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农”开皖西进步教育先河
朱蕴山像
安徽省立第三甲种农业学校旧址
编者按 皖西学院位于安徽省西部具有丰厚历史文化和激昂红色文化的革命老区六安市,是皖西地区唯一的一所本科高校。2000年3月,原六安师范专科学校、皖西联合大学和六安师范学校三校合并组建而成皖西学院。年轻的皖西学院同时也具有比较悠久的办学历史,其最早的办学渊源可以追溯到1918年建立的安徽省立第三甲种农业学校。
近代以来,皖西地区的经济发展比较落后,教育事业也不够发达。到辛亥革命时,六安城区只有少数几家小学堂和中学堂,而且六安州直隶中学堂的校舍还在1914年初的白朗农民起义军攻占六安城的战火中毁坏,中学堂随即停办,致使六安州陷于没有中等教育机构的困境。而此时,国际上有第一次世界大战在进行、俄国爆发了十月革命,国内的护国运动波及全国,皖西地区的民众渴望学习知识、探索真理,因而要求建立中等学校的呼声很高。
安徽省立第三甲种农业学校的建立
辛亥革命后,全国各地纷纷改建或新建职业教育机构,出现了一批新式农业学校,经济落后的安徽省就有建于省城安庆的安徽省立甲种农业学校和建于芜湖的安徽省立第二甲种农业学校。
为了满足皖西人民的求学需求、宣传进步思想,1918年,受省内进步人士的委托,六安籍进步人士朱蕴山、刘希平和皖西教育界知名人士桂月峰着手筹办安徽省立第三甲种农业学校(简称“三农”)。朱蕴山是我国著名的政治活动家和爱国民主人士,早年曾加入光复会、同盟会和国民党,也曾加入共产党、参加南昌起义,建国后曾先后出任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全国政协副主席、民革中央主席等。刘希平是著名教育家,曾参与创办安徽江淮大学等多所学校,1920年出任设于芜湖的安徽省立第五中学校长。桂月峰是清末秀才,早年就读安徽高等学堂、两江师范学堂并留学日本,曾加入同盟会和国民党,192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并参加红军,后被捕牺牲。
朱蕴山、刘希平、桂月峰筹建安徽省立第三甲种农业学校的举动得到社会各界的支持,校址设在六安历史上非常著名的赓飏书院旧址(1922年牵至县城北郊)。学校于1917年冬筹建就绪,邀请时任安徽省立第二甲种农业学校校长的沈子修出任校长,桂月峰任学监(训育主任),朱蕴山任文牍(秘书)。沈子修早年毕业于两江师范学堂,曾参加同盟会和国民党,抗战胜利后,任中国民主同盟安庆市分部主任委员;全国解放后,曾任中国民主同盟中央委员、安徽省人民政府副省长、省政协副主席、民盟安徽省副主委等。
“三农”校名中的“甲种”是为了区别于“乙种”农业学校和一般的农业学校。根据当时的学制规定,甲种农业学校可以同时设立多种农业学科,而乙种农业学校只可设二至三个农业学科、一般的农业学校只能设单个农业学科。
经安徽省教育厅批准,安徽省立第三甲种农业学校于1919年7月正式招生,首批招收两个班80人,学生主要来自皖西地区和邻近的湖北、河南两省;学校最初开设农学、森林学两科,准备逐步向多学科发展;学制为四年,其中包括预科一年、本科三年。
植根田园林地,培养农林人才
作为一所培养农业技术人员的新型学校,“三农”从成立之日起,就秉承现代教育理念,致力于培养掌握现代农业技能的应用型人才。时值新文化运动兴起、科学与民主的新思想开始传播之际,学校的创办者根据建设新式学校的需要和皖西民众质朴、实干、勇敢、坚毅的群体性格,提出了“质实勇毅”的校训,其实质就是立足实际、诚实为人、勇于实践、不懈进取。所以,“三农”在建校之初,就开始培育脚踏实地、自强不息的精神文化,并把这种精神文化融化于师生的教学过程和实践活动中。
“三农”是一所现代农业学校,因而课程设置的专业性特征非常突出。考虑到当时学生的知识基础,学校在预科班开设了国文、英文、数理化、动植矿物、农业地理等方面的基础课程;农、林两本科班除继续一些基础课程外,还开设气象、土壤、肥料、昆虫、测绘、植物遗传、植物嫁接、养蚕、村镇建设等共同必修学科。此外,农本科还开设农业概论、农作物栽培、园艺、农业病虫害、畜牧、农业经济、农业制造、农场管理等专业课程;林本科还开设森林学、植树造林、园林学、林木病虫害、森林管理、林业经济、林业制造、林场管理等专业课。不仅如此,学校也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开设有音乐、图画、体操等非专业课程。不难看出,“三农”自办学伊始,就是一所完全意义上的现代教育机构。
“三农”的现代教育特征不仅表现在课程的设置上,也表现在注重学生的实验实习、培养学生的职业技能上。建校伊始,校内就建有温室、温床、水塘、肥窖、苗圃、菜圃、桑园、桃园、花果砧木园、稻麦棉实验区等;建校第三年,又增建了蚕房,准备设置蚕学科。在农学科的《农作物栽培》课中,进行稻麦棉的栽培实践和品种改良试验;在《畜牧》课中,进行饲养家畜家禽、蜂、鱼等实践。本科学生每周都要进行4—6小时的实验实习,然后按照教师的要求,撰写实验实习报告。
