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六安新闻>社会新闻>详细内容

“滨海黄金海岸线”是如何打造的?

编辑:汤晓雪 来源:福州日报 浏览次数: 发布时间:2021-04-13 11:19:01 【字体:

  “以前这边就是一段荒芜的垦堤,现在不一样了,不仅垦堤修得比以前好,还有休闲步道,不仅可观湖看海,还是个锻炼的好地方。”陈先生长期居住在外地,日前回到榕城的他置身228国道滨海新城段的垦堤步道,项目的高颜值,让他赞不绝口。

  228国道滨海新城段是我市首条园林景观式滨海公路,于去年底建成通车。记者从市城乡建设局了解到,该项目按照《福州市城乡建设项目生态环境保护修复技术导则(试行)》组织实施,生态修复是项目建设的一大亮点,而这也造就了这段公路“滨海黄金海岸线”的美景。

  防潮抗风的“生态屏障”

  228国道滨海新城段全长5.42公里,位于滨海新城核心区,起点衔接228国道南北澳至外文武围垦堤段,终点与下沙路衔接。该项目西临东海,东临东湖,湖海之间,绿意盎然的公路犹如一条绿色的缎带从中穿过。

  “项目施工过程中,我们利用垦堤外围的坡面,以生态工艺增设了一道消浪潜堤。”项目相关负责人介绍,同时,通过重建一座十一孔闸,提升泄洪能力,垦堤的整体防潮能力提升到了百年一遇,为滨海新城的建设发展,构建了一道“生态屏障”。

  之所以称之为生态屏障,是因为除了在垦堤施工中使用了生态工艺,还在垦堤及其周边打造了一座生态公园。据了解,项目绿地系统总面积约33万平方米,其中绿地面积占了近27万平方米,有乔木1.1万多棵,灌木42.3万多株。

  让乔灌木在海边“安家”,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垦堤临海,土壤盐碱化程度高,常年风沙吹拂,以前可以说是寸草不生。”项目负责人告诉记者,为了打造“黄金海岸线”,项目建设者在生态种树上下工夫,通过在土壤底层设置防盐碱隔离层,抑制盐分上涨,再铺上种植土,帮助草木“安家”。考虑到防风效果,项目建设者在种树过程借鉴了平潭等地的经验,让南洋杉和木麻黄在这里落地生长,组成防风林,并在高山榕等深根性观赏性植物丛中,点缀种植台湾栾树等抗风较强植物,共同构建起让海风也温柔的“绿色生态墙”。

  观湖看海的景观公路

  解决了大海“出题”的生态修复难题,如何在修路过程中保护好另一侧的东湖湿地公园、文武湖野生自然保护区,也是项目建设者坚守的生态底线。项目负责人介绍,在路基填方过程中,项目单位舍弃了效率高的吹填法,改用转运堆填的生态环保工艺,避免了泥沙入湖影响东湖水质。正因为生态的良好保护,如今的东湖水面上,白鹭翩翩,成为众多珍稀水鸟的栖息地。

  赏心悦目的风景,带来的是绝佳的畅行体验。228国道滨海新城段双向4/6车道,为一级公路兼市政道路功能。公路沿线有16个停车点可供小车停泊,自行车道更是贯穿全线。作为园林景观式滨海公路,在这里,市民可进入垦堤的观海步道看海,也可以来到东湖畔的休闲步道观湖。尤其在休闲步道上,每隔数百米就有一个小型休闲广场,可供市民休憩。

  李锦清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打印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