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六安新闻>社会新闻>详细内容

时隔70年,100岁老兵终于见到抗美援朝时的战友

编辑:汤晓雪 来源:中新社微信公众号 浏览次数: 发布时间:2021-06-15 09:02:20 【字体:

  6月10日早上9时31分,一列和谐号动车组驶入广西柳州火车站,今年100岁的抗美援朝铁道兵任忠德坐在轮椅上,手指在不停揉搓,神情略显焦急。

  任忠德要等的是跟他一起上朝鲜战场,一起驾驶蒸汽机车在枪林弹雨中为前线运送战斗物资的战友、司炉工汪九亮。

点击进入下一页

  任忠德等待动车组停稳。王以照 摄

  这列从桂林开来的列车一停稳,任忠德一眼就看到了走出车厢的汪九亮。他马上从轮椅上站起来,在后辈的搀扶下,径直地朝火车中部走去。

  “汪老啊,时隔70年了,没想到我们还能见面啊。”刚一见面,任忠德就抓着汪九亮的肩膀来了一个拥抱,称呼也从当年的“小汪”变成如今的“汪老”。

点击进入下一页

  汪九亮在儿子的搀扶下走向任忠德。王以照 摄

点击进入下一页

  两位老人一见面就伸出手拥抱对方。王以照 摄

点击进入下一页

  时隔70年,任忠德和汪九亮迫不及待聊起过去与近况。王以照 摄

  1951年6月,在抗美援朝战争最激烈的时候,火车司机任忠德和司炉工汪九亮组成一个班组,成为志愿军897部队铁道兵团的一员,加入到前线的战场之中。

点击进入下一页

  前往车站前,任忠德整理自己的衣帽。王以照 摄

  在朝鲜战场上,汪九亮和任忠德多次死里逃生。“我记得有一次我和任老从车站返回列车,距离有四五公里,突然出现七八架美军的野马飞机,它机头有两挺机枪,机后有一挺,看见我们就俯冲下来射击,机头打完机尾打,地上的土都被子弹犁了一遍,漫天都是尘土。”汪九亮对那段经历记忆犹新。

  为了躲避空袭,个子更高的汪九亮拽着任忠德的手,往列车停靠的山洞跑去。“飞机俯冲射击时我们就卧倒,拉起时我们就往山洞冲。我用我的棉袄裹住任老,连滚带爬往山洞去,飞机追着我们打了二十多分钟,直到天黑了飞机看不见我们,这才捡回一条小命,那次是最危险的。”汪九亮一边说一边用手比划着连滚带爬时的情形。

点击进入下一页

  汪九亮在朝鲜战场留下的照片。

  抗美援朝期间,朝鲜铁路运输线分西线和东线两条线,都是单线运行。西线专门运输物资,一列跟着一列开往前线,东线为排空线路,一次运输长达3个月。这样的生死经历,每一次运输中都有出现。

  任忠德后来还遭遇过一回更为惊心动魄的事件。有一次,任忠德的机班拉一趟列车到达清泉桥,信号员告诉他们,由于大桥被炸后刚修好,钢轨都是用沙包临时铺垫的,列车须限速5公里/小时过桥。

点击进入下一页

  朝鲜战场上的蒸汽机车。柳州机务段供图

点击进入下一页

  两位老人时隔70年再次一起开蒸汽机车。江晓 摄

  任忠德按要求将列车慢慢开上桥,仅仅前行了200米左右,一架美军飞机就跟了过来,先是扔下照明弹,照亮整片天空,发现任忠德这趟列车后即刻追踪扫射轰炸。

  “当时有两个选择,前进和后退。后退没地方躲,桥刚修好没走车就被炸,修桥兄弟的努力就白费了。我就决定前进!这样兴许还能找到隐蔽处躲避。”于是任忠德立刻拉起手把,加大汽门,强迫列车紧急提速。

点击进入下一页

  在朝鲜战场上,列车经常遭遇美军飞机的轰炸。柳州机务段供图

  就这样,在汽缸发出爆烈似的轰鸣声中,粗大的摇连杆顽强地推动着巨大车轮滚滚向前。在子弹打在桥梁和钢轨上擦出的火光中,列车一公里一公里地提高速度往前冲。

  说时迟,那时快,当列车最后一节车厢过完桥时,新修好的桥就又被美军的飞机炸塌了。死里逃生的任忠德他们趁着夜色的掩护,再次将列车提速,朝前飞驰。

点击进入下一页

  柳州机务段捐赠给中国铁道博物馆的蒸汽机车。柳州机务段供图

  因为志愿军没有制空权,在抗美援朝战场上,遭遇空袭对于任忠德来就是家常便饭。抗美援朝期间,任忠德就有3台机车被炸到报废。志愿军在朝鲜控制的交通要道也都被炸成焦土,火车站也只能设置在山洞防空洞之中。

