者 储勇 黄雪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