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六安新闻>社会新闻>详细内容

“双减”下的研学热:别把研学当旅游

编辑:汤晓雪 来源:中国青年报 浏览次数: 发布时间:2021-09-29 10:11:07 【字体:

  近期国内新冠肺炎疫情零星散发,旅游业受影响明显,但研学类旅游产品却异军突起。携程旅行数据显示,今年暑期研学游人数同比增长超650%,亲子游订单中研学类产品订单占比近七成。随着“双减”政策落地,中小学生课外时间得到进一步解放。作为一种集研究性学习与旅行体验于一体的校外活动,研学旅行市场走俏迹象明显。与此同时,专业人士指出,国内研学旅行市场质量及服务标准还有待提高。(《工人日报》)

  2013年,国务院印发的《国民旅游休闲发展纲要》明确要求“逐步推行中小学生研学旅行”。此后,作为一项撬动素质教育改革的杠杆举措,研学旅行逐渐走入人们的视野。2016年,教育部等11部门联合颁发《关于推进中小学生研学旅行的意见》,要求各中小学要把研学旅行纳入教育教学计划,与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统筹考虑,促进研学旅行和学校课程的有机融合。至此,研学旅行由原先的“校外活动”上升到“校内课程”。

  研学是学校教育和校外教育衔接的一种创新形式,通过唤醒学生对不同文化和体验的意识与感受,帮助学生从新的角度看待世界。开展研学旅行,有利于促进书本知识和生活经验的深度融合。然而,在实际运作中,由于种种原因,大多数研学旅行淡化了教育性和实践性,几乎等同于春游、秋游及夏令营活动,使研学类旅游既少“研”,也不“学”。

  研学旅行重在“研学”,而不是旅行。研学是“研究性学习”的简称,是一种重问题解决和探究过程的开放式学习,说到底是一门实践的艺术。传统的学习观重在知识的输入与产出,追求知识的传授,而研学重在知识建构的过程,在这样的学习过程中,教学不再是解读教科书然后把知识传递给学生,而是为学生创设一个情境让学生以自己的理解方式去认知世界。

  目前的研学旅行大致采取两种方式,一种是由学校组织,在研学开展之前,由教师和学生确立研学主题,并让学生组成研究团队自主设计旅行路线、交通选择、食宿以及安全等问题,这种占极少数。第二种是由旅行社或研学旅游公司完全代替学校来设计路线和方略,并组织学生的研学旅行活动,这种占大多数。这就是说,研学旅行的效果如何,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研学旅行公司开发的产品质量以及活动实施的效果。然而,现实中旅行公司开发研学产品的人绝大多数是非教育类相关专业出身,因此导致研学产品缺少应有的教育意蕴。

  要让研学旅游回到教育的本位意义,教育管理部门应当制定相关政策,推进研学旅行的课程化,必须制订具体的研学旅行课程实施计划,以及课程的特征、性质、目标等,编写相应的课程标准,改变研学旅行随意性和无序状态。与此同时,还要结合不同年级学生的身心特点,把研学旅行课程总目标分解成年级阶段目标,设计与制订实施方案,做到各阶段研学旅行目标内容与组织实施相互衔接,细化年级研学旅行课程标准、内容、途径,建构学校研学旅行课程体系。相关部门还应当根据研学课程的标准,审查监督市场上的研学旅游产品,是否符合相关政策。

  同时,为了保证研学旅行有效开展,还应当制订严格的考核方案,对研学旅行的效果等方面评价和考核。从学校、学生、家长和社会等不同方面收集信息,以形成全面客观评价,重点关注学生在研学旅行过程中的体验与感悟,对研学旅行摘记、心得进行价值判定,对研学旅行结果进行检测,以便进一步优化研学旅行,以促进研学旅行有效开展。

  赵清源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打印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