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故事”在山西的探索与实践
山西黄河流域历史文化底蕴深厚、革命文物和红色文化遗产极为丰富、民俗民间文化资源异彩纷呈、旅游资源富集、特色浓郁,是中华文化展示、弘扬的重要承载地。对此,如何通过保护好、传承好、弘扬好黄河文化,实现文旅深度融合,就成为山西近年来推进黄河文化旅游带高质量发展的一个重要命题。
山西省地处黄河中游,黄河流经忻州、吕梁、临汾、运城4市19县,共965公里。目前,山西黄河流域共有A级景区193家,黄河沿线4市具有开发前景的旅游资源地约有140多处。
基于丰富的文化和旅游资源,以及建设黄河文化旅游带得天独厚的条件,山西按照黄河流域的文化特征和地理分布,欲打造黄河文化保护传承廊道、汾河—涑水河流域高质量发展廊道、沁河流域农耕—手工业文化保护传承廊道三条黄河文化旅游带,将古渡古镇商贸文化、黄河水利文化、独具东方特色的沁河古堡群等串联起来。
围绕上述三条文化旅游带,山西以文旅融合发展为核心开展了一系列实践。
记者20日从山西省文化和旅游厅获悉,以黄河流域为主干,山西相继出台《山西省黄河板块旅游发展总体规划》等一系列政策规划,为黄河文化保护、传承、弘扬提供有力的法规保障;并不断创新非遗保护模式路径,首创并大力实施“乡村文化记忆工程”,推动山西全省黄河流域区域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
近年来,山西围绕黄河文化题材的精品文艺创作和活动不断,如舞蹈史诗《黄河》、交响组曲《黄河壁画》等,同时通过举办“山西旅游发展大会”“大河文明旅游论坛”等文化旅游节庆品牌活动,塑造黄河文化的“根”和“魂”。
一直以来,山西坚持文旅深度融合,发挥旅游载体作用,要把深植于黄河文化的晋商精神、太行精神、吕梁精神、右玉精神充分融入山西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建设和黄河旅游板块的锻造过程中。
在推动黄河流域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建设方面,山西自2016年以来,先后有2市18县(绝大部分地处黄河流域)被列入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单位,且在2019年山西获批成为全国第8个省级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单位。
在锻造黄河旅游板块方面,山西已于2018年开工建设“黄河一号”旅游公路,这条公路贯穿该省忻州、吕梁、临汾、运城四个市,串联老牛湾、西口古渡、壶口瀑布等60多个景区景点,同步设计了步道、观景点和慢行道,每条主线、支线上都有驿站和接待中心,方便游客观光旅游、住宿停车,实现“城景通,景景通”,变“旅游公路为公路旅游”。
然而,在推进黄河文化保护传承弘扬及旅游高质量发展期间,山西也遭遇挑战,如黄河文化内涵挖掘不够、适应黄河文化保护传承弘扬的高素质复合型人才匮乏、文旅融合发展缺乏龙头企业带动、沿黄地区经济发展基础薄弱等问题,一直制约着黄河文化资源保护和开发利用。
在机遇与挑战共存之际,山西当前正积极探索富有地域特色的山西黄河文化保护传承弘扬和黄河文化旅游带高质量发展路径,以期实现全域旅游示范区、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生态文化旅游示范区、文旅产业融合示范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文物保护利用示范区“六区”共建,互促互进,推动文化功能与旅游价值、文化业态与旅游业态、文化创新与旅游创新多方位、全链条深度融合。(完)
作者 刘小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