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寨县斑竹园镇产业发展成效初显,托起农民致富梦
近年来,斑竹园镇将产业发展作为脱贫攻坚的重头戏、主战场,牢牢压紧“产业发展”这根“弦”,吹响产业扶贫号角,让贫困户增收有门路,村集体经济壮大有基础,托起农民致富梦。
阵地建设,提升脱贫攻坚战斗力。斑竹园镇抢抓机遇,加大投入,建设扶贫基地,变“输血”为“造血”。投入118万元建成长岭关村中药材服务中心,推动中药材种植销售一体化。整合扶贫资金并配套共计700余万元,流转土地近180亩,建设扶贫大棚239个(其中蔬菜大棚201个、食用菌大棚38个),完善配套沟、路、井、房等相关辅助设施,引导村民大力发展“大棚经济”,让扶贫大棚变成群众的“小康棚”。金山村猕猴桃种植基地配套资金51万元,种植300亩,年产值达280万元,打造名副其实的“金山”。为了持续推进中药材等产业发展,该镇还组建一支业务素质高、行动执行力强的生态种植服务队,他们对全镇的种植品种进行深度研究,并常年深入田间地头对产业进行指导,排查病虫害等隐患,全面掌握产业的发展现状、需求和存在困难,为产业持续兴旺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因地制宜,谋划产业发展新篇章。斑竹园镇地处金寨县西南边陲,位于鄂、皖两省交界处的历史名关—长岭关脚下,地理位置优越,但是一直缺少支柱型产业,没有可以递出去的“名片”。为此,该镇分村分片谋划,目前已经形成“一村一品、一村一特色”的产业发展局面:长岭关、沙堰村的特色中药材,漆店的黑毛猪,金山的猕猴桃,万何的蚕桑,王氏祠、小河的食用菌,街道的养鸡等等,产业多元且初具规模。万河村、漆店村、街道、王氏祠村被评为特色种养业达标村、长岭关村被评为“一村一品”达标村。
头雁带领,注入增收“源头活水”。在斑竹园镇有这样一批人,他们发挥领头雁的作用,带领群众增收致富。长岭关村土生金家庭农场的种植大户罗先平以土地流转带动方式,按照500元/亩的流转价格,与贫困户签订长期土地流转合同,以务工带动方式在中药材种植、维护、采摘、加工、销售等环节带动贫困户52人,涉及沙堰、漆店、长岭关三个村,共发放务工工资月32万元,让贫困户实现稳定增收。和兴养猪合作社漆晓稳共带动117户贫困户养殖黑毛猪,预计每户增收3000元左右。特别是2019年,小河村的姜兴贵在小河、王氏祠村发展羊肚菌产业,前景可观,预计年产值300万元。斑竹园镇“筑巢引凤、聚才引智”打造人才高地,像罗先平、漆晓稳、江兴贵这样的带头人还有很多,新鲜血液也在不断涌现,通过致富能手带动,贫困群众从“扶着走”实现了“跟着跑”。(姚一林)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