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外地扫墓返京须居家隔离”合理合法
今日社评
“外地扫墓返京须居家隔离”合理合法
重内容而轻形式,使清明节保持了千百年的传统。虽然一些北京市民取消了实地祭扫的计划,有些市民取消了去外地祭扫的安排,也会有一些市民外地祭扫回京后要居家隔离14天,但人们仍然能深切而文明地表达对逝去亲人的怀念和哀思,完成有内涵、有意义的祭扫。我们所做的这些准备工作和管理服务工作都是值得的。
近期,部分市民对清明期间去外地扫墓返京后执行什么政策比较关心。北京市政府副秘书长陈蓓4月1日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新闻发布会上介绍,鉴于北京疫情防控仍然面临着严峻复杂的局面,面临着“外防输入、内防反弹”双重压力,清明期间出京扫墓返回以后,相关人员必须居家隔离14天。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每到清明,人们都会通过扫墓、献花等多种形式慎终追远、行孝敬哀,寄托对祖先的缅怀和哀思。今年清明节,正值举国上下抗击疫情、加快复工复产的关键时期,如果清明祭扫出现人员大量聚集,一旦发生疫情传播,不仅传播面更广,而且难以溯源和控制。此外,扫墓时大量燃放鞭炮和燃烧纸钱,空气质量变差,人体对呼吸道疾病的抵抗力降低,也不利于控制疫情。所以,各地都大力提倡清明祭祀实行网上祭扫、鲜花祭扫或请人代祭等方式进行,严防因祭扫出现和加剧疫情传播。
从表面上看,去外地扫墓返京后必须居家隔离14天,这个“代价”可谓不小。做出这个规定,是为了加大疫情防控力度,切实做好“外防输入、内防反弹”这项重中之重的工作,是合情合理、合规合法之举。为避免去外地祭扫感染疫情的风险,以及避免返京后居家隔离带来的不便,市民最好取消出京祭扫,改用网上祭扫或请外地祭扫点代为祭扫等方式。如果实在不能取消出京祭扫,回京后必须严格执行居家隔离14天的规定,付出这个“代价”是没得商量的。
清明祭扫的最大意义是代际情感传递,外在的形式只在其次,内心的怀念与哀思才是对逝者的最好纪念。翻阅中华传统典籍,民间清明祭扫鲜有盛大场面,多是清风拂柳、细雨轻烟的清冷场境。无论是“佳节清明桃李笑,野田荒冢只生愁”,还是“素衣莫起风尘叹,犹及清明可到家”,众多以清明为主题的诗词,无不清淡素雅,少见喧闹铺陈。古人没有互联网和“代人扫墓”,但凭栏远眺遥祭先祖,也是怀念逝者的常见形式。
重内容而轻形式,使清明节保持了千百年的传统,今天我们应当继续发扬光大。特别是目前“外防输入、内防反弹”形势依然严峻,更当以严防因祭扫出现和加剧疫情传播为第一要务。为此,北京市民政局有关负责人4月2日在北京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新闻发布会上向市民倡议,倡导家庭追思、网络祭扫绿色清明新风,倡导转变传统祭扫习俗,推行“理性追思,文明祭扫”理念,通过开展家庭追思、书写寄语等方式缅怀故人,树立文明祭扫新风尚。
建议市民今年清明节暂缓出京祭扫,祭扫回京后必须严格执行居家隔离14天的规定,倡导家庭追思、网络祭扫绿色清明新风尚,这些主要是对市民提出的规范要求和文明倡导,定能得到市民的广泛支持和积极响应。相应地,这些也对有关职能部门和服务机构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据介绍,目前北京市68个规模较大的祭扫点网上已预约代为祭扫共7063次;为满足海外华侨华人的祭扫需求,“北京统战”官方微信公众号上已推送清明祭扫服务专刊,提供代为祭扫和网上祭扫服务预约;严格执行“隔离未满14天不得预约”规定,提前对预约人员筛查并短信提醒,不符合条件不能到现场祭扫,等等。
今年清明节,虽然许多北京市民取消了实地祭扫的计划,有些北京市民取消了去外地祭扫的安排,也会有一些市民外地祭扫回京后要居家隔离14天,但人们仍然能深切而文明地表达对逝去亲人的怀念和哀思,完成有内涵、有意义的祭扫。所以,我们所做的这些准备工作和管理服务工作都是值得的。
北青报特约评论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