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六安新闻>社会新闻>详细内容

禄禄仔意外死亡 呵护“熊孩子”需从细处着手

编辑:汤晓雪 来源:科技日报 浏览次数: 发布时间:2020-04-17 09:53:49 【字体:

  近日,中国大熊猫保护研究中心官方微博发布消息称,熊猫中心神树坪基地大熊猫幼崽禄禄仔,因丰容吊球绳缠绕颈部窒息死亡。噩耗被确认后引发各界广泛讨论。

  “禄禄仔的意外死亡具有一定的偶然性,其暴露出的问题不是单一的,而是多方面的。”西华师范大学西南野生动植物资源保护与利用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教授康迪认为,“但个案虽是个案,易危的熊猫却容不下这种偶然。有必要把禄禄仔的死亡当做一次全面的教训,分析总结存在的各种问题,形成调查分析报告,从而作用于管理制度和措施的改良。”

  “熊孩子”不老实 玩具配置须得当

  “大熊猫每天除去一半进食的时间,多数是在睡梦中度过。看似慵懒,却个个都是活泼好动的‘熊孩子’,笨重的身体丝毫不影响它们灵活的行动。正是这一特点给大熊猫的生存带来了一定的风险——上下爬蹿容易造成跌打损伤,缠扯、啃咬玩具对熊猫的皮毛、胃肠都有一定的不良影响。”康迪介绍说。

  据康迪介绍,大熊猫钟爱的玩具为数不少,最常见的便是丰容装置,该装置可以丰富动物的日常生活内容,里面模拟野外环境,提供遮蔽、游戏功能,刺激动物的觅食、防御本能,让群居动物保持一定的群体规模,对改善动物圈养环境,提高动物福利有帮助。除了熊猫基地,不少动物园也会放有丰容吊球以供大熊猫玩耍,而这却偏偏成了禄禄仔窒息死亡的直接致命因素。

  “然而,这并不意味着我们要把吊球等丰容装置‘一棍子打死’。”康迪打比方说,“玻璃球是很多人儿时最常见的玩具,在进行正常的游戏活动时鲜有安全风险。但也曾有儿童误吞玻璃球险些酿成悲剧的案例。可见,玩具本身并没有对错之分,丰容装置本身也并不含‘杀伤性成分’,但我们需要思考的是,把什么样的装置配置给什么样的动物、并辅以怎样的看护手段,才能切实保障动物的安全。”

  动物娱乐设施的配置往往需要依据这些要素——动物自身的行为特点与喜好、活动空间的大小、设施的质量与安全性能等。“对于大熊猫而言,一些带有绳索、锐利部位、位置过高的丰容装置都潜藏着安全风险,一旦投入使用,就需要管理员‘不错眼珠’地看护。”康迪建议,“绳索类丰容装置可能更适合用于攀禽或灵长类动物场馆,这类动物具有更好的攀援能力和危险意识。而少有天敌的大熊猫更适合外形较粗、较大的娱乐设施,如较低矮的树木、球类、松软的物体以及浅水池等。”

  关注信息反馈 实时看护不容有失

  有媒体报道称,禄禄仔所在基地的巡逻人员曾表示,“头天下午五点爬上去休息,第二天早上八九点才下来,一直是有的”“应该是觉得它在上面休息”……

  “多数动物特别是野生动物的活动规律并非一成不变,它们不比人类具有‘朝九晚五’之类的意识。对于大熊猫的作息,我们要多一些‘去看看’,少一些‘我觉得’。”康迪说。

  据悉,该园区采取24小时直播模式,供大众参观。在直播期间就有网友发现问题,并在直播平台下方留言提醒;还有网友发微博称,凌晨看直播时发现禄禄仔挂了好久一动不动,从大熊猫幼崽出事到被发现,经历了七个小时。

  “如今,不少动物园、野生动物基地都采用线上直播的方式让广大网友了解动物们的日常生活。这本是极好的动物知识传播方式,但相关的互动机制也要跟得上,确保不错过观众的紧急反馈。”康迪认为,除了提高管理水平,工作人员的责任意识也是动物保护质量的一大关键。此外,看护熊猫不仅仅需要爱心与细心,更需要技术手段的不断升级。

  例如,各大熊猫基地要充分利用信息技术加强对大熊猫的全方位监测,对反常行为及时自动预警,并与网友保持充分的互动、沟通,确保信息交流畅通无阻,及时反馈网友的提醒、建议等,构建内外一体化的防控监测体系。

  其实,在禄禄仔之前,也曾发生过大熊猫意外死亡事件。

  2010年,我国租借给日本的大熊猫兴兴,在麻醉取精恢复过程中发生呕吐,呕吐物误入胃内导致窒息死亡。事后,日本神户市按照合约向中国赔偿50万美元;2007年,中国赠予德国的大熊猫嫣嫣,因肠梗阻死亡。事后有德媒指责柏林动物园管理不善,甚至有游客喂嫣嫣烈性酒。

  今年3月,中国大熊猫保护研究中心曾发文要求各熊猫基地全面巡查,构建饲养员、兽医、科研人员联防联动防控监测体系。该监测体系若要有效发挥作用,还需要多方继续努力。

  相关链接

  智能识别技术助力野生大熊猫实时监测

  “在同一个地点,两天时间内我们结合大熊猫栖息地空间数据动态监测画面,辨认出了3只不同的野生大熊猫。”甘肃白水江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大熊猫管理办公室主任何礼文表示,经过近半年的优化,野生大熊猫实时监测与智能识别技术迎来新突破。

  何礼文介绍,野生大熊猫的野外监测以前全靠人工完成,难度大、周期长、耗时久、效率低。“大熊猫栖息地空间数据动态监测系统自去年年底投入使用以来,我们持续用大量视频和照片对其进行优化训练,目前该系统识别大熊猫、金丝猴、羚牛等10余种重点保护野生动物的准确率达95%以上。”

  大熊猫是森林里的“独行侠”,它们喜欢独来独往,互不侵犯领地。何礼文说,野生大熊猫的领地一般相对固定,这次能够在同一区域发现不同个体,说明大熊猫已经进入发情期,开始到处行走寻找配偶了。

  识别出大熊猫,系统就会自动提示并跟踪监测,十分方便。野生大熊猫实时监测与智能识别技术的发展进步很大程度上降低了人力成本,使保护区管理局的工作人员可以投入更多精力去研究野生大熊猫的分布情况,为其监测保护工作保驾护航。据了解,截至目前,运用该系统,保护区管理局已收集到几十段野生大熊猫的活动画面。

  野生大熊猫实时监测与智能识别技术的进步不仅减少了对保护区的人为干扰,同时也拉近了野生大熊猫与外界的距离。“下一阶段的目标是通过该系统采集大量不同野生大熊猫个体的监测数据,建立个体模型,最终实现对野生大熊猫个体的自动智能识别。”何礼文说。(记者 马 莎)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打印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