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期内蒙古“00后”大学生与妈妈成为建筑工地工友
在过去两周,“00后”王巍晔已经把自己江西农业大学大一学生的身份搁在一边,成为中建三局一名头戴安全帽的临时建筑工人。在这个工地上,与他一起并肩作战的还有他的母亲傅佩瑞。
每天早晨5点半起床,晚上干到10点,这是王巍晔与母亲这段时间的作息时间表。
在工地上,王巍晔和母亲所从事的工种均为杂工。最开始,王巍晔觉得杂工几乎没有什么含金量,但事实上依然有学问。
图为王巍晔与母亲。钟珊珊 摄
“要学会用巧劲。”王巍晔觉得自己进步很大,“刚来时眼里找不到活,干活不熟练,体力也跟不上,现在已经完全适应了。”
整个工地上,他也得到了叔叔辈“同事们”的照顾,大家都不愿让他干太重的活。对于王巍晔的表现,母亲傅佩瑞颇为满意。
她说,儿子从小就很自立,过去家里开饭馆,王巍晔上三年级时就学会了做饭、洗衣服,完全能自己照顾自己。高中毕业的暑假,他还去饭店打工,为自己赚学费。“男孩子,多吃点苦是应该的。”
“半个月后,我要搭乘列车去江西开启大二的学习生活。”王巍晔告诉记者,这段打工经历,令他收获颇丰。
王巍晔的家在内蒙古自治区巴彦淖尔市,由于家境不算富裕,父母亲供他上学欠了不少债。今年暑期放假后,王巍晔得知母亲经营的酿皮店难以维持,需要在建筑工地上找活干。
懂事的王巍晔决定随母亲一道来干活。为了磨练自己,他没有随母亲回家去住,而是住在了工地上。
或许源于学生身份,一开始王巍晔很难融入集体生活,但后来,他通过与工友们沟通聊天,觉得“只要做到尊重彼此,其实大家很好相处的。”
这两周以来,他也有过极度的不适应。“工作第5天开始浑身疼痛,手掌也磨破了皮,一时间觉得有点坚持不下去了。”
“但想到自己是来历练的,那种不想干的念头随后就打消了。”王巍晔说,“如果开学前能通过自己的劳动买一台电脑,就太有成就感了。”
从高考结束走进饭店,到此番暑期走进工地,王巍晔的社会实践也有了更多心得体会。
他说:“赚钱只是一方面,最主要的是将来走入社会自己的抗压能力会更强。”
按照王巍晔的规划,大二要考过计算机二级证书、英语四级,“明年暑假打算去当家教,大三有了一定的专业基础后,将会去对口的单位实习。”
打工之余,王巍晔也对建筑行业有着一些浅显的思考,他说,这次实践也许会为他的毕业论文提供很多有价值的素材。
记者:李爱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