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六安新闻>深度报道>详细内容

【六安榜样】尊崇之光耀皖西 ——我市推动新时代退役军人工作高质量发展综述

编辑:杨庆云 来源:皖西日报社 发布时间:2024-08-01 09:18:56 【字体:

  7月29日,全国退役军人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100个集体、397名退役军人和80位退役军人工作者分获“全国退役军人工作模范单位”“全国模范退役军人”和“全国退役军人工作模范个人”称号。其中,市退役军人事务局获评“全国退役军人工作模范单位”,是安徽省唯一获此殊荣的市级退役军人事务局。

  六安是一片红色的热土,这里有一脉相承的革命基因,经历过“理想与信念”火与血的考验。2018年11月,市退役军人事务局正式组建成立,作为全省率先挂牌成立的市级退役军人事务局,组建以来,该局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聚焦全市13.8万名服务对象的需求期盼,围绕“让退役军人成为全社会尊重的人,让军人成为全社会尊崇的职业”这一目标任务,加强顶层谋划,打牢基层基础,推动工作落实,让革命老区的退役军人工作焕发出勃勃生机,从奠基启新、爬坡过坎迈向高质量发展新征程。

  用心用情,做好服务保障

  作为革命老区、兵员大市,市委、市政府更加重视退役军人工作,将退役军人工作作为一项重要政治任务,纳入党政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年度综合考核、政府目标管理绩效考核,列入法治建设和平安建设考核。按照中央及省委、省政府要求,市退役军人事务局联合组织、编办、财政、人社印发《关于完善退役军人基层服务保障体系建设工作的通知》,齐抓共管,统筹推动,形成一层抓一层、层层抓落实的工作格局。

  截至目前,市、县两级党委退役军人事务工作领导机构、行政管理部门全部组建,“四级书记主抓退役军人工作”的格局建立巩固。全市建成市县乡村四级“五有”退役军人服务中心(站)2120个,其中2084家服务中心(站)创建全国示范型服务中心(站);全市13.8万名服务对象100%建立电子化“一人一档”,服务保障系统实现市县乡村四级直联、服务对象实时互联。这张覆盖全域、深入人心的服务保障网络,时刻为退役军人提供着全方位、多层次的服务。

  离开军营后,如何更好地走向人生的第二战场,实现二次就业,是直接关系到退役军人生活质量的头等大事。面对退役士兵重返社会的挑战,市退役军人事务局率先在全省铺开政府安排工作退役士兵待安置期进机关跟班见习工作,这一“六安做法”不仅破解了退役士兵“水土不服”的难题,更让他们在实战中锤炼能力、积累经验,为未来的职业生涯铺设了坚实的基石。

  退役士兵倪源参加了当年度的岗前见习,分配在市残联,主要负责单位文明创建和党建工作。“残疾人是一个特殊困难的群体,在这里我感受到作为一名退役士兵的荣誉感、责任感、归属感。我将在新的工作岗位上继续发挥退役士兵本色,为残疾人事业贡献力量。”谈到见习感悟,倪源如是说。

  如今,我市移交安置质量全省靠前,全市军转干部100%安置到公务员岗位,正团职转业干部100%安排到市直实职处级岗位,政府安排工作退役士兵100%安置到企事业单位。

  为让退役军人在新的人生战场上继续发光发热,市退役军人事务局创新开展“添翼行动”,通过“定向用工+联合培养+持证上岗”的培训就业模式,为退役军人插上技能的翅膀,让他们在就业创业的广阔天地中自由翱翔。

  异地技能培训暑期特色班就是“添翼行动”的一项具体举措。“通过打破地区界限,统筹共享优质培训资源,不仅满足了退役军人的个性化培训需求,更提升了他们的就业竞争力。”市退役军人事务局副局长崔勇介绍,该局连续五年超额完成自主就业退役士兵年度培训任务,吸纳103家优秀军创企业成立市退役军人创业者协会。在市退役军人事务局的精心组织下,越来越多的退役军人在技能提升中找到新的方向,在就业创业中焕发出新的活力。

  全面多维,落实尊崇关爱

  在六安这片红色热土上,“让军人成为全社会尊崇的职业、让退役军人成为全社会尊重的人”不仅是空谷回响的口号,而是已深深植根于城市的每一寸肌理,化作了一系列温暖人心的具体行动。

