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 新征程 新伟业——皖西记者走基层】从出圈到“出海” 从非遗到产业
制图 李杨
春风和煦,走进裕安区徐集镇的六安市康尔惠食品股份有限公司,空气中弥漫着麦芽糖的甜香。
“我们刚刚收到新加坡客商的订单转账,这是我们徐集花生糖首次走出国门。拿到出国‘护照’,再经过海关检验合格后,徐集花生糖实现了‘出国梦’。”日前,徐集花生糖产业协会会长、六安市康尔惠食品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李翔,向记者兴奋地介绍徐集花生糖出口新加坡的经过。
今年年初,新加坡客商在深圳偶然间吃到徐集花生糖,被徐集花生糖的美味所打动,于是主动联系六安市康尔惠食品股份有限公司签订采购订单。在地方政府的支持和指导下,企业积极完善相关手续,徐集花生糖首次“出国”,亮相新加坡市场。
“徐集花生糖以其健康、美味的特性,赢得了新加坡消费者的喜爱,对于深耕徐集花生糖的本土企业来说,这是一种全新的机遇和挑战。在食品行业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徐集花生糖凭借其独特的口感和精湛的制作工艺,展现出强大的生命力和竞争力。”李翔信心满满地说:“我们将继续做好产品,更迭产品系列和包装,以提升地方产品的品质和竞争力,迎合更多更大的市场。”
近年来,徐集镇始终夯实“徐集花生糖”的农产品品牌建设,为从源头把控住花生糖原材料的品质,该镇坚持农业生态保护的发展理念,在花生种植方面,积极引导农户生产,因地制宜,多品种种植。做好土地资源保护工作,建立基本农田保护区,严控工业面源污染,保证花生源头的生产环境,种植出高产、优质、无公害的原料花生,从而生产出健康、安全、营养的花生食品。积极推进生产单位建立农产品质量安全标准和认证体系,实现产品全过程质量控制,使广大消费者选得舒心、吃得放心。
记者了解到,当前,徐集花生糖生产企业有“六州”“皋西花”“夏军”“翁家糖坊”等十余家,主要是以家庭作坊式生产经营为主,其生产技艺、材料等级、制作环境各不相同。花生糖产业发展缺少统一的、规范化的标准体系,导致徐集花生糖产业发展中面临“行业规范不健全、产业凝聚不强、产业规划不清晰、品牌效应薄弱、生产规模不大、销售渠道不宽”等问题。
为有效破解上述发展难题,推动“徐集花生糖”产业做大做强,徐集镇积极借助“双招双引”政策,引进英山县大别山置业有限公司,投资1.2亿元兴建徐集花生糖现代化综合产业园(农产品深加工小微产业园),新建厂房4栋32000平方米,综合楼1栋9层3000平方米。下一步,该镇将依托产业园优势,进一步整合徐集镇花生糖产业优质资源,推动花生糖产业从散而小向园区集群规模化、标准化发展,努力扩大“徐集花生糖”的品牌影响力。
“我们将借助产业园平台优势,整合优质花生糖生产资源。通过培育扶持龙头企业,借助产业园平台搭建企业互联渠道,鼓励生产企业兼并重组,强强联合,推动花生糖产业集群化,并通过产业园汇聚花生糖生产技艺传承人才,建立专业化研发队伍,推动花生糖生产技艺不断改良,提升产品生命力、竞争力和市场影响力。”徐集镇镇长蔡志祥说。
以“老手艺”创造“新经济”,用非遗技艺扮靓产业新景。徐集镇正积极筹划在徐集花生糖现代化综合产业园里建造“徐集花生糖”历史展览馆、制作技艺体验馆和电商直播基地,结合镇内“紫荆花怡养小镇”开发融中医疗养、康复养生、花生糖文化体验为一体的旅游精品线路,并利用直播带货等互联网功能提升花生糖产品知名度和“徐集镇花生糖”品牌影响力。(记者 张世巧 桑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