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红色资源赋能六安现代化建设
中国共产党六安市第五届委员会第八次全体会议提出,到2029年,完成全市实施意见提出的改革任务。到2035年,各方面制度更加完善,与全国全省同步基本实现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基本实现六安现代化。为完成这项宏伟而艰巨的任务,我们同样要注重从红色资源中汲取营养和力量,让红色资源赋能六安现代化建设。
一、高度重视,做好红色资源提档升级,让红色区域品牌更“红”
六安市位于大别山北麓,是全国著名的鄂豫皖苏区重要组成部分、全国十大将军县这里就有两个,红军时期境内就出现六安县、霍山县、霍邱县三个苏区县(现金寨全境也为苏区),产生过18支师以上番号的红军部队,二十八年红旗不倒,百万儿女投身革命,三十万人牺牲,为中国革命的胜利、新中国的成立作出了重要的贡献,积淀下宝贵的红色资源。红色资源是我们的政治优势,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也是我们独特的宝贵财富,是建党精神、建军精神、长征精神、抗战精神、大别山精神、革命精神的代表性地区。我们必须高度重视红色资源的保护开发利用,把红色引领作为推动全域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引擎。
一是研究制订切实可行、科学合理的开发利用规划。结合全市“十四五”收官、“十五五”规划制定,对全市红色文化资源开发利用工作进行总体规划。规划要紧密结合省政府《大别山革命老区振兴发展规划》及省政府出台的贯彻落实《实施方案》,有针对性地解决六安红色文化开发层次不够高、特色不够鲜明、品牌不够响亮、资源过于分散、开发手段单一等问题,将红色文化资源保护、利用纳入经济社会发展总体布局之中。
二是高位推进。我们即将迎来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中国工农红军长征胜利90周年、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100周年、改革开放50周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80周年,我们还将迎来商南立夏节起义、六霍起义100周年,这是弘扬红色文化的“窗口”时机。结合国家红色基因库建设,以全市党史、军史重大事件发生地的红色遗址、著名烈士事迹为依托,大手笔升级建设一批红色文化的骨干工程,彰显六安红色文化的硬实力。将六安建成安徽省和长三角乃至全国的红色文化高地和旅游目的地。
1、重建市大别山革命历史纪念园(包括党史馆)。市现有的大别山革命历史纪念园,规模太小,与黄冈、信阳、临沂的馆不能相比,甚至远比不上红安、新县、高台等县级纪念馆。辉煌的历史和很多文物不能得到有效展陈。现在可择址重建(可在裕安区分路口镇武陟山)新馆,和周边的红色景点形成一处红色文化旅游龙头工程。原馆区恢复“六德公园”之名、原馆改成先烈祠,仍为人们参观教育和休息之地。
2、建设淠史杭工程纪念馆。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皖西人民响应毛主席“一定要把淮河修好”的伟大号召,肩挑手抬,历时14年,建成横跨长江、淮河两大流域的新中国成立后的全国最大灌区——淠史杭灌溉工程,创造了堪称“人间奇迹”的治水史诗,也孕育了“自力更生、顽强拼搏、牺牲奉献、科学求实”的淠史杭精神。革命先烈和前辈建设者们所创造的光辉业绩和传承的红色精神,是我市在社会主义建设发扬革命传统,争取更大光荣的体现,其规模和效益远远超过红旗渠。淠史杭精神已被列入全省、全市精神谱系之中,成为我党执政为民的重要体现。我市一直没有红旗渠纪念馆那样有影响的纪念设施。可在金安区三十铺镇择地重建一个大规模的淠史杭工程纪念馆,展陈淠史杭、六大水库建设成就和科学运用等闪光点,成为淠史杭精神的形象解释,结合周边水利文化建设形成一处文化公园,既可以对人们进行社会主义建设成就的教育,也是对接合六同城、长三角合作的重要文化载体。苏埠原馆保存,或建成横摆头红色水利枢纽工程纪念馆。
