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节“相遇” 2022年中秋小长假盘点
从中秋节与教师节“相遇”,到首个“太空中秋节”;从四川抗震救灾、重建家园,到各行各业劳动者坚守岗位……党的二十大即将胜利召开之际,人们在中秋佳节,深切体味团圆思念与家国情怀。
特别中秋:双节“相遇”、太空“赏月”、重建家园
今年的中秋节,“十五的月亮十五圆”,在朋友圈晒又大又圆的明月美景,成为很多人庆祝中秋的特别仪式。
一头连着思念,一头连着感恩。今年的中秋节恰逢我国第38个教师节,这也是自1985年设立以来,教师节首次与中秋节重合。
教育部教师工作司、中国教师发展基金会联合发起“为教师亮灯”公益活动,点亮万千灯火,致敬人民教师。不少地方以夜色为布,以灯光作笔,向辛勤的园丁致敬。
10日晚,武汉长江灯光秀“上新”中秋节、教师节主题,皓月与灯光交相辉映,绘就五彩斑斓的月圆画卷。在浙江嘉兴、内蒙古呼伦贝尔等地,城市地标也为教师点亮灯光。在社交媒体上,人们纷纷晒出与老师的合照,写下对恩师的感激。
此外,“天宫望月”成为今年中秋的一大亮点。10日,神舟十四号航天员乘组在中国空间站,度过首个“太空中秋节”。三名航天员通过视频,向全球华人送上中秋祝福。
9月10日,在泸定二中临时安置点的“帐篷课堂”里,孩子们用橡皮泥制作创意“月饼”。新华社记者 沈伯韩 摄
与此同时,四川泸定地震灾区群众令全国人民牵挂。10日,连日下雨的甘孜州泸定县磨西镇终于放晴。工作人员将月饼送到安置点,老师为孩子们准备了中秋主题活动;在泸定二中临时安置点的“帐篷课堂”,孩子们捏出彩色的“月饼”。“无论如何,月饼还是要吃,日子还要过,还要继续重建家园。”一位村民说。
消费:理性、健康、绿色为关键词
中秋节前夕,市场监管总局召开新闻发布会,对治理过度包装和“天价”月饼提出实招。根据此前多部委发布的相关公告,500元以上的盒装月饼被重点监管。
记者从国家发展改革委了解到,今年月饼市场运行总体良好,呈现出“价格更亲民、包装更简约、口味更丰富”的新气象:高价月饼大幅减少,单价200元以内的盒装月饼成为消费主流;月饼包装普遍“瘦身”,豪华包装情况明显减少。
在各电商购物平台,环保包装的月饼礼盒、主打健康的产品备受青睐。部分餐饮企业推出一系列轻包装、重创意的月饼。有商家使用环保型纸板、可循环纸浆制作包装,传递绿色消费理念。
一些老字号以少糖少油为卖点,制作低糖月饼,不仅在老年群体里受欢迎,也受到年轻人的青睐,销量持续走高。
出游:本地游周边游为主,夜间游火热
9月8日,国家卫生健康委疾控局副局长吴良有表示,我国将坚持科学精准从严从紧做好疫情防控,在全面落实第九版防控方案的基础上,强化优化一系列防控政策措施,包括倡导广大群众在本地过节、重点场所和机构查验有效核酸检测阴性证明、减少不必要的聚集性活动。“居家过中秋”“非必要不外出”……多地也发出就地过节的倡议。
交通运输部数据显示,10日全国公路客运预计发送旅客1750万人次,全国水路预计发送旅客52万人次。中国国家铁路集团有限公司的数据显示,自9月9日至12日,预计全国铁路日均发送旅客556万人次。
“早上出城堵,晚上进城堵”在部分城市成为假期出行常态,进出城道路潮汐式车流现象较为明显。与此同时,一些市民也选择在市区内度假,不少城市市内商圈拥堵,交通压力增长明显。
文化和旅游部及各大在线旅游系统数据显示,今年中秋假期,以家庭为单位出游的用户占较大比例,近郊游、周边游、微度假、短途游为假期旅游市场主导方向。
9月11日,游人在云南省丽江市古城区开南街道的向日葵花海里游玩。新华社发(赵庆祖摄)
9月12日,某商业平台发布的中秋小长假旅游消费盘点指出,在低风险地区,本地游及周边游较为活跃,本地酒店订单量较上月同期增长52%。在本地游带动下,不少年轻消费者选择带家人和孩子在酒店过节。
此外,夜间旅游消费成为亮点。文化和旅游部先后推出两批国家级夜间文化和旅游消费集聚区。中秋节期间,夜间演艺演出、光影秀、赏灯祈福等项目受热捧。
多个平台数据显示,中秋夜游相关产品预订量较端午明显增长。不少航空公司也推出“赏月航班”,带乘客“追云逐月”。中秋节当天,全国计划执行的赏月航班为1607个,中秋当日夜间航班搜索量和预订量都实现双位数增长。
文化:电影市场回暖,中秋晚会唱响家国情怀
上半年,国内电影市场票房在疫情冲击下受到影响。6月以来,电影市场逐渐回暖。
中秋节期间,12部新电影陆续上映,竞争激烈。今年的中秋档新片覆盖喜剧、家庭、爱情等题材,为观众带来更多元的观影选择。
有关数据显示,截至9月12日,中秋档票房已突破3亿元。同时,中国电影市场2022年度总票房已突破250亿元。
近期,一些城市的电影院陆续开放。国家电影局也推出一系列电影消费促进措施。业内人士认为,一些影片的优异表现及更多供给将为电影市场恢复带来契机。也有不少业内人士更为期待国庆档的表现,“热度有望进一步延续”。
“共赴秋晚,同享团圆”。另一热度颇高的话题是2022年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中秋晚会。三个篇章围绕中秋佳节的“月文化”设题,既有悠久的节日习俗,也有浓郁的乡愁思念,更有暖暖的家国情怀。(记者舒静、王雨萧、叶昊鸣、樊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