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支笔的匠心传承
——江澄洁和“一品斋”的故事
2021年11月19日,对六安省级非遗项目“一品斋”毛笔制作技艺代表性传承人、70岁的江澄洁来说,是个值得铭记的日子:“一品斋”终于拿到了国家知识产权局发来的商标注册证,这两年她辗转知识产权局、跑商标代理机构,咨询业内专家,和商标抢注对象斗智斗勇,就是为了拿到这张宝贵的证书。
“我心中一直压着的那块大石头,感觉突然就落地了!”说这话时,手捧“一品斋”商标注册证书的江橙洁老师脸上终于绽放出久违的笑容。在江澄洁的心目中,“一品斋”三个字就像自己的亲人一样,在过去的40多年时间里,她专注于“一品斋”毛笔制笔工艺的整理和恢复,执着于这项非遗文化的保护与传承,大半生的酸甜苦辣、百感交集几乎都浓缩在这小小的一支毛笔上。
一辈子都在做一支笔
那么就来说说江澄洁和“一品斋”之间的故事。
六安一品斋毛笔问世于清道光年间,和徽墨、歙砚、宣纸并称文房四宝,至今已近两百年历史。早在1909年的南洋工艺品赛会上,一品斋毛笔就获得金、银质奖牌各一枚。上世纪七八十年代是一品斋毛笔的“高光时刻”。1977年以来曾多次荣获省、轻工业部及同行业金、银质奖和优质产品奖。鼎盛时期的一品斋,年产毛笔近百万支,远销日本、韩国等国家。
赶在一品斋发展如火如荼之时,江澄洁被招工进厂,那是1978年,那年她26岁。
相对于那些十几岁就开始学制笔的年轻孩子来说,江澄洁26岁进厂学艺起步较晚,但她有一股不服输的韧劲。她先从刻字这个最容易的工序开始学,因为勤奋肯钻研,后来被厂里派去歙县学做装毛笔的笔盒,也就是从那时候开始琢磨起技术。
“一支笔融入了制笔匠人的血和汗”。江澄洁说,一品斋的制笔工序一共有72道,从选毫、压毫到上胶,都需要匠人的步步打磨。在日复一日的训练中,江澄洁很快就从学徒中脱颖而出。她的竹刻楹联作品有6件赴港展出,她带团队研发生产的“劲松毫颖”牌狼毫笔蝉联两届省优,“玉版金丹”牌羊毫笔三次获部优银奖称号并远销美国、日本和东南亚诸国,业务能力强的她被提拔为业务科长,之后又被任命为经营销售副厂长。
可能是在东西南北开拓市场中,日复一日的精雕细琢中,激发了她内心深处的热爱,渐渐地,江澄洁发现,一品斋早已在不知不觉中融入了她的生命中,成了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甚至是全部!
几十年如一日坚持传承
上世纪九十年代末,随着现代化进程的加快,书写工具的不断创新,六安“一品斋”赖以生存的文化生态环境发生了变化,一品斋笔厂逐渐由盛入衰直至倒闭,技术骨干流失,制笔工艺濒临失传。从一品斋下岗后,迫于生计江澄洁在合肥虽寻得一份不错的工作,但她的心里始终放不下那支笔,惦念着“一品斋”。
江澄洁说,毛笔是她心中君子,制笔是一件高尚而神圣的事情。过去的几十年时间里,正是基于这样一种情怀,即便是在一品斋解体后,江澄洁依然保留着案头制笔的习惯,且乐在其中。每做好一批笔,她还会从里面挑选出一支她觉得最心仪的,小心翼翼地包好放在衣柜里……
所谓匠人易得,匠心难承。江澄洁就是为数不多的精通制笔也愿意继续传承工艺的人。制作毛笔是个细致活,枯坐案前,需要静得下心,沉得住气,72道工序环环相扣,没有现代化机械加工,没有流水线,一支笔里,即见匠心。
2000年前后,六安市委、市政府开始着力振兴传统产业,对老字号品牌进行保护并深入挖掘开发。坚守多年的江澄洁感觉制笔工艺再次迎来了春天。2002年,她拿出手中的全部积蓄,力图恢复“一品斋”毛笔制作的全套工艺和380多个毛笔品种,经过多年的整理保存,“一品斋”中的鸡、狼、兔,马尾毛、水貂毛等220余种笔被成功恢复,并将“一品斋”制笔工艺、流程等信息详细地整理出来,保留下了较为完整的文字资料。