3、建设新四军四支队抗战纪念馆。四支队是新四军前期在江北唯一部队,兵强马壮、对新四军发展壮大和华中抗日根据地的形成作出巨大贡献。四支队的东进抗日集结地在金寨县流波镇、驻扎地在舒城东西港和金安区东河口镇,抗日战场遍布皖中大地。当前四支队抗战遗址已列入国家第三批抗战遗址名录,在这个基础上,通过建设一个大型陈列馆、整修恢复旧址群及战场纪念设施,成为一处抗战文化展示中心。也是诠释抗战精神的重要载体。同时还可积极争创全国文保单位。
4、建设著名革命作家蒋光慈纪念馆。蒋光慈是我市第一个共产党员、是和鲁迅、郭沫若齐名的中国著名的革命作家,是党重视文化建设的代表人物,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有着重要地位。习近平总书记在2016年视察六安金寨时,对蒋光慈的创作是充分肯定。现在可以在金寨县蒋光慈故乡,原址建设蒋光慈纪念馆和中国“左联”文化园,把蒋光慈生平、革命文学的发展,故乡和蒋光慈作品的渊源结合起来进行布展,形成六安一处文化景观,成为全国高校现代文学教学和研究、“左联”研究和文学活动的一处文化窗口。
三是在原有的基础上,全面保护建设一批重要革命遗址。六安,革命遗址遗迹数量之多、等级之高,均居全省首位。全市现有革命遗址遗迹533处;不可移动革命文物286个(含340个点)(革命文物中旧址类138处184个点、遗址遗迹53处),其中,国保4个(含18个点),省保21个(含49个点),市保33个(含36个点),县保203个(含212个点),一般革命文物点25个;国有馆藏革命文物3466件(一级49件、二级59件、三级92件、一般文物81件、未定级3185件)。各类烈士纪念设施5708处(其中烈士陵园33处,烈士墓5708座,纪念堂馆13处,纪念碑亭42处,纪念塔祠10处,纪念塑像18处,纪念广场14处,英名墙6处,其他烈士纪念设施5处);有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3处,省级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12处,市级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46处。2023年,全市入选安徽省首批红色资源名录13项(不可移动文物6处、可移动文物7项)。现有纪念馆11处。
这些都是我们的红色基因。我们要在保护这些红色基因的基础上,凝聚力量、主攻重点,提升扩建一批红色文化精品或骨干工程。可以重点建设的是:裕安区郝家集六安中心县委遗址群、霍山县全省第一个县级苏维埃遗址、皖西北苏维埃海关局遗址(霍邱、叶集)、裕安区大别山红军第一次、第二次、第三次反“围剿”战场遗址、霍邱县红二十五军军部及霍邱保卫战遗址,中共皖西北道委和豫东南道委旧址(南溪接善寺),豹迹岩红二十五军军部旧址、中共安徽省工委和鄂豫皖区党委旧址群、安徽省动委会遗址群、霍山鹿吐石铺抗战遗址、金安区椿树岗三次伏击日寇战斗遗址、张店大战纪念馆、朱蕴山故居纪念馆遗址、霍山舒传贤故居、金寨周维炯故居、六安城关渡江战役二野司令部遗址、舒城皖西区党委及新华社分社旧址群、苏家埠战役鄂豫皖红军打下的飞机旧址、中华女英烈汪孝芝烈士墓园、金岗台妇女排战斗遗迹、叶集未名文化纪念馆等,不仅具有培植亮点、做大品牌的显著效应,而且充分发挥红色资源典型引路、示范带动作用、带动周边社会经济发展。
二、学好用好红色文化资源、形成一批学习宣传品牌