  纪念,是对历史和先辈最好的尊崇。2022年9月,全省首部保护革命遗址遗迹的地方性法规——《六安市革命遗址遗迹保护条例》正式出台。2023年7月,市烈士纪念设施保护中心挂牌成立。近年来,我市扎实做好烈士纪念设施管护利用工作,先后开展全市县级及以下烈士纪念设施管理保护专项行动、全市县级及以下烈士纪念设施集中整修工程,争取上级资金4788万元,修缮、迁移各类烈士纪念设施573处,全市5849处烈士纪念设施实现数字化、规范化管理。如今,这些英烈曾奋斗或长眠之地,已成为激发群众爱国热情、传承红色基因的重要场所,每年近400万人次走进烈士纪念设施开展爱国主义教育活动,让红色基因融入血脉,让英烈精神薪火相传。

  体现尊崇尊重,不止于特殊时间节点的营造,更在于平时的润物无声。近年来,我市持续强化全系统纵向协同,市、县两级财政每年设立1000余万元退役军人困难帮扶资金池,广泛开展常态化联系退役军人、爱心送进光荣门、光荣牌悬挂、为立功受奖现役军人家庭送喜报等活动,实现联系全覆盖、走访经常化、帮扶精准化。

  同时,我市持续为退役军人、军人军属的优待关爱加码添力,自2022年3月正式启动优待证申领制发工作以来,全市制发优待证13.5万余张,先后推出两批6大项优待目录清单,与117家企业建立拥军优待清单,全市33家A级旅游景区、246条公交线路面向持证者免费。一次次真金白银的投入,让优待证的含金量成色更足,使尊崇关爱在六安落地有声,广大退役军人的获得感、幸福感、荣誉感不断增强。

  擦亮品牌,打造“六安样板”

  在市退役军人事务局的精心布局与不懈推动下,我市退役军人工作不仅在服务保障与尊崇氛围营造上硕果累累,更在多个领域开拓创新,成功塑造了一系列具有鲜明地域特色与深远影响的亮点品牌。其中,市、县两级“局长有约”约访工作机制的创新设立,便是该局在退役军人权益保障领域的一次大胆探索与深刻实践。

  今年5月,金安区退役军人方敏由于经济拮据,无力承担医保卡年费,被相关部门暂停使用。按照有关规定,即便补缴费用也得半年后才能恢复正常,这可急坏了一家人。一次社区走访,市退役军人事务局工作人员了解到这一情况后,将方敏列入当周“局长有约”计划。特事特办,约访第二天,金安区退役军人事务局局长就协调相关部门为补缴年费的方敏恢复医保卡使用功能,并根据现行政策法规给予适当救济,帮他渡过难关。

  “‘局长有约’工作机制效率高、力度大,真心点赞!”恢复医保卡使用功能的方敏家属在定点医院申领完药品后,对“局长有约”约访工作机制赞不绝口。

  “要把约访过程变为解决问题、宣讲政策、疏导情绪的过程。”市退役军人事务局党组书记、局长刘太平表示。2023年以来,市退役军人事务局通过建立市、县两级“局长有约”约访工作机制,实现退役军人接待窗口前移,变退役军人“来访”为领导干部“约访”、变“被动化解矛盾”为“主动解决问题”,让广大退役军人急难愁盼问题有人接、有人管、有人办,有效解决了退役军人的实际困难和问题,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六安经验”。

  作为革命老区,我市在双拥共建的道路上更是走在全省前列。从“城连共建”到“舰城”共建,再到“护航战鹰”拥军行动,我市不断探索与实践,打造了涵盖陆、海、空多领域的拥军品牌。同时,军休人员“市级统管”模式的率先尝试,以及“迎驾长城基石工程”项目的成功落地,更是为其他地区提供了可借鉴的宝贵经验,彰显了我市在拥军优属工作上的创新与担当。

  付出终有回报,努力总有收获。2021年至2023年,我市“退役军人工作”目标考评成绩连续三年居安徽省系统第一名。我市蝉联四届“全国双拥模范城”,六次荣膺安徽省双拥模范城,两次实现“安徽省双拥模范城”市、县“满堂红”。2019年至今,市退役军人事务局先后荣获全省爱国拥军模范单位、全省退役军人工作模范单位称号等20项省级以上荣誉表彰。

  荣誉既是鼓励,更是鞭策。刘太平深情地表示,作为退役军人的“娘家人”,将始终秉持“以退役军人为中心”的工作理念,不断优化服务流程、提升服务质量,努力为每一位退役军人提供更加贴心、更加优质的服务保障,让尊崇之光全面照亮退役军人的前行之路。(记者 黄雪彦 崔璨 实习生 孙昊)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打印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