邹同礽
邹同礽(1903-1938),号云伯,又名恺其、抗衡等,六安城关人(原籍江苏无锡)。1924年考入北京大学,读书期间受到党组织及李大钊等的影响和教育,思想进步,遂回到家乡投身革命。
1926年夏,邹同礽和施先民、周狷之等人组织了马克思主义学习小组,后加入中国共产党。1927年至1928年,以在六安县中任教为掩护,秘密从事发展党、团员,建立党的基层组织工作,被选为中共六安县委委员、一区(城关)区委负责人。1929年1月,当选为中共六安县委书记,为筹备武装起义,积极发展党组织,深入开展农民运动,秘密收集购买枪支,做了大量思想发动和组织准备工作。
六霍起义后,国民党在六安“清党”,大肆搜捕共产党人。邹同礽闻讯后,通知在六安城关的党、团员骨干及时撤离,避免了党组织遭到破坏。邹同礽也遭敌通缉,先后转移到安庆、南京、上海等地,继续从事党的地下工作。1931年,邹同礽回省,先后在安庆第一实验小学、安庆高中任教。在此期间,他与共产党员叶以群等人创办了《百灵》《北极》等文艺刊物,积极宣传革命思想,并担任了安徽省文总分会的书记职务。1933年至1934年,邹同礽两次遭国民党逮捕、入狱、释放,遂与党组织失去联系。
1937年全民族抗日战争爆发后,邹同礽返回家乡,接上组织关系。1938年年初,组建中共六安县委并任书记。4月,他领导组建了六安县民众动员委员会,并兼任动委会指导员,后又相继组建了各区、乡动委会、县抗日工作团,组织起农、青、妇等抗敌协会。帮助筹建国民党安徽省第三行政区独立第一大队,向新四军四支队输送大批抗日武装力量,还在六安东南乡剿匪安民,为全民族抗战初期开创六安抗日救亡工作做出了贡献。
1938年6月15日,邹同礽由六安独山前往省动委会驻地金家寨汇报工作,途经流波,突遇敌机轰炸。邹同礽见大批逃难群众拥在一起,遂大喊:“乡亲们,敌机来了,快隐蔽!”他一面指挥群众疏散,一面帮助救护伤员。正在此时,一颗炸弹在他身旁爆炸,他与爱人卢秀文及子女均壮烈牺牲。时年35岁。
事后,六安县动委会将其遗体安葬于流波苏口河东义地,并在六安城动委会办公地、苏家埠镇、麻埠镇3地为他举行了追悼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