一寸山河一寸血,一抔热土一抔魂。回想过去的烽火岁月,六安人民以大无畏的牺牲精神,为中国革命事业建立了彪炳史册的功勋,我们要沿着革命前辈的足迹继续前行,把红色江山世世代代传下去。为此,我们要学好用好红色文化资源、形成一批学习宣传品牌。在创建成3处国家级、22处省级、8处市级、34处县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基础上,我们要积极争创全国全省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全国全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全国全省红色旅游经典景区。争创一批国家级抗战纪念设施、遗址名录,争创“全国关心下一代党史国史教育基地”,争创教育部等八部门“大思政课”实践教学基地;中国人民解放军国防大学“现地教学基地”,争创省内外党员干部教育基地;与全国及省等高校合作共建“思想政治实践教育基地”,同时进入各级各类学院革命传统教育基地行列。
三、当好红色资源“守护人”,让红色家底“活”起来
作为革命文物大市,市内馆藏革命文物近二万余件,现存革命遗址遗迹众多,要始终坚持“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加强管理”的保护方针,开展红色资源保护、开发利用等各项工作。
一是摸好文物“家底”。在入选省第一,第二批革命文物(86处不可移动文物、42件可移动文物)名录的基础上,实地走访调研,开展革命文物大普查,全面排查市内革命文物的保存现状、三防、维修保护等情况,并进行梳理申报上一级文保单位和文物等级,完成市县革命博物馆各种文物的保护性修复工程,让革命“旧”物件焕“新”颜。
二是修缮旧址遗迹。高度重视红色遗址、旧址的保护,定期查看管护,毁坏及时制止、破损及时修补,尽可能保存原风原貌,不受到破坏。科学有序地推进六安三农马列主义学习小组、六安西门横街中共六安特别支部、大别山革命历史纪念馆、金寨县革命烈士纪念馆、霍山县红色中心纪念园、裕安独山苏维埃城、许继慎烈士陵园、苏家埠战役纪念馆、霍山西镇暴动纪念馆、“皮旅”霍山青峰岭战斗纪念馆、金安朱蕴山纪念馆、张家店战斗纪念馆等处开发利用。围绕革命文物保护方案和红色旅游规划,推进完成霍邱县李氏庄园二期维修工程、刘邓大军千里跃进大别山前线指挥部旧址本体维修、舒城宋圩特支旧址项目主体建设,胡底烈士纪念馆、吴展纪念馆等开发建设,新建洪学智生平事迹陈列室,对一些革命烈士的故居实施保护修缮。在公路、街道显眼处,标识附近革命遗址遗迹和名人故居。
四、当好红色文化“赋能人”,让宣传活动“红”起来
通过爱国主义教育、加强筑牢意识形态阵地,加大对红色文化的宣传力度,突出特色,创建品牌。
一是红色主体阵地强职能。各纪念场馆充分发挥阵地的职能作用,围绕“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的使命任务,在教育方式上不断开拓创新。在市县主体纪念馆等分别设置红色故事宣讲、红色经典朗诵、理论点评、微党课和专题党课等课程菜单,系统开发大思政课,向公众生动地讲述六安红色历史、红色遗址和文物背后的红色历史,为参观学习游客提供沉浸式的体验和感受。
二是形成多元宣讲队伍。成立多种宣讲团队,如以 国家省劳动模范为代表的“劳模”宣讲团,以党史专家理论工作者为代表的专家宣传队,以红色场馆讲解员为代表的专业讲解队伍,以少先队员为代表的“红领巾讲解员”等,通过进社区、进学校、进农村、进企业等系列活动,持续广泛开展红色故事宣讲,在各大专院校、新华书店、党校开设“红色书屋”,出售红色书籍,充实红色教材,扩大红色文化传播的力度和广度。
三是与先进文化建设结合起来
