拖着伤腿,山村“义剪师”停不下来的“义剪路”
一位腿脚不便的老人,多年来带着一把小推剪,凭借一副热心肠,走进山西省阳城县大山深处,为山区留守老人和儿童义务理发。
她叫栗红连,是一位年近七旬的老人。1990年,一场车祸让她的腿部落下残疾,但她没有因此消沉,而是凭借手艺开起了理发店。一次偶然机会,她萌生了为老人义务理发的想法。此后,她拖着一条“病”腿,定期走进阳城县的多个村庄,为老人们义务理发。
东哄哄村、西哄哄村、佛堂沟村、人参埌村……那一个个在地图上费劲才能找到的小村庄,对她而言,就像回家一样熟悉。
凌晨5点的“义剪路”
上午,栗红连打算先去两个偏远村,再去一处养老院,路程不近,一早便要启程。车驶出阳城县城时,记者看表,还差几分钟到5点。循着弯弯绕绕的盘山路,车跑得飞快,一路上几乎没遇到几辆车。
新修的公路节省了不少时间。7点不到,我们到达了阳城县最偏远的一个村——董封乡人参埌村。山高路远,对村里老人们来说,有些看似平常的事就变得不方便,比如理发。
片刻,一位、两位……三四十位老人不约而同地从四面八方赶来村委会。有人已经在家洗了头发,头上还搭着块毛巾。大家在村委会的空地上依次排队,栗红连和一同前来的另外3名义工便开始忙活了。一个小时下来,手里一直没放下小推剪的栗红连额头已经开始冒汗。
理完发,老人们觉得轻松了许多,相继打开话匣子。张振学、赵尚锁等老人说,前些年栗红连没来的时候,头发长了,大家就互相拿着剃刀“瞎弄弄”。“理成啥算啥,哪还能讲究呢?”76岁的史琴赛说,村里老人理发就靠栗红连,隔些天不见,大家就盼着她来。“理一个发就是几分钟的事,但她能常年不间断地来,挺不容易。”
人参埌村支书王新锋告诉记者,老人们一开始不敢轻信,哪有剃头不要钱的?一度认为栗红连是走江湖的骗子。这些年下来,大家却都把她当亲人。人参埌村常住人口150多人,60岁以上老人就有80个。之前老人们头发太长时,他也不得不上手,但他只会推短头。过去,他常开着车,拉上老人们到外面去理发。“红连大姐做的事很小,却很能解决老人们的实际需要。”
栗红连心细,来村里一趟不容易,哪位老人生病没来,她心里都有数,总要上门到家里理发。每次忙活完,满村人唤她吃饭,她也不好意思拒绝。有时候东家吃一口,西家吃一口,结果最后把自己的肚子吃坏了。
老人们格外感动,不光是因为栗红连“上门服务”的有心,他们还注意到——栗红连和上了年纪的他们一样,腿脚都“不方便”。
她重新站了起来
栗红连的腿伤,还要从30多年前说起。
1990年,在阳城一所中学开理发店的栗红连遭遇车祸,拄上了双拐。病痛折磨、家庭变故一同袭来,让她一度失去了人生信心。
考虑到理发店暂时不能再开了,她就在学校对面卖起了冰棍。之前在学校理发时,遇上家境贫寒的学生,她常给“免单”,这一无意之举种下了爱的种子。
“当时一根冰棍是5分钱,学生们跑过来,给我放下1块钱、5毛钱,冰棍也不拿就跑了。当时孩子们一个月的生活费才三五块钱。”腿脚不便的栗红连,起身撵也撵不上。望着学生们跑开的背影,栗红连心里像打翻了五味瓶,有一种说不出的滋味。
这件事给了栗红连极大的信心和勇气。“连孩子们都有这种善心,知道帮助人,我也有了重新开始的念头。”
白天,栗红连不好意思当着很多人的面锻炼,到了晚上,她就一个人拄着双拐在打麦场锻炼。有一次,她试着放了一根拐,又慢慢放了另一根拐,结果脚下踩到了一块小石头,一下子摔倒,在地上躺了足足十几分钟。身边没有别人,她只好爬到墙角,扶着墙才慢慢站起来。就这样,她的腿伤慢慢恢复,逐渐把两根拐杖都扔了。
腿伤恢复以后,她就踏上了为山村留守老人、留守儿童义务理发的路。
