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归博士肖炀:让“零碳”助力乡村振兴
经过近10年的艰难研发,当看到自己的环保发电技术让更多乡亲的生活更为便捷时,36岁的海归博士肖炀觉得,这正是自己人生中的“高光时刻”。
科研成果的光芒有多耀眼,其背后的等待和沉寂就有多漫长。
在非能动研究领域,肖炀曾是个“门外汉”。直到2010年成为华北电力大学教师,他因课题研究需要,才第一次听说“斯特林发动机”。彼时,相关技术仍被国外科研机构垄断,国内还没有将其运用于民用领域。
如何将斯特林发动机相关技术“嫁接”到民用领域?肖炀对此产生了浓厚兴趣。2012年,借着被公派至日本大阪大学攻读核工程学博士学位的难得机遇,肖炀决心将斯特林发动机作为博士阶段的主攻方向,填补国内技术空白。
接下来的4年博士生涯,肖炀过得忙碌而充实。他不仅创造性地提出了利用非能动原理改进传统斯特林发动机的新方案,发明出高效斯特林发动机,还解决了气缸密封等国际难题。
2016年,顺利拿到博士学位的肖炀毫不犹豫地选择回国。他一直抱有一个朴素的信念:“科学是无国界的,但科学家是有国界的,祖国花了这么多钱培养我们,我们回来以后至少要有份成绩交出来,报效祖国。”
此时在中国“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背景下,年轻人的创业舞台无比广阔,肖炀最终决定带着成熟的技术进行创业,将技术产业化,让更多人从中受益。
然而,创业过程中遭遇的诸多挫折让这名海归博士始料未及。
没有厂房,肖炀带着4名团队成员在小区一处篮球场上,搭建了一间简易彩钢房,几个人拿出所有积蓄,就在里面开始了第一台高效斯特林发动机的制造。
制造环节中遇到的技术问题更是频频挑战团队成员的信心。肖炀回忆,刚开始时,受限于国内的加工工艺、材料的锻造工艺技术,团队用在日本时同样的方法、同样的材料,做出来的设备和零部件始终达不到设计参数要求,只能一遍遍从头再来,历经多次返工,才拿到符合要求的发动机零部件。
对肖炀而言,更让他感到委屈的是不绝于耳的各种质疑:“国家花这么多钱都没搞出来的发动机,你们几个人就能搞出来?”“这几个人就是来骗钱的!”
没有争辩,也不去反驳,肖炀和团队成员咬紧牙关,铆足了劲,不分昼夜地加快进度。令肖炀记忆犹新的是,由于排烟状况设计得不好,团队成员在里面试验操作时必须戴上防毒面具,隔几分钟就得跑到外面换口气,“发动机就是这么一点一点攒出来的”。
2017年6月21日,是肖炀终身难忘的日子。这天,这台高效斯特林发动机终于成功发电,那一刻,所有团队成员激动得热泪盈眶,肖炀颤抖着双手给父母发了条信息——发电了!长期以来的委屈也终于在这一刻得以释放,“我不需要再向任何人解释了,我们制造的实物就在这里,它完全可以正常发电”。
肖炀团队拥有的多项核心自主专利,让高效斯特林发动机成本降低了50%,使用寿命超过35年。研究结果显示,将这种发动机应用在低浓度的可燃废气发电和光热发电领域,一年相当于节约标准煤3000万吨。
如今,伴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肖炀正践行着“技术造福民众”的创业初心,将这项环保发电技术应用于乡村,让更多村民从中受益。
围绕着高效斯特林发动机这一核心技术,肖炀带领团队正在山东聊城等地开展有机物气化发电项目。该项目更适合于没有铺设管线、分布式发电的乡村,不仅可以降低农民在能源方面的生活成本,同时将从农民手里收购的秸秆和树枝作为重要原料,以此实现有机废弃物的能源化利用,保护环境的同时,切实增加了农民收入。
肖炀算了一笔账,随着煤改气和煤改电的推广,村民每年的生活成本从原来的1600元增至3000元,用这套技术可让成本降到每年1700元左右。在肖炀看来,这正响应了“零碳”中国的号召。
如今,肖炀团队已由最初的5人增加到47人,其中35岁以下成员43人。除了有机物气化发电项目,这支年轻的团队正在研发多燃料互补气化技术,更好地投入“零碳”乡村的建设。
关于未来,肖炀曾不止一次在脑海中想象这样一幅乡村图景:“田里庄稼收完、果园里的果树修剪后,乡亲们将秸秆、树枝运到处理站,我们把这些废弃物变成燃气、变成电,再挨家挨户地送到老百姓家里,他们生火做饭、取暖时不用考虑省电费,对这些身边的能源,乡亲们可以没有任何心理负担,随意使用。”
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邢 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