1、红色文化是先进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首先要发扬光大红色文化。要充分挖掘本地本部门烈士、遗址、文物体现出的高尚的革命情操、坚定的革命意志、浪漫的革命情怀,以及鼓舞士气的红色诗文、红色歌曲、红色民谣、红色戏剧的丰富内涵,大力弘扬质实勇毅、牺牲奉献、百折不挠、听党指挥的革命传统;努力将红色文化融入文学艺术、广播影视、新闻出版、音像制品、旅游娱乐、教育信息、网络服务、策划展览、体育竞技等多个行业,让其在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中当“排头兵”、做“先行官”。
2、深入对红色历史的研究,提升红色文化研究软实力。社科、党校、理论、党史档案部门要确定专题开展研学活动,变红色资源为社科研究成果和教材。各级党史研究部门先后编辑出版《六安革命史》《刘邓大军在皖西》《红六安》《红色精神代代传》《许继慎传》《朱蕴山传》《洪学智传》《蒋光慈传》《舒传贤传》等图书,可以优选整合绾集成《六安红色礼品书》礼册,作为市委、市政府红色礼品书盒,对外赠送。进一步完善出版红色历史文化系列图书,教育引导全市干部群众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念、厚植爱党爱国情怀,勇担时代使命,扩大红色资源的影响力。
3、组织全市文学艺术工作者,围绕市内丰富的红色文化资源,创作有影响力的文学艺术作品。大革命时期革命文学的“开路先锋”蒋光慈的诗集《新梦》、中篇小说《少年飘泊者》,影响众多有志之士走上革命道路,被誉为中国无产阶级革命文学的最初成果和扛鼎之作。我市在红军革命时期产生了《八月桂花遍地开》《土地革命成功了》《红军纪律歌》(在这两首歌的基础上,后来形成《三大纪律八项注意》)大型七幕京剧《七夕泪》……新中国建立后,皖西地区的红色资源为一代代文艺工作者提供了取之不竭的创作源泉,《破晓记》(长篇小说)《到佛子岭去》(散文)《水上春秋》(电影)《风雪大别山》(电影)、《挺进中原》(电视剧)、《历史的天空》(长篇小说)《蒋光慈传》《长篇传记》《再见吧大别山》(歌曲)、《月亮走我也走》(歌曲)、《妈妈》(庐剧)、《千里跃进》(油画)《风雨下钟山》(电影)、《立夏》(舞剧)、《上将洪学智》(电视剧)《八月桂花遍地开》(电视专题片)《永远的金刚台》(广播剧)《四十八个日日夜夜》(电视剧)等红色经典作品,大都获得省以上五个一工程奖、省政府文学奖或茅看文学奖,在第一时间回顾了激动人心的战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历程,构建形成了人民关于中国和六安的第一代集体记忆,其影响延伸至今。现在要通过组织鼓励,努力创作一批弘扬主旋律的红色文化精品,在省以上层面多获奖,获大奖,更好地展现皖西革命历史和红色文化,形成高原和高峰,共筑中国式现代化六安的精神之脊,展现六安文化创新创造活力。
四是特色活动树口碑。组织举办红色故事宣讲大赛,“我有传家宝”、微电影制作等传承红色文化、弘扬革命精神的特色品牌。围绕打造“大别山红绿交融文化旅游圈”,系统谋划全域、全季研学旅游工作,落实关于推进六安市“研学大别山行走的思政课”等项活动,将活动热度不断推向高潮,使全市的红色文化流量和影响力迅速扩大至更广阔的范围。
五是云上传播扩矩阵。聚合全市各级遗址、文物,打造红色文化宣传超级IP,制作本地红色歌曲大联唱 “快闪”视频,创办革命旧地和场馆景区网站 、微信公众号等新媒体平台,扩大传播。媒体创办“党史军史上的今天”“透过文物看六安”“红土地”“红色故事我来说”等栏目,展现六安独特的党史军史上的重大事件,在革命先烈的诞辰、在国家纪念日、重大战役的胜利日时发表回眸历史瞬间、重温经典事件、精心制作微电影,制作精品微党课,将红色党史故事、英雄人物事迹“搬”上云端,推动六安红色文化 “走出去”。
