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名文化“薪”与“火”
未名四杰
叶集区博物馆未名四杰场馆陈列
韦素园墓碑
未名四杰部分著作
沿着时间的轨迹一路走来,未名,一直与叶集有着千丝万缕的关联。
从同一个集镇同期走出一批青年作家、翻译家、教育家,又同时聚集在鲁迅麾下,这是一种罕见的地域文化现象。
每一种文化,都蕴含着特有的精神力量,未名文化,也同样如此。
一百年前,作为“未名社”骨干、最早一批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团员的韦素园,拖着病体依然坚持文学创作。优秀的文化传统和革命精神,是历史留给我们的宝贵财富,也是开拓未来的丰富资源和精神动力。一百年后,在韦素园故乡——安徽省六安市叶集区,专家和学者齐聚,共同探讨并总结提炼“未名精神”,希冀很好地将其传承和发扬,激励新时代的青年奋发向上。
源——未名文化与叶集
沿着时间的轨迹一路走来,未名,一直与叶集区有着千丝万缕的关联。
一百多年前,韦素园、台静农、韦丛芜、李霁野四个人先后出生在叶集老街,他们共同经历了幼年时代的平凡岁月。再后来,他们次第来到北京,聚集在鲁迅的麾下,从此与“未名”二字结下了不解之缘。
1925年8月,由鲁迅发起成立的“未名社”,在国家民族前途晦暗,文学运动波澜壮阔的历史背景下,积极投身“五四”新文化运动,以丰硕成果赢得了现代文学史上的一席之地,成为“五四”后期的重要文学社团之一。“未名社”六名成员中除鲁迅和曹靖华外,韦素园、台静农、韦丛芜、李霁野都是叶集人。上个世纪80年代中期,《霍邱县志》中专章记述了“未名社”,把韦素园、台静农、韦丛芜、李霁野合称为“未名四杰”,这是“未名四杰”一说的最初来源。
从同一个集镇同期走出一批青年作家、翻译家、教育家,又同时聚集在鲁迅麾下,这是一种罕见的地域文化现象,也是中国现当代文学史上的奇迹。“未名四杰”也因为一度与一个文学巨人站在了一起,受到了他的关心爱护和指导,加上自己脚踏实地的努力,在现代文学史上留下了自己的足印。
说起“未名四杰”,有一个地方不能不提,那就是四人曾共同就读过的明强小学。1914年,叶集成立了第一所公学——明强小学。后来,韦素园、台静农、韦丛芜、李霁野就是在这里,开始接受中西融合的新式教育,并一步步成长,最终完成了从小镇青年到文学革命先锋的觉醒之路。
几经风雨变迁,如今的明强小学原址已经成为叶集老年大学。时间不语,唯有院内几株粗壮的梧桐树默默站立,见证了岁月的沧桑。
一个世纪风雨兼程,一百余载春华秋实。如今的叶集明强学校承载着明强小学、叶集二小、叶集二中、叶集中学等诸多老校的深厚底蕴,肩负着传承明强精神、弘扬未名文化的重要历史使命。漫步校园,教学楼、走道旁、操场上,有关“未名”的标语标牌标识,随处可见。
据叶集明强学校党支部书记、校长杨兆银介绍,近年来,明强学校通过整合历史资料、专家授课等形式,挖掘“未名四杰”的生平轶事特别是在明强小学里点点滴滴,并通过主题班会、德育课、道德讲堂的形式向同学们讲述“未名四杰”与鲁迅结下的浓厚友谊以及他们以未名社为阵地追求光明、与黑暗势力斗智斗勇的故事。
“学在明强,志在四方。明强学校将追索叶集文化之根,以传承明强精神、弘扬未名文化为己任,矢志不渝地教育我们的下一代‘明白国家富强之道理’,让未名文化薪火相传。”杨兆银说。
薪——始终坚守的民间力量
文化越有乡土气息,越有自然吸引力,叶集区有这么好的未名文化资源,如何去深入挖掘与研究、积极传承与发扬?