  1952年8月,在一次完成任务后退时,任忠德机班遭遇敌机袭击。一枚炸弹在任忠德身边不远处的爆炸,强劲的气流和震波将他抛出了十多米远,并使他翻了几个跟斗,重重地摔在地上,昏死过去。当任忠德苏醒过来时,发现自己已躺在了医院的病床上接受紧急抢救。

  由于任忠德颅脑及内脏严重受损,经过紧急抢救后,鉴于前方战地医院伤员过多无法安置,以及任忠德的伤情特殊需要长期治疗,医院安排任忠德回柳州市柳铁中心医院治疗,他将近两年的抗美援朝篇章也划上句号。

点击进入下一页

  任忠德在站台上等待汪九亮的到来。王以照 摄

  任忠德负伤回国,汪九亮则继续在朝鲜战场奋战,至此二人分别后再也未见,直至10日上午的火车站相遇,之间相隔已有70年。

  见面当天,任忠德和汪九亮首先参观了柳州机务段内的蒸汽机车,从楼梯登上驾驶室,看着熟悉场景,阵阵回忆又涌上两位老人的心头。

  “蒸汽机车里非常热,能有六七十度,冬天也就是穿一件单衣。夏天就更加艰苦,浑身都是汗。而且飞机在天上飞来飞去,一来一回半年都洗不了一次澡。部队每次就给我们发了两包虱子粉,防止长虱子。”任忠德回忆道。

点击进入下一页

  

点击进入下一页

  曾经配属到柳州机务段的蒸汽机车。柳州机务段供图

  司炉工汪九亮的条件比任忠德还要艰苦。“司炉就是把往锅炉里铲煤,一班下来全身都是煤灰,除了牙齿没有一处是白的。”就是这样的条件,汪九亮一直坚持到停战协定签署,才返回桂林机务段。

  2021年3月,任忠德和徒弟的“五代火车司机”的故事在各类媒体刊发后,91岁的汪九亮得知任忠德身体还不错,便让其还在铁路单位上班的儿子通过单位联系上了当年的老大哥。在铁路部门的帮助下,两人时隔70年再次相见。

  “当年跟我们一起开车的兄弟都不见了,只剩下任老这位老师傅,能再见真的是太亲切了。”汪九亮笑着说。

点击进入下一页


点击进入下一页

  任忠德和汪九亮在蒸汽机车旁回忆曾经一同奋斗的岁月。王以照 摄

  在柳州机务段乘务员之家,任忠德和汪九亮坐在按摩椅上,看着敞亮的休息室感慨万千。“之前我们几个人包一台车,擦车开车修车都是我们亲力亲为,吃的只能是白米饭加上一点豆腐乳。原来最大的梦想就是不用自己擦车,现在不但不用擦车,车上还有空调,这种条件真的是没法想。”任忠德说。

  飞速发展的不仅是火车司机的出乘条件,还有火车机车的动力。从蒸汽机车、内燃机车、电力机车、“和谐号”到“复兴号”,中国铁道事业在70年间迎来巨变。

点击进入下一页


点击进入下一页

  经过近百年的发展,中国铁路的动力从曾经的蒸汽机车,变成现今的复兴号动车组。王以照 摄

  在动车组模拟驾驶方舱,任忠德请汪九亮坐下,自己给他当起驾驶教官。百岁生日当天,任忠德已经由其徒孙丁志中教会开动车组。

  这次教汪九亮开车也是轻车熟路,推杆前进拉杆刹车,这对190岁的司机组合,仿佛重新回到了当年在战场激昂奋战的岁月。

点击进入下一页

  任忠德在模拟驾驶舱教汪九亮驾驶动车组。王以照 摄

  “70年了,我们又在一起开车,但是这次我们开的不是蒸汽机车了,是动车组了,这说明我们国家的科学发展了。”任忠德一边向汪九亮示范操作一边说。

点击进入下一页

  汪九亮在任忠德的家中吃饭回忆曾经的岁月。王以照 摄

  首次体验动车组模拟驾驶舱的汪九亮,对于中国的发展也是感慨万千。“现在开车比我们那个年代好太多了,速度可以恒定,不用在反反复复调速了。行驶中根本没有之前过火车压过钢轨接缝的感觉,很舒适很平稳。真的没想到铁路发展能这么快。”说着说着,汪九亮竖起了大拇指。

  作者:王以照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打印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