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福邻里”,温暖群众心窝
近年来,叶集区通过打造“幸福邻里”新时代文明实践综合体,努力提供便捷可及、优质普惠的公共服务,该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点已经成为连接党和群众的桥梁,构筑起和谐邻里关系,提升了群众的幸福感和归属感。
全域布局,建设高标准“留住人”
该区以“邻里”为主体,以“实践站”为载体,全力打造“幸福邻里”新时代文明实践综合体。为此,该区首先按照“中心、所、站、点”四级体系架构,建成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1个、所6个、站77个、实践点34个。其次,以满足群众多元化需求为导向,整合服务阵地,在城乡基层探索“一站三中心”(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党群服务中心、老年活动中心、少儿抚育中心)一体化载体,既便于办事,又便于休闲。此外,利用小区物业用房、小区架空层、闲置校舍等空间,创新设置VR体验、老年茶馆、戏曲室、国学室等多功能区域,嵌入理发、裁剪、家电维修、洗衣、修鞋等满足群众需求的便民服务项目,成为邻里幸福生活的共同体。
全力引导,聚焦新风尚“涵育人”
为了夯实乡风文明建设工程,挖掘区域文化资源,扩大红色文化的传播力、影响力,芮祠新村成立“红白理事会”“网格议事会”,通过主题活动,让群众在参与中接受教育、主动践行。一些社区从实际出发,整合老年食堂、工会驿站等项目资金,将村内老旧礼堂、废弃校舍修缮为“新风堂”,打造成老百姓的“会客厅”,让群众办宴席有场地,与当地农家乐餐饮服务单位合作,为群众节省支出,同时,与承办酒席人员签订节约粮食承诺书,杜绝餐饮浪费。
同时充分发挥“村民议事会”“红白理事会”等村民自治组织作用,明确新风堂服务项目收费标准、酒席规模、礼金规格。新风堂已承办村民红白事6场、50桌,为村民节省办理酒席资金逾12万元。
全面贴近,体现特色化“温暖人”
为了更好地发挥牵头作用,该区整合多方资源,成立理论宣讲、教育关爱、文体惠民、科技普及、卫生健康、普法用法、文明风尚、生态环保、青年服务九大服务组织,推动优质资源下沉基层。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联合文化馆挖掘特色项目,打造“艺学堂夜校”公益项目,开启“夜间模式”。洪集镇大桥村新时代文明实践点,开设“周末哈哈笑”剧场,开启老年人周末无眠“晨间模式”。平岗街道朱畈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结合工业园区用工需求,开启企民双向服务“说媒模式”。史河街道柳林社区开设青少年儿童周末托管,开启“假期模式”。通过“N+”模式,让城乡基层文明实践动起来、实起来、热起来。
叶集基层文明实践,做强红色堡垒,党组织战斗力不断增强。通过推动城市小区党支部全覆盖,优选党支部书记,建立党员“亮身份”机制。同时,利用公共部位建设小区“居民之家”,推动党支部和业委会实体化运行,已建成14个“居民之家”。
全程把控,激发参与度“吸引人”
该区延伸“时间+空间”服务,文明实践中心、所、站围绕农村和城区不同群体对文明实践的需求,结合居民作息规律,主动开启“8+N”小时便民服务,向晨间和夜间拓展延伸,更大范围、更广领域、更优品质推进新时代文明实践。创新建立积分制,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平台,将周边汽车美容、洗浴休闲、大型商超、早教机构、老年食堂等便民服务商铺同步纳入积分兑换管理,实行“一卡通”兑换,为辖区党员、群众等提供积分换服务、积分换物品等,激发群众参与文明实践的积极性、主动性。截至目前,全区共兑现积分119万分,折合人民币120余万元,兑现一次性免费健康体检约800人、全年免费乘坐公交约2400人,“积分贷”授信96户,授信总额1525万元。
值得一提的是,叶集幸福邻里做到了收支动态平衡,实现可持续发展。幸福邻里功能室全部免费对外开放,专业服务类功能室实行租赁经营、托管运营,资产收益全部用于阵地建设和日常运维。截至目前,通过租赁、托管等合作模式实现收入40余万元,为幸福邻里可持续运营提供源头活水。(李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