原六安市民间文艺家协会会长朱德奎和众多民间文艺家一起,怀着对未名文化研究极大的兴趣,自发地组织起来,收集整理资料,并多渠道筹集资金,尽力而为,不计得失,为未名文化的挖掘做一些沧海拾贝的工作。
朱德奎与20多位专家学者,耗费一年的时间和精力后,2012年11月,未名春秋系列丛书——《叶集“未名四杰”追忆》正式发行。书中收入了当代学者对20世纪20年代,从叶集走出的“未名社”四名主要创办者韦素园、台静农、韦丛芜、李霁野的回忆文章。可以说,这是六安民间文艺家深入挖掘未名文化的一份成果。然而,受种种条件限制,大家自费编撰的丛书,也就陆续推出了两本。
在朱德奎眼中,“未名社”那种艰苦创业、开拓进取,脚踏实地、不尚空谈的精神,仍然值得年轻一代去传承与践行。“当前,我们所有的努力,都是些基础性的工作。在未名文化传承方面,最终要靠一代代的年轻人,特别是我们校园的师生,在一代代的孩子心中,打下良好的思想基础,从初中到高中,从知晓到喜欢,然后才谈得上弘扬与传承。当然,在城市地标、文化场馆、公园道路上,也要留足空间,去体现未名文化元素,在潜移默化和徐徐熏陶中,让大家把传承当成一种自觉,然后我们才有信心将其打造成地域特色的文化产业。”对于未名文化的传承,朱德奎建议道。
每一种文化,都蕴含着特有的精神力量,未名文化,也同样如此。打开由叶集区作协主席黄圣风编写的《韦素园传》,越深入地看下去,就越为那一代如韦素园一样的青年身上的可贵精神所深深触动。1920年8月22日,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宣布成立,作为最早一批团员之一的韦素园,在负责接管未名社社务期间,患有严重的肺结核,但是他坚持拖着病体从事编辑、校对、出版等工作,甚至在咯血中还依然坚持文学创作。他是“未名社”的骨干,也被鲁迅称为“守寨人”,他的精神始终鼓励着其他成员,正如鲁迅先生在《忆韦素园君》中所说的那样,“韦素园却并非天才,也非豪杰,当然更不是高楼的尖顶,或名园的美花,然而他是楼下的一块石材,园中的一撮泥土,在中国第一要他多。”
时光流转,情怀依旧。在《韦素园传》的后记中,黄圣风深情地写道:“我写这部书,就是因为心中的情怀。多年来,我研究未名文化,挖掘未名遗存,把地方文化的记忆、弘扬和传承当成一种义不容辞的责任。未名文化是皖西宝贵的文化资源,是一种精神财富,它蕴含的力量,只有在不断的挖掘中才能闪耀更加夺目的光彩。”
虽然“未名四杰”自离乡后很少回到故乡,但是无论他们走到哪里,身处何地,始终没有忘记故乡。叶集区的街巷、河流、美食、乡情乡音,一直印刻在他们的脑海中,留在他们的诗歌、散文、小说、图画中。“未名四杰”对于叶集潜移默化的影响,可谓无处不在。在未名文化的熏陶和长期影响下,叶集本土文学创作空前繁荣,目前正在创建全国文学之乡。薪火相传,代代相承,叶集的文脉,如悠悠史河水,源远流长。
当年,“未名社”的文学精神,也得到了鲁迅的高度赞誉。作为一个文学社团,“未名社”在浩如烟海的中国文学史上,或许只留下鸿爪雪泥,但是,这些未名人的救亡图存和启发民智的理想及实践,却始终坚定有力、矢志不移。抚今追昔,“未名社”仍是中国文坛不可磨灭的印记。如今,100年过去了,“未名社”先贤们所创立的“艰苦创业、开拓进取,脚踏实地、不尚空谈”的精神依然如一盏明灯,指引着当代青年的前行之路。
火——文化传承迎来时代契机
新的历史时期,未名文化的弘扬、传承、发展迎来了新的契机。2020年8月18日,叶集区委书记赵珞在区委一届十次全体(扩大)会议上指出:“深入挖掘叶集的红色文化、未名文化、商贸文化和改革文化,让特有文化元素加持叶集城市内涵。”
如今,走进叶集区,随处可见以“未名”命名的地标性建筑。未名湖、未名广场、未名路……未名文化同红色文化、改革文化、商贸文化一道作为城市建设和发展的丰厚底蕴和内涵,已成为地域文化的一张靓丽的名片。
在叶集区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主任台运中的带领下,我们走进叶集红色文化展览馆。在馆内醒目位置,有一个关于“未名四杰”的版块——觉醒年代。从“未名四杰”幼年期间的思想启蒙,到青年时代的艰苦创业,一幅幅充满年代感的历史图片,一段段动人心弦的历史记录,把我们的思绪瞬间拉回到了百年前那个风雨如晦的历史时期。
近年来,叶集区推出了一批丰硕的未名文化研究成果,也搭建了众多传承弘扬的载体,但是目前,未名文化仍缺少全国性的、常态化的、有影响力的未名文化学术研讨会,对未名文化精神内涵的提炼还处在百家争鸣阶段,没有统一起来。
“我的想法是,能不能党委、政府牵头,学术机构主导建立起常态化的未名文化研究平台,支持一批未名文化研究队伍和学术带头人,形成未名文化研究的浓厚氛围。然后对未名文化精神再提炼,形成大多数人认可,具有共同价值取向,符合时代要求的精神内涵,进行不断弘扬。同时,围绕未名文化开展多种形式的宣传活动,形成‘讲未名、学文化、践精神’的良好局面。”对于下一步更好地传承、弘扬未名文化,台运中提出了自己的建议。
“未名四杰”从叶集区走出来,他们创造的精神财富,展现的未名精神,值得深入挖掘、提炼、弘扬。总结、提炼、弘扬未名文化精神,必将为助推叶集区“在中部崛起中闯出新路、在推进省级毗邻地区高质量发展中做出示范”提供强大精神动力。我们也坚信,未名文化的影响力,绝不仅仅停留在他们的故乡和当前,而是将随着历史的车轮进一步发扬光大,在新时代绽放出更耀眼的光芒。(皖西日报融媒体记者 汪娟 张少尉 储著坤)
(本文资料图由叶集区委史志室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