“三农”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还表现在新校舍的建设上。“三农”开始是利用赓飏书院的旧舍为校舍,但旧书院的建筑显然不能满足现代农业学校教学的需求。所以,在首批学生到校、教学活动正式开始的同时,师生就开始进行新校舍的建设。学校起窑自烧建设校舍所需的砖瓦;学监桂月峰步行至霍山,廉价采购来建校舍所需的优质木材并编成木排,沿河运回。学校边教学边建设边搬迁,到1922年夏末,新校舍就建成;同年秋季开学时,学校全部迁入新校舍。音乐教师余良筹为此谱写庆祝歌:“欢喜、欢喜、欢喜!吾校有根基。校舍幢幢起,望岳依城临淠水。农林实习场所,宽阔无与比。冈陵间,川原际,亭台下,池沼里,开发天然利……”“三农”师生自力更生建校园的壮举,既是学校师生立足实际、勇于实践、不懈进取精神的生动写照,也反映了师生的乐观心态和人文情怀。
由于学校师生践行脚踏实地、自强不息的校园精神,学生通过理论学习和实验实习,都能掌握扎实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因而学生踊跃投考。短短几年,“三农”就成为安徽省著名的新型学校,为社会培养了一批优秀的农林技术人才。
延聘名师,宣传进步思想
朱蕴山等进步人士创办安徽省立第三甲种农业学校的目的,既是为了满足皖西民众求学的愿望,也是为了宣传进步思想。因此,“三农”在努力将学生培养成农林应用型人才的同时,也非常注意培养学生进步的世界观和人生观,教育学生树立远大理想、以天下为己任,因而学校很快成为皖西地区宣传进步思想、开展进步活动的阵地,同时也是安徽省最早进行进步思想教育的学校之一。
“三农”的创办者和负责人是一批进步人士,其所聘任的教员也大多是一些思想进步、学问渊博的知名人士,其中包括国文教员、现代著名作家钱杏邨(阿英),总务主任兼农林管理学教员、被称为“六安三才子”之一的江伯良(建国前曾任安徽省政府秘书),村镇建设教员、农林生物学家乐天宇(毛泽东友人,后创建延安中国农学会、提倡开垦南泥湾、任教于北京农业大学、筹建中国科学院遗传研究所、担任林业科学研究院一级研究员等)、国文教员金禹侯(后任“二农”教务主任)、英文教员苏卓云等。此外,文牍朱蕴山兼教修身课,学监桂月峰兼教农林经济课。教员学识广博还体现在,一些教员同时教授两门、甚至更多的课程,如数学教员晏崇伯兼教测绘课;体操教员沈岘亭不仅教行伍操和健身操,还兼教气象学和农业地理两门课。这些思想进步、执教多年的新派人物虽然身处偏僻的皖西地区,却时刻关注着天下大势和国家命运,在教学过程中不仅传授专业知识和技能,而且传播科学和民主思想,深受学生欢迎,对大多来自贫困乡村的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和人生目标起到了关键作用,同时也开始孕育出学校“志存高远、脚踏实地、敢为人先、自强不息”的精神文化。
“三农”成立时,正值新文化运动兴起、五四运动爆发、中国由旧民主主义革命向新民主主义革命过渡时期,新旧思想激烈交锋。学校在课程设置和教学安排中,废除旧式经 文内容,提倡白话文,引导阅读进步书刊,宣传科学民主思想,传播马克思主义,重视生产试验和体育锻炼,鼓励学生向多方面发展。所以,由进步人士发起的“三农”一成立,就成为六安进步思想、革命活动的中心,在安徽省教育界刮起了一阵新风,成为安徽省传播新文化的重要阵地。
由于当时的六安比较闭塞,沈子修、桂月峰、朱蕴山等学校负责人就通过旅外同乡和芜湖科学图书社购进不少进步书刊,如《民约论》、《天演论》、《进化论》、《独秀文存》、《胡适文存》、《唯物论基础知识》、《共产主义A、B、C》、《赤都心史》、《俄乡记程》、《新青年》、《新潮》、《小说月报》、《晨报》、《民报》、《时事新报》、《东方杂志》、《新闻报》、《申报》等,并在校内组织“读书会”,组织师生学习进步书刊,宣传马列主义,主张“以俄为师”。
国文教员钱杏邨在课堂上侧重于新文艺的介绍,极力提倡白话文、演白话戏,公开宣传十月革命,介绍列宁、高尔基、陈独秀、李大钊、鲁迅等人的革命事迹和文章。他还把鲁迅的《狂人日记》《孔乙己》等作品编进了学校的国文讲义,在教学过程中批判封建思想,宣传新文化。
当时的六安社会风气不正、爱国观念淡薄、封建习俗浓厚。“三农”师生为了改变这种状况,准备演出话剧、开办义务夜校,以教育群众。他们克服各种困难,首先编导、公演了话剧《朝鲜亡国史》,这是六安历史上的第一次话剧演出,反响热烈,效果很好。后来,“三农”师生又先后编排、演出了《不平鸣》《新家庭》等白话戏,同样收到很好的效果。他们利用演出的收入和自己的捐款办起了义务夜校,招收城内的失学儿童和手工业工人,分班授课。夜校由钱杏邨和部分高年级学生担任教员,自编自印教材,免费发放书籍、纸笔等文具,向学员传授文化知识和新思想,在城内产生良好影响,学员人数不断增加。(上)(舒和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