六是让红色资源助推文旅融合。红色旅游开发是红色文化资源开发利用最直接、最快捷的一条重要途径,必须倾心聚力、做大做强。要对红色文化资源本身进行整合,把分散的红色文化资源连接成一个有机的整体,充分发挥其整体效益;在突出红色文化的同时,兼顾六安的古色、绿色资源的开发利用,使其成为五光十色、丰富多彩的旅游产品组合,以便满足不同群体的不同需求;研发乡村红色旅游精品线路,推出集农耕体验、红色研学等为一体的红色旅游,开发“游一次纪念馆、听一次微党课、讲一个红色故事、吃一碗红军饭、走一次红军路、进行一次清明祭奠”等参与型、体验型旅游项目,不断推出红色文化资源与绿古资源相互渗透、相互补充的特色化、个性化旅游产品,增强红色旅游的吸引力、延伸红色旅游的产业链,切实提高红色旅游收入、扩大红色旅游效益。将红色文化因子渗透到生态旅游中,探索以红促绿、红绿古相融的文旅发展之路,使之成为革命老区经济新的增长点。
一是强化片区打造,深化红色引领。六安是全国红色旅游经典景区的集中地,全国12个重点红色旅游景区和30条红色旅游精品路线之一,创造过“一三九”(即围绕一条国家级红色旅游线路、三条省市级红色旅游线路、打造九个红色旅游片区)保护开发方式,现在要围绕做强“以国(省)保文物+红色场馆+红色景区+红绿古融合发展区”的模式,以骨干遗址、战场、将军故居为核心,提速加码打造红色旅游片区,形成红色旅游新名片。
二是科技赋能景区。大力推进红色教育、研学、培训、军事体验、VR情景再现、文创产品销售等多种业态的红色旅游,放大红色旅游IP影响力。大力实施“红色引领工程”,打造以建军精神、长征精神、抗战精神、大别山精神、淠史杭精神为内涵的红色文化品牌,充分运用5G、AR/VR等数字化多媒体技术,生动形象地展示“人、物、事、魂”四个方面。其中,“人”是指在革命时期对革命有一定影响的革命志士和为革命事业牺牲的革命烈士;“物”是指革命志士或烈士所用之物,也包括他们生活或战斗过的革命旧址和遗址;“事”是指有着重大影响的革命活动或历史事件;“魂”是指革命精神,即红色精神,与更多游客特别是青少年“双向奔赴”……增强游客的体验感、互动性,提升景区的吸引力。
三是拓展红色链条,助力乡村振兴。各地以守正创新的正气和锐气,在更广阔的文化空间中拓展实践创造,激活源头活水,转化本地红色历史,做革命文化的继承者、创新者、传播者,将本地红色资源化作传承红色基因的“课件”和“课堂”,文情并茂,传递精神。乡村要加大红色文化的保护研究和宣传,打造有特色的旅游产品,开展有影响力的旅游推介,成为乡村振兴建设的推手。大别山是红军的摇篮、将军的故乡、杀敌的战场,曾用她的千里苍翠守护了红色火种和革命力量,如今她又以“绿水青山”成就这里“金山银山”。各地要用足“红绿古”三色资源,对有红色遗址、古色遗迹的村和区域进行整体规划,融合乡村地理生态、风俗人情等特点,紧密串联本地红色革命遗址遗迹等一批红色打卡地标,突出红色文化主基调、彰显绿色生态主色调,通过“以点串线、以线带面”的发展格局来带动和美乡村建设,建设一批红色文化名村及和美乡村示范村,增大游客流量。让厚重的红色文化,在当代沉淀、“结合”,融入皖西儿女自信的发展步伐里,铺展开山河锦绣、生活美好、活力奔腾的时代画卷。
征途漫漫,唯有奋斗。近年来,我们在红色资源保护利用、革命精神传承上取得一定成绩,但对标先进地区仍存在差距,还有较大提升空间。今后,我们将担负起新的文化使命,借着《党史学习教育工作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爱国主义教育法》《新时代大别山革命老区协同推进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等政策法规的东风和新机遇,把握天时地利人和,精心用好红色资源,细心护好革命文物,用心传好红色基因,引导广大党员干部群众从红色文化中汲取精神滋养,凝聚奋进力量,助力六安现代化建设,推动革命老区展现新活力,焕发新姿态!(马德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