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沃土春晖】 “通才大师”的浓浓故乡情 ——《台静农全集》出版座谈会侧记
霜染万物,冬韵如约。11月7日,《台静农全集》出版座谈会在“未名四杰”故里、中国文学之乡——叶集召开,由市老新闻工作者协会、叶集区委宣传部历时4年精心组织、合力编辑的《台静农全集》正式问世,这既是对台静农先生文稿、书法、绘画、篆刻作品的系统结集,也是未名文化研究的又一重大成果。
市委常委、统战部部长、市政协党组副书记关传兵,市级老同志喻廷江、胡梦彪、曹承芳,叶集区委书记郑武军、宣传部部长雷鸣等出席,市委统战部、市社科联、市文联、皖西日报社、市广播电视台、市作家协会、市书法家协会、市诗词学会、市老新闻工作者协会,市文化名人丛书编委会成员、皖西学院教授学者50余人参加会议。
台静农先生是叶集区人,是我国著名教育家、文学家、书画家,鲁迅研究的奠基者。1918年,台静农从叶集明强小学毕业后,即到湖北汉口读中学。1921年9月入北京大学国文系旁听。自1938年初返叶集省亲,是年秋离家进入四川后,直到1990年在台湾仙逝,再没有回过故乡。但乡亲们一直牵挂、思念着静农先生,视他为六安文化名人,并引为骄傲。
首先,《六安文化名人丛书》主编、市老新协会员徐元华深情地回顾《台静农全集》征稿、编辑及出版情况。
他介绍,六安市老新闻工作者协会于2020年启动征稿、编辑出版《台静农全集》工作。台静农先生后人将他们收藏的台先生的各类书籍、文稿、字画、信件等打包送来,郑重授权六安文化名人丛书编委会遵照该丛书规范处置编辑出版事宜。《台静农全集》较全面地收录了台静农先生撰写的专著、论文、小说、散文、诗词、序跋、书信(往来),并选辑台静农先生创作的书法、绘画精品等。除尽力汇集台静农先生各个时期公开出版的作品集外,该书的一个特点是将先生生前未结集的散见各时期报刊的各类佚文和大陆亲友收藏的字画也收入进来。
市社科联专职副主席童琦对编辑工作给予充分肯定:近年来,六安市老新闻工作者协会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统领,紧紧围绕党委政府中心工作,牢记公益性文化协会使命,结合协会自身实际,深挖皖西本土优秀文化资源,开展了卓有成效的工作。聚力编辑出版了《情系淠史杭》《韦素园全集》《高一涵全集》《朱蕴山文集》等一部部卷帙浩繁的文化作品,为传承地方优秀传统文化、赓续皖西文脉、传播老区形象作出了重要贡献,成为我市推进文化强市建设的重要力量。
她衷心希望,六安市老新闻工作者协会立足新时代新征程,充分发挥老新闻工作者理论功底扎实、实践经验丰富的优势,坚持以文铸魂,多作宣传阐释。创新理论宣传形式,把政治话语、理论话语转化为群众语言、日常语言,推动党的创新理论“飞入寻常百姓家”。坚持以文兴业,再出精品力作,努力把新时代六安故事讲得更好、传得更远,为六安高质量发展营造良好氛围。
叶集区作家协会会员吴泽红作为家乡年轻文学爱好者对自己能够参加仰慕的家乡文化名人台老的全集出版座谈会,感到惊喜而备受先生家乡情怀感染:“未名四杰”韦素园、台静农、李霁野、韦丛芜,都是叶集老街人,一条街上的邻居,儿时的玩伴,明强小学的同学,未名社里志同道合的战友。他们有共同的童年、少年、青年时代共同的人生经历,也有走进大世界之后不一样的人生。
她感慨并分享,一个作家,和他成长的土地,总是密不可分,作家身上总是被打上浓浓的故乡的烙印,故乡的风土人情都在他们的作品中展现,永远留存在读者的记忆中。现在台静农故乡的土地上有一批“有一分热,发一分光”的爱好者和传承者,他们读台静农的小说,从事文学创作;他们致力于叶集文化的宣传、推广和传播,从事叶集未名文化的研究,走进村社、学校讲述未名故事……“未名”二字,叶集从来没有忘记,我们有一条路叫未名路,我们的一个湖叫未名湖,我们的一座桥叫未名桥,我们有广场叫未名广场,我们少年文学院有一批小院士叫“未名小荷”……这些都是未名文化的继承和弘扬。
皖西学院教授马启俊以学者的视角略谈台静农先生与乡土文学发展的渊源:台静农先生是鲁迅先生领导的未名社中的重要成员,也是20世纪重要的乡土文学作家,他的乡土小说集《地之子》在我国乡土文学史上具有重要地位,被列入二十世纪中文小说100强。
上个世纪20年代,台静农先生开始以自己熟悉的故乡叶集为书写对象,创作乡土小说。收在《地之子》中的乡土小说,是台静农先生从1926年7月至1927年11月这大约一年半的时间里创作出来的,具有鲜明的皖西乡土社会地方特色和民间文化特征,有很高的民俗学和民间文学认识价值。