2010年,江澄洁被认定为六安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一品斋毛笔制作技艺代表性传承人;2013年,皋城一品斋展研中心正式成立。2017年,一品斋毛笔制作技艺被列入安徽省非物质文化遗产,江澄洁被命名为一品斋毛笔制作技艺代表性传承人。
这一年,江澄洁已是一位65岁的老人。
古稀之年成功注册“一品斋”
为了传承一品斋毛笔制作技艺,加强百年老字号品牌保护,这几年,江澄洁一方面四处奔走为一品斋注册商标,成功申请注册了安徽省著名商标“皋城一品斋”;另一方面,她多方召集学徒想为传统工艺输入新鲜血液,前几年曾收过几个徒弟,但年轻人吃不了苦最后都没能坚持下来……
传统技艺后继乏人,成了江澄洁心里的痛。但作为一品斋毛笔制作技艺代表性传承人,她总觉得自己还能做点什么。继成功申请注册“皋城一品斋”商标后,江澄洁一直尝试以“一品斋”三个字申请注册商标。在江澄洁看来,“一品斋”三个字不仅承载着老六安一品斋毛笔厂的历史和文化,更是六安市政府和人民的文化遗产,这里凝结着她毕生的梦想和心血。2019年9月9日,江澄洁向国家知识产权局商标局提请“一品斋”的商标注册保护。令她没想到的是,2020年1月16日在满心期盼中却等来了商标局发来的驳回通知书,其理由是与张某抢先一步申请的“一品斋”商标相同,依据《商标法》三十条予以驳回。
“‘一品斋’是六安人民的文化名片,绝不能就这样被人抢注了!”一种坚定的信念让年近70岁的老人开始了商标维权之路。两年来,她拖着蹒跚的步伐,一次次走进六安市市场监督管理局知识产权保护科,并联系省内知名商标代理机构,邀请从业商标代理工作近20年的业内专家卢松杰前来相助。卢松杰详细了解案情后,提出了专业的分析与策划,一手抓驳回复审申请工作,保持申请权的延续;一手抓对张某在先申请的“一品斋”商标的异议申请。功夫不负有心人,2020年11月19日从国家知识产权局传来喜讯:裁定张某申请的“一品斋”不予注册,历经两年多,深入六安人民心中的百年老字号“一品斋”终于获得了自己的商标注册证。
“‘一品斋’终于有自己的身份证了,这下我对一品斋毛笔制作技艺的传承信心更足了!”对江澄洁来说,一品斋的成功注册,仿佛是一种使命的召唤和完成,是她在有生之年对一品斋传承与保护的一种总结。
匠心精神永放光芒
近年来,随着人类社会历史的进步,一些工艺绝活逐渐被淹没在历史的长河中。从26岁的年轻姑娘到年逾古稀的老人,江澄洁用一生时光真诚守护的制笔工艺会不会也随着时光的推移最后悄然退出历史舞台?
江澄洁坦言,自己内心深处常常感到这样的担忧和无奈。她便想,如果有了品牌的强力依托,这些工艺的文化魅力说不定就会一直绽放光芒,甚至再次创造价值,绵延子孙后代。
此次“一品斋”的成功注册,让江澄洁压在心头的一块大石头落地了,她说,有了“一品斋”商标,“一品斋”的故事就会一代一代流传下去,几代老匠人的接力和心血,自己尽其一生的努力传承也总算没有白费。
一生的时光与“一品斋”紧密相连,40余年来在保护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路上付出了一生的心血,江澄洁身上所体现出来的专注执着、坚持不懈、永不放弃的“匠人精神”,常常令人为之动容。
“在江澄洁老师的身上,我看到了一股较真劲,她的那份坚持和执着让我肃然起敬!”六安市市场监督管理局知识产权保护科科长傅孝维说。
“‘一品斋’的成功注册,对我们来说是实至名归,是百年老字号荣归故里!”说这话时,在江澄洁的脸上,我们看到了一位老匠人独有的文化自信。(皖西日报融媒体记者 谢菊莲/文 陈 力/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