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店老板的疫情账:损失至少500万,仍考虑融资收房
【民生视点】一位酒店老板的“疫情账”
阅读提示
受疫情影响,住宿业受损严重。业内预计,行业将加速洗牌与迭代。为准备迎接变革及疫情后市场反弹,有酒店老板亏损500万元,仍计划融资收房。
“刚刚跟一个朋友通了个电话,朋友说我还能笑得出来,说明我没事。”在福州五里亭附近一家商务酒店办公室,说起疫情发生以来名下的酒店经营惨淡时,陈先生依然谈笑风生。因为在他看来,这样的危机也是商机,熬过了寒冬,肯定将迎来春天。
受疫情影响,今年我国住宿业非但没能迎来“开门红”,反而成为“重灾区”,行业几乎按下了暂停键。陈先生认为,疫情造成了巨大的损失,但也将倒逼产业结构的调整,促进行业的发展和变革,作为从业者,得趁现在做好准备。
釜底抽薪
“这段时间以来,至少损失500万元吧!”谈起损失,陈先生坦言,“我自有或参股的商务酒店有20多家,以往一两家店亏本也属正常,可以用赢利的店去补这个亏损。而这一次相当于釜底抽薪,颗粒无收。”
中国饭店协会发布的《疫情对全国酒店市场的影响分析报告》显示,从参与调查的全国5000家酒店来看,春节期间,疫情造成酒店营业收入平均损失67.81%,其中89.88%的酒店营业收入的损失高于平均值。
“虽然没有关门停业,但跟停业差不多了。我们现在所处的这家商务酒店共有80多个客房,但近两个月来入住率不到10%,有几个门店甚至零入住。”陈先生说。
没有人住,没有收入,但酒店每天的运营开支还是一样的。房租、工资、水电、网络费等支出一点没少。业内人士告诉记者,一家100间客房左右的酒店,开业一天的成本近10万元,有些规模大的酒店一天的总成本可达50万元左右。
“今年原本有家酒店要装修,80间客房,大约花1000万元。本计划从各个门店每天收入中抽资金作为装修款,现在这条路走不通了,先不装修了。”陈先生表示,这个时候,把握现金流最关键。
洗牌加速
“近期我有一家酒店要开业,有朋友劝我暂缓,但我觉得比以往更好的商机来了。”陈先生坚信,疫情影响必将加速行业洗牌,抓住时机就有望做大做强。为此,他一直在抓紧收房,扩大房源。
据了解,陈先生所投资的酒店基本是100间左右客房的商务型酒店,以品牌加盟店为主。“资金以自有为主,船小好调头,而且连锁品牌店有一套成熟的管理标准。”陈先生认为,从整个行业来看,这种经营方式抗风险能力比较强。
这几天,陈先生正在跟朋友商量融资,收购一些撑不下去的酒店。“行业圈子中,还是有悲观情绪。一些人可能会因为资金问题低价转让,特别是那些抗风险能力弱的单体酒店。”
中国饭店协会调查发现,面对疫情,国际品牌酒店和国内连锁品牌酒店凭借成熟的运营经验,以及在遇到突发事件时强大的人力、技术和标准化作业程序的支撑,抗风险能力明显增强;相比之下,单体酒店体量较小,客群不稳定,抗风险能力差,在疫情中受到的影响较大。
业内人士认为,疫情将加速行业的洗牌与迭代,竞争力弱的门店将倒闭。与此同时,行业将更加注重智能化和多元化发展。目前我国78%以上的酒店都是单体酒店,这些酒店是未来升级转型的重点。
做好“加减法”
目前,酒店住宿行业纷纷自救,网络预售成为重要手段。有企业在2月中旬就采取了预售的方式,通过12天的预售,卖出了6000多间房。还有的企业预售产品,上线4小时就销售一空,不得不考虑适当收紧推广力度。
“网络渠道肯定是发展方向,但也只是一个方面。网上订完房后,最终还是落在实体的客房上。”陈先生认为,在加快“触网”的同时,行业更重要的是练好内功。“今后,提升消费者的体验感是最重要的方面,渠道的拓展应该有高质量产品与服务作保证。”
据了解,目前酒店住宿业已到了与产业链上下游、行业协会、社会机构一起守望相助、恢复生产、重振市场信心的关键时期。业界认为,疫情结束后,旅游市场将会迎来一阵“爆发期”。
有调查数据显示,旅游、餐饮和娱乐等行业,疫情后消费反弹潜力巨大。住宿平台爱彼迎的数据也表明,今年“五一”小长假的房源搜索量已经较去年同期增长了2.5倍。
与此同时,各地各部门纷纷出台相关措施,通过项目补助、贷款贴息等方式予以倾斜支持。陈先生相信,随着疫情的缓解以及各项措施的落实,行业将“春回大地”。(记者 吴铎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