台静农先生乡土小说中关于地理环境和事件背景的描写,能够反映皖西自然生态景观;一些特定地名,如《新坟》中的隆盛茶馆,《烛焰》中的前街、后街,《吴老爹》中的羊镇,《拜堂》中的吴三元杂货店,《负伤者》中的十字街和茶馆等,不仅构成了一幅幅叶集古镇的风俗画,而且为小说中的人物营造了生活的特定环境和氛围;小说中农民、小商人、乡镇知识分子、叫花子、市井无赖、恶霸、寡妇、更夫等不同阶层的人物形象,都是作者从生活原型中精心挑选、倾力塑造的,如烂腿老五、汪三秃子、吴二疯子、萧三棍子、汪大嫂、田大娘等,个个栩栩如生,形成了具有皖西民间特色的文学人物画廊;从小说中的情节描写,能够看见皖西地区特别是叶集的一些独特民俗,感受到皖西民间文化特征,如《天二哥》里写到人死了是有鬼魂的,《红灯》里写到人在阴间也是要穿衣、要用钱的,所以活人就会在“鬼节”也就是阴历七月半烧纸钱、纸衣,《白蔷薇》中的“指腹为婚”习俗等。
民间文化是以农民为主体的下层百姓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逐步形成的知识体系与价值体系,是一种处于相对边缘位置的小传统,基本上在农村中传承,处于“自生自灭”“无所为而为”的状态。台静农先生很独到地将这些小传统“移在纸上”,展现给读者。先生对故乡的落后充满同情和怜惜,体现出鲜明的现实主义色彩,具有社会批判精神和文化反思意义。
1935年,鲁迅先生编选了《中国新文学大系·小说二集》,其中收有台静农先生的四篇作品。鲁迅先生在《导言》中给台静农先生以很高的评价:“在争着写恋爱的悲欢、都会的明暗的那时候,能将乡间的死生、泥土的气息,移在纸上的,也没有更多、更勤于这作者的了。”《地之子》中一共有14篇小说,被鲁迅称之为“优秀之作”。
书法家及书画艺术评论家唐云洲从专业角度发表独到的见解:台先生的书法成就,就书法本体而言得益于他的师古法今,广学博览,兼收并蓄。台静农选择建立了以倪元璐书体为主调的行书体系、以《石门颂》为主调的隶书体系和以颜真卿、“二爨”相融合的楷书体系,走出了一条幼承庭训、少喜搜罗、壮始力学、老而功成的大器晚成的书学之路,于行、楷、隶书均取得成功,而以行书成就最为人乐道。
台静农是一位大器晚成的书法家,其书法面貌和成就,至早在上世纪八十年代中后期因中国书协主席启功的介绍才为大陆知晓。启功十分推崇台静农书法,称赞台的书法是“盘根错节,玉质金相”,形象地道出台静农书法的风格特点和品位格调。
张瑞田先生曾撰文论述台静农的书法是“‘逸民’之书”。逸民者,归庄所谓“怀道抱德不同于世者”(《历代遗民录序》),实为逃遁现实者(逸有隐逸、逃避之意)。用台先生自己的话说即:“战后来台北,教学读书之余,每感郁结,意不能静,惟时弄毫墨以自排遣,但不愿人知。”
……
省作家协会副主席陈斌先,市文化名人丛书编委会成员朱德奎,市文化名人丛书编委会成员、主任编辑徐航,市诗词学会会员胡传宏,等,从不同的领域、角度,先后做精准发言,分享阅读全集的心得体会……
市委宣传部原部长、市文化名人丛书编委会主任、市老新协顾问喻廷江;市委常委、统战部部长、市政协党组副书记关传兵做精彩发言和重要指示。
叶集区委常委、宣传部部长雷鸣给予精辟总结:各位领导、专家、学者,回顾了《台静农全集》的问世过程,从不同角度追忆了台静农先生颠沛流离而又激昂奋进的一生,让我们看到了文人风骨、大家气象。关传兵部长对《台静农全集》给予了高度评价,并从“牢记嘱托、秉笔写春秋”“负重前行,丹心承使命”“守正创新,奋进新时代”三个方面做出要求,传递着对文艺事业的真诚炽热,满怀对文艺工作者的深情厚爱,对我市文艺工作提出嘱托和期待。
她简要介绍,近年来,叶集区委、区政府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高度重视文艺事业和文化发展,斥资3.5亿元打造地标性建筑——区文化中心,每年设立数百万元的文化发展专项资金,构建覆盖区、乡、村的文化服务体系,全力推进文化强区建设,叶集成功争创中国文学之乡,举办安徽文学奖颁奖典礼。充分发挥文化凝聚人心、汇聚民力的重要作用,基层宣讲精彩纷呈,四季“村晚”好戏连台,文娱活动“热辣滚烫”,人民群众对文化的获得感、幸福感更加充实、更可持续。
她表示,未名文化是叶集最鲜明的特色,也是叶集人最骄傲的荣光。“未名四杰”创造的文学价值、展现的革命精神,是历史留给叶集人民的宝贵财富,也是开拓叶集美好未来的力量源泉。为传承弘扬未名文化,叶集区成立了未名文化研究会,举办了台静农文学艺术研讨交流活动、大别山红色文学研讨会,本土作家推出了《韦素园传》《未名春秋》等作品。
她很是期待:此次《台静农全集》的出版为研究未名文化增添了一部基础性、支柱性的参考物,具有学术研究、文献整理和文化传播的重要价值,我们非常期待《韦从芜全集》、《李霁野全集》的早日问世,让未名系列丛书充分展现百年前先贤的求索之志、信仰之坚、崇高之美。2025年是未名社成立100周年,叶集区将持续做好未名文化的挖掘提炼,传承赓续未名社“艰苦创业、开拓进取,脚踏实地、不尚空谈”的精神,为皖豫边界中部崛起示范区建设提供源源不竭的精神动力。
座谈会上,六安市老新闻工作者协会会长刘素萍向台氏后人、原沈阳军区某部政治部主任、大校台贻友赠送了《台静农全集》。(记者 徐缓 /文 彭松/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