舒席艺人:让指尖技艺焕新生
立秋已过,暑意未消,舒城人依然少不了透气凉爽的舒席。曾几何时,盛夏时节,夜幕降临,躺在妈妈用温水毛巾擦拭过的凉席上纳凉,听着大人们讲故事,仰望着璀璨的星空……这种惬意,已成为老一辈舒城人儿时的美好回忆!
舒城县的舒席生产历史悠久,明英宗朱笔御批“顶山奇竹,龙舒贡席”。舒席制作技艺,2008年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扩展项目。舒席不仅是一种具有实用价值的夏令佳品,更是优美典雅的美术工艺品,主要产品有传统的睡席,新品种有榻榻米席、枕席、童席、座垫席、沙发套席、人物字画席、壁画席、茶几垫席等,是一种与生活密不可分的技艺。一代又一代人的传承和发扬,形成了舒城地方特点的工艺与文化,已成为舒城走出去的一张靓丽“名片”。
坚守保护,让非遗资源“活”起来
走进素有“舒席之乡”的舒城县城关镇孔集街道,沿途可见一家家竹制品厂热火朝天的生产场面。在舒丰村村民宋德林家中,堂屋里散落了一地的篾条,他正在抓紧时间制作舒席,双手快速地将篾条上下翻动,再拿竹篦压紧……40多岁的宋师傅已经从事舒席编织20多年了。
曾经,舒席年生产2.3万条,出口1.7万条,创造历史上舒席生产和出口纪录的原国营舒席厂,一直承载着“舒席人”的记忆和骄傲。“上世纪90年代,情况发生了变化,市场上竹席、藤席、亚麻席等新产品的普及,工业化浪潮的冲击、传统手工生产效率低,舒席市场竞争力弱,手艺人挣不到钱,席农纷纷丢下篾刀与竹匹,或外出务工或走进工厂,传袭了2000多年的舒席编织技艺成为正在消失的指间艺术。”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苏成军介绍说。
为了舒席手工技艺能完整地保护与传承,在该县文化部门的大力支持下,舒席制作技艺代表性传承人苏成军、张少云、查勇等开始了舒城非物质文化遗产申报、保护与传承之路。通过几年的努力,舒席制作技艺2006年入选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2008年入选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扩展项目。同时,主动走入市场,获得经济效益,留住一批手艺人,培养一批传承人,使这一沉睡中的非遗资源成为“活”资产。
匠心传承,让非遗文化“亮”起来
在舒席制造厂——安徽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传习所,舒席工作室内陈列的一件件展品,有不同颜色的篾丝手工编成的仿郑板桥的《兰竹图》、徐悲鸿的《奔马图》、吴作人的《骆驼》以及《天女散花》《嫦娥奔月》等,这些都是一代代老艺人心血和智慧的传递。
“舒席的核心技艺是手工制作,一般需要6-7年的学习,才能掌握裁料、开竹、破条、切头、起黄、匀撕、蒸煮、刮篾、编织等10多道工序。”在苏成军眼里,看似简单的工序,也有其独特的“门道”。“要做出精美的工艺舒席,不仅编织要求经纬编排匀称,篾纹笔直整齐,还需要编织匠人懂得画理,编织的过程做到心中有画。”苏成军介绍说。
为了适应工业化、市场化趋势,舒席生产从没有停止过“机械化”的进程,先后实现了破篾、划篾、起篾、杆篾、撕篾、刮篾等多道工序的机械化。“即使这样,舒席制作的大多数核心环节,仍需要手工技艺操作,因为舒席编织不仅程序多,技术要求也高。”苏成军说,作为非遗项目——舒席制作技艺的“提灯人”,他通过兴建舒席编织厂,挽留老艺人精进手艺;在高校系统开课教学、提供非遗传习基地等措施承担着非遗的传承与创新工作,力争让非遗文化传承之路走得好、走得远。
打造品牌,让非遗资产“火”起来
2016年以来,苏成军参与到“非遗进校园”系列活动,带着竹编作品走进了许多知名高校。如今,苏成军和家人开始尝试新媒体,试水非遗项目——舒席制作技艺走进直播间,让更多人了解舒席、喜欢舒席、关注舒席,让非遗文化像金子般发光。同时,通过现代工艺、技术与非遗的结合,推进舒席传统工艺在一代又一代人的手中不断传承,也让手艺人吃上手艺饭,走上致富路。
近年来,该县文化部门探索“政府主导+社会力量支持+学校主体参与+专业机构组织+媒体立体传播”的模式,鼓励帮助传承人宣传展示自己的作品集,加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播普及力度。
“下一步,我们将通过鼓励帮助企业升级加工设备,创新舒席产品,创造舒席品牌,提升舒席系列产品可见度、美誉度和影响力,在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的同时,探索出市场化路径,也能给当地百姓带来一条创业致富路。”舒城县文旅体局党组成员潘伟介绍说。(胡圣卫 皖西日报融媒体记者 黄雪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