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找安徽省第一个城市党支部成员高永春
在开展党史学习教育和纪念党的百年华诞之年,安徽省和安庆市有关部门筹建安徽省第一个中共城市支部纪念馆,寻找该支部早期成员高永春的下落。
寻找者提供一个线索:为什么到六安来寻找,因为高永春和高一涵是“堂兄弟”。
高一涵是中国新文化运动史和中共党史上有记载的人物。高一涵(1885-1968),原名高永浩,别名涵庐、梦弼等,安徽六安市金安区东河口人。高一涵自幼读书好学,13岁能作诗文。1912年,自费留学日本入明治大学政法系就读。1916年毕业回国,任北京大学编译委员,协助陈独秀编辑《新青年》杂志,兼中国大学、法政专门学校教授。1925年加入中国国民党。1926年,高一涵赴武昌途中于上海加入中国共产党,先后担任武昌中山大学教授、政治系主任、法科委员会主任兼国民革命军总政治部编译委员会主任,国民党安徽省党部执行委员兼宣传部长等职。"四·一二"后,蒋介石、汪精卫相继叛变革命,大肆捕杀共产党员和革命群众,高一涵脱离了共产党,避居上海,任法政大学教授、政治系主任和吴淞中国公学大学部社会科学院院长。成为中国著名的法学工作者。1931年至1949年,高一涵先后任国民政府监察院委员、两湖监察使、甘宁青监察使、国民大会代表,弹劾过汪精卫、陈调元和霍山县长。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历任南京大学教授、政治系主任、法学院院长、南京市监察委员、江苏省司法厅厅长、江苏省政协副主席等职。1950年高一涵经周新民、陈敏之介绍加入中国民主同盟,任民盟江苏省副主任、民盟中央委员、全国政协委员等职。1968年4月病逝于北京。
有了这个线索,首先找到六安市金安区党史档案局主任涂茂松,他刚来此岗位不久,不太了解情况。我们很自然再找到金安区东河口镇多年从事党史、方志和文化工作的老干部陈良亭,他写过《高一涵传》、编过《高一涵选集》。年过耄耋之年的陈良亭开始也不了解高永春的情况,但是他钻研劲头大,在镇政府的支持下,他到东河口镇中旺院、南官亭等村高氏一族的发祥地,查阅了《高氏宗谱》,访问了6位高氏老人,终于找到了高永春的下落 。
高永春(1902—?),男,汉族,字景星,号凤池,清光绪二十七年十二月二十七日,出生于六安市金安区东河口镇南官亭老街的一户富裕家庭。六岁时,父亲高显藻为他请来塾师,使他从小就受到儒家学说“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启蒙教育。十岁起,先后入高氏祠小学、广城中学读新学。深受其堂兄高一涵的影响,科学救国、民主救国思想在他的脑海中扎下了根。中学肄业后,高永春考入安徽省安庆省立第一师范学校。1923年春,陈独秀派柯庆施从上海来到安庆建党建团。同年秋建立了社会主义青年团,高永春为23名团员之一。同年冬,在安庆北门万安局1号(即现在的安庆市大观区荣升社区万安局1号)濮家老屋召开中共安庆建党会议。会上正式成立了安徽省第一个城市党支部,直属中共中央领导,选举了柯庆施为书记,王步文、濮德治为组织、宣传委员。高永春为中共安庆支部10名党员之一。
中共安庆支部建立后,先后派出党员王步文、濮德治、高永春等到安庆工农群众中去,通过开办夜校、召开座谈会等形式,宣传马克思列宁主义,提高工农大众的革命觉悟,为即将到来的大革命和土地革命准备了思想和干部条件,使其在安徽乃至中国革命史上产生了重要影响。
1926年夏,北伐战争在安徽省大江南北拉开了帷幕,高永春奉命参加了国民革命军第三十三军任军副官,随军长柏文蔚北上南下,东进西征做出了贡献。
高永春即高凤池。又开阔了人们的视野。高凤池在六安的活动有所记载,但长期以来人们没有把他和高永春等同起来。据六安市委党史档案研究室副主任蒋二明、六安县委原党史办主任鲍劲夫回忆,高永春(凤池)在第一次国共合作期间,任六安县党部执行委员、六安县总工会委员长、为第一次国共合作、反军阀、反封建独裁、保障和发展民生事业做出了应有贡献。中共八七会议后,根据中共安徽省临时委员会的指示,高永春参与了中共六安县特别区委的筹建和发展工作,和汪孝芝(女)等人一道,到六安县施桥镇草陂塘、大窑,东河口、毛坦厂一带从事工人运动,筹备发动武装起义。
后高永春任过国民党广德县政府第一科(民政)科长,根据《高氏宗谱》记载:高永春生有三子,一曰宗一,二曰宗朝,三曰宗品,生女一,曰宗巧。高永春晚年工作于四川,卒于四川。之后生平不详。(马德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