几年后的一个清明节,栗红连骑着自行车在乡间匆忙赶路时,又遭遇了第二次车祸。这一次,一辆载着十几人的大型农用车把她撞飞了,车祸直接导致她的伤腿再次骨折。
在医院里,她专门给子女交代,不要找人家麻烦。本需要长期住院的她,却对农用车司机说,“我住得起,你们住不起”。3天后,她就从医院回到了家。听说栗红连没有要赔偿款,农用车车主所在的凤城镇老赵庄村不少人都跑来看望她。
受伤后的腿不能打弯,栗红连就在家里扶着两张床慢慢下蹲,进行康复锻炼。80度、90度……就这样慢慢蹲下去。一年多后,她从不能正常行走,到又能骑车了。
2008年,第三次车祸不期而遇。
这一回,一辆酒驾的摩托车把她“从路这边撞到了路那边”。车祸导致她40天不能下地行走,还折了4根脚趾头。肇事者是一名20出头的年轻人,他的母亲卧病在床,他的父亲跑来医院看望栗红连时,栗红连注意到,这个老人穿的袜子都是露脚后跟的。她拉住肇事年轻人的手嘱咐他:“这是撞到阿姨腿了,要是把阿姨头撞坏了,破了相,可怎么赔?以后骑车可慢点。”话音刚落,小伙子就哭了。
愿做一个会发光的人
在阳城县,越来越多的人受到栗红连的感染,加入了为山村老人义剪的队伍。
48岁的义工陈四平以前跑出租,跟着栗红连下乡次数多了,深受感染,后来主动请缨给她当起“司机”,还学会了理发。他告诉记者,义剪出发通常都很早,到了秋冬时节,山里经常会出现大雾天,能见度很低,可能就几米。冬天下了雪,原本一两个小时的路程需要跑好几个小时,十几公里长的坡稍有点雪就上不去,随时要防止侧翻,有几次眼看着有车栽进沟里。有的路段只有一条车道,去年路才拓宽。
“没接触到栗大姐的时候没感到什么,接触之后,觉得她做这件事确实不容易。”陈四平说,遇到不理解的人,栗红连一般不辩解。遇到说话难听的,他就会站出来,帮着栗大姐说话。
今年2月份,栗红连做了胆结石手术,在县医院住院。术后第二天,她接到县医院工作人员的电话,说是一位车祸的重症病人要做开颅手术需要理发。刚开始她派了儿媳妇去,谁知儿媳妇一去,看到病人头上十几道鲜血淋漓的口子,当场就吓得打了退堂鼓,硬是不敢上手。救人要紧,栗红连只好从医院四楼下到三楼自己上手。医院护士看到她穿着拖鞋、秋衣秋裤,才得知前一天她刚做了手术,都说:“你不要命啦?”栗红连笑吟吟地说:“没事呀,你看我这不是好好的?”
她对记者说:“我不去,病人就不能手术。病人需要我,我就得发挥价值。”
阳城县凤城敬老院院长卫小路、副院长原真荣等人告诉记者,2012年6月,栗红连带着人来敬老院义剪,他们原以为这是搞个活动就不来了,没想到此后义剪每个月一次,再没间断过。“栗大姐一诺千金,是养老院78位老人最欢迎的人之一。”
现在,栗红连组建了一支200多人的志愿者服务团队。她还在自己的理发店里传授理发手艺,她带过的140个徒弟中近一半都是残疾人。令她欣慰的是,有的徒弟开了店,能凭自己的手艺吃饭。
提起栗红连,45岁的阳城县企业家郑晓东连连竖起了大拇指。他对记者说,出钱简单,做事不易。“一年到头,栗大姐投入的时间、精力不是个小数字。”很多企业都给他们捐衣物、捐工具。
27岁的上官健斐称呼栗红连为“奶奶”。“奶奶”教他怎样做人,教他手艺。他说:“奶奶是一个很有爱心的人,不管对谁,都是很包容。”
2019年,栗红连光荣加入中国共产党。
闲不住的栗红连一天到晚不停歇。她有个小本子,专门用来安排下乡日程。她说:“助人很幸福,黄金都买不到。”
记者刘翔霄、柴婷、原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