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土地】文坛耆宿 诗苑雄才 ——台静农先生诗歌赏析
台静农(1903-1990年),字伯简,号龙坡,安徽省六安市叶集镇人。著名作家、文学评论家、书法家。他与同乡韦素园、李霁野、韦丛芜同为鲁迅创办的“未名社”重要成员。他参与编辑出版《未名丛刊》《莽原》等多种刊物,出版《地之子》等多篇小说。他先后在辅仁大学、山东大学、厦门大学、台湾大学等任教授数十年。
由于他宣传民主与科学,进步与爱国,先后岁次被捕入獄。出獄后仍矢志不渝,继续笔耕翰苑,奋垦诗田,写出一批锦文妙诗。台先生诗集分三章:一是《白沙草》,自1938至1945年抗战期间的作品。他当时避难在四川江津县白沙镇。二是《龙坡草》,自1946年来台居龙坡里之后的作品。三是《补遗》。
一、主旨意识之鲜明性。
中国诗歌史上一切著名诗人和脍炙人口的诗作都是以适应时代,反映时代为主题之作。白居易有言:“文章合为时而著,诗歌合为事而作。”这是文艺创作之箴言。台先生多首诗里都鲜明地表达了爱国忧民,“以文报国”的意志和决心。如写于1938年日寇进攻上海的《沪事》:“一击真堪敌万夫,翻怜此局竟全输。他年倘续荆高传,不使渊明笑剑疏。”诗人讴歌抗战我军将士之勇武,虽惋惜战败,但仍怀荆轲刺秦之豪情锐志。《谁使》诗中:“谁使神州错一筹,江河两戒尽蒙羞。要拼玉碎争全局,淝水功收属上游。”诗句里充分表达了诗人抵抗日寇的雄心壮志。在《泥中行》里写道:“何如怒马黄尘外,月落风高霜满沟。”诗句里流露出他坚决抗战的那份慷慨之壮怀。
二、思乡怀友之真朴性。
台先生此类诗作偏多。《题画》有诗:“闭门三日卧,入牖数峰青。江上盈盈柳,依稀故国情。”表达了孤悬海岛的思乡之情。台先生怀旧的诗也十分感动人。《过范允臧先生故居》写道:“和平西路故人居,一角危楼一老臞。手脚不灵心未死,居然归骨故山隅。”对范老寄以无限的怜悯和眷念。他的一些悼亡诗,对挚友、对共历忧患的柴米夫妻所表现的那种自然真朴之至情至义,也是极为感人的。《怀老舍兄》写道:“身后声名留气节,文章为命酒为魂。渝州流离曾相聚,灯火江楼月满尊。”讴歌了老舍的气节,回顾了真挚的友情。《闻魏建功兄逝世》写道“每思不死终相聚,故国河山日月新。碧海燕云空怅望,劳生总总已成尘。”表达对老友的无限哀思,令人动容。
三、写景咏物之灵动性。
台先生描山写水的诗虽不多,但质量高,感动人。如在抗战期间,对国土沦丧表达无限沉痛和惋惜。《寄沈兼士师》长律中有句:“神州突狼豕,几枝隔烽烟。……山东逞妖气,锋镝暗三川。”《学生登阿里山归戏示》有云:“阿里峰回云日寒,群儿争喜到天关。何如泰岳观天下,沧海微茫丘垤间。”将阿里山和泰山连袂歌之,气势磅礴,大气凛然。他的咏物诗,尤其是咏花堪称高手。台先生原爱梅写梅,《白沙草》第一首就是“冰雪盈怀抱”,而不减“荒山绝世姿”的梅花,表现诗人的品格和气骨。来台后因气侯环境的变化而改写桃花。《种桃十年始花》中写道:“十年种树着花迟,一见花开雪涕思。欲尽千花投碧海,波翻红浪铸新辞。”此诗一或表达思乡归里之愿望落空之惆怅,一或表达对红颜知己的眷恋和无望。故有“欲尽千花投碧海”,表现出“精卫填海”的一种悲愿。他在另首《桃花开》诗中写道:“螭姑灵椿俱可哀,任他春去与秋来。小窗寂寂枯禅坐,忽见桃花朵朵开。”给诗人渐渐老去的岁月带来春的消息和希望。
四、诗歌创作之艺术性。
台先生诗歌七绝独多,也有部分五律、七律和长律。先生虽不是一位精于格律的人,但他的诗仍是他才情、襟怀的自然流露。汪中先生说:“他信笔所至,似未尝经意的,然其趣正在有意无意间。”唯其无意,正得真趣,在真趣中又自有其丰美之深意。研读先生诗歌,悟其主要特色:
一是角度新颖。他从不同角度反映社会,思考人生,探讨真理,给人以启迪。《甲子春日》有诗:“澹澹斜阳澹澹春,微波若定亦酸辛。昨宵梦见柴桑老,犹说闲情结誓人。”通过对春的描写和历史的钩沉,表达对人生的感悟和人文关怀。
二是结构严谨。他的五律、七律,构思奇特,结构紧凑,不禁令人喟叹。七律《和青峰韵》:“拥絮颓然强闭关,谁知吾道属辛艰。云中凤啸高人隐,辕下驹惭壮士颜。未必丰林成长往,且随永夜待春还。虞卿自有书千卷,把笔擎杯仔细删。”首联点题,颔联承接,颈联转合,尾联作结。联联紧扣,层层递进,既和谐统一,又富于变化,表达了他与同事柴德赓(字青峰)多年的交往,以及学术上的切磋互勉之真情厚谊。
三是语言新奇。先生遣词造句既有古时典雅,又有现时韵味,是介于古今之用字造句之高手。奇语、妙语、趣语、讽语、箴语、豪语等珠玑迭出,目不暇接。如《典衣》写道:“检典春衫易米薪,穷途犹未解呻吟。君看拾橡山中客,许国长怀稷契心。”用语借古通今,既典雅又通俗。非用语高手焉能为之?
捧读《三章》,章章皆好诗,鉴赏瑶篇,句句亦新奇。作《五律》赠台先生:三章诚捧读,惊叹笔如神。雅集虬藤古,瑶篇辞藻新。骚风堪卓荦,学养更超群。翰苑雄才论,当今复几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