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兵的家国情怀
男儿应是重危行
家住霍山县漫水河镇万家山村老林寨组的赵大堤老人,是一位拥有68年党龄的老党员。他出生于1933年5月,今年已有88岁高龄。他自幼家境极为贫寒,父亲离世早,在13岁时就自力更生,在乡亲邻里家中扛长工、割草放牛。1949年冬,漫水河镇下埠河村(现为万家山村)组织起农会,他不但成为农会会员,积极斗争地主,还当上下埠河村民兵队长,担负起村里治保联防的重任。此时的他虽然只有16岁,但却一身正气,用铁血意志守卫家乡天地。
1950年6月朝鲜内战爆发,10月初,美军无视中国政府的一再警告,悍然越过三八线,把战火烧到中朝边境。此时正在霍山县参加青年代表会的赵大堤,在会上得知县里正在征集志愿军新兵参加抗美援朝战斗。他怀着一腔热血,积极响应号召,踊跃报名参军。他把参军的想法告诉了家人,谁知却遭到家人的强烈反对。他却吃了秤砣铁了心,一心要上前线。
1952年正月十五,此时全国人民还在欢度新年,19岁的赵大堤,在母亲不知情的情况下,毅然同战友们集结合肥,作为第三批抗美援朝志愿军,开赴朝鲜,踏上伟大征程。
青书彪炳上甘岭
赵大堤所在的游击队第27军401师第一次跨过鸭绿江,朝鲜的气温远比想象中更加寒冷,零下三十度的低温,让赵大堤这个南方人瞬间感觉血液都凝固了。来不及顾及身体上的寒冷,便直接奔赴战场。战场是残酷的,打起仗来常常一整天喝不上水,几天只吃得上一顿饭,渴了就随手抓起一把土塞进嘴里,嚼一嚼再吐掉。
上甘岭战役的一天晚上,敌机呼啸而来,轮番俯冲轰炸。10多分钟后,炮火也倾泻而来。炮弹冰雹一般砸下来,火光闪闪,烟柱冲天。在这种摧毁一切的轰炸下,到处是密密麻麻的弹坑、烧残了的空弹药箱和数不清的尸体……战斗结束后,赵大堤跟着部队返回营地,却越走越慢,战友问他怎么了,他说许是战壕里趴太久,腿麻了,没事,继续走吧。又走了会,赵大堤感觉到靴子里进了水,战友拿出手电筒一照,哪里是靴子进了水,是鲜血装满了整个靴子溢了出来,灯光顺着流淌的血一路往上照去,才发现原来不知何时大腿中了枪。
在一次执行押运弹药任务时,轨道前方突然出现特务,为保障物资安全,战士们紧急跳车投入战斗,2天没有吃过东西的赵大堤跳下火车时脚底一滑重重摔在铁轨上,顿时胸口撕裂般疼痛,他强忍着、挣扎着站了起来,将枪再一次对准特务。击退特务时,赵大堤才浑身瘫软地倒下了。等到再次醒来,赵大堤已经躺在医院的病床上,他张了张嘴,却发不出任何声音。医生向他解释到,“肋骨断了6根,还好没有扎到肺,好好调养就行了。休息一段时间就可以说话了,安心养病吧。”赵大堤整整七天七夜无法说话。
俯首甘为孺子牛
退伍复员的赵大堤,回到自己的家乡,先后当过漫水河乡爱国公社书记、船仓小学校长,1964年3月接受组织安排为下埠河村支部书记,直至1998年离任,一干就是34年。
作为村书记,舍小家、顾大家,一心为群众,默默奉献,无怨无悔,他的脚步遍布村里每一片土地,每一户家庭。每当村里群众、老人、孩子有困难的时候,都能见到他的身影。一年夏天,正在村里查看灾情,突然听到孩子的哭喊声,他立即循声而去,发现孩子被土蛇咬了,他不假思索,立刻脱掉孩子的鞋子,俯身用嘴对准土蛇咬处,用力吮吸,一口、两口、三口······他的嘴角渐渐浮肿起来。接着,他背起孩子,跑到乡医院,此时的他嘴肿像个大喇叭,已不能讲一句话。逢年过节,他都亲自到五保老人、军烈属、病灾群众家中问寒问暖,并送钱送物,帮助解决生活困难,带去党和政府的温暖。
上世纪六七十年代,为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他带领村民,修建水塘、开垦农田,披星戴月,早出晚归,有的时候就睡在工地。每月在统计公分的时候,他都要补贴一些给劳动力少而负担重的家庭或者鳏寡老人。
下埠河将村一分为二,村小学在河北岸,有的孩子读书从南岸到北岸要绕道十几里路,雨天涨水就无法通行,作为村支书,怎能吃得安稳、睡得踏实?他奔走呼告,要项目、筹资金。一天到县里去筹措经费,为了150元他等到傍晚,可是,第二天还要召开村民代表大会,怎么办?“没有比脚更长的路。”他连夜从县城赶回六十公里的村部开会。他利用筹集到的钱,积极组织村民,出工的出工,出料的出料,6间瓦房的丰家湾小学就这样建成了。
1993年,年过花甲的赵大堤,本已到退休年纪,群众听说赵书记要退休,便自发组织到镇里请求组织继续留任赵大堤为下埠河村书记。赵书记执拗不过,一干又是6年。6年里,他并不因自己年高自居,也并不因自己的体弱推诿工作,一如既往,鞠躬尽瘁,带领群众修路、建桥,发展农村经济,下埠河村一度成为漫水河的首富村。
一位平凡的耄耋老兵,大半个世纪的家国情怀。赵大堤始终以基层党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忠诚履行着一名基层党员的职责与义务,这不仅是赵老一生的坚守与光荣,更是老区、深山区基层党员默默无闻、乐于奉献、对党忠诚的崇高精神的集中体现。(刘伟 